部落格

在室內地板拔草的阿媽

文/王淑玉、饒淑梅

  署立屏東醫院失智照護中心從2006年5月1日設立以來,第一位阿媽是遠從台南來的。她孝順的兒子遍尋各個地方的安養中心,最後從「福報」看到失智照護中心的訊息,經過一番深入了解後,很放心的把母親帶來與我們一起作伙生活。

  阿媽是來自純樸的鄉下,是位厚道樸實的傳統農家婦女,生活規律得如鬧鐘般的精準,每晚9點前就寢,清晨6點不到就起床。

  記得阿媽住院的第一天,她總是眉頭深鎖,眼神充滿徬徨、驚懼與害怕,面對陌生的環境卻又不知如何表達其內心的感覺。雖然有最親密丈夫陪同在中心適應環境,但心中總彷彿感覺有什麼不一樣了,只是她說不來而已。她靜靜地坐在丈夫的椅旁,聆聽她熟悉的聲音與熟悉的面孔,總算度過在「憶難忘家園」的第一天。

「憶難忘家園」籌辦心聲

文/李騰秋

  署立屏東醫院失智照護中心於2006年5月1日開張了,本院著眼於社區中失智的這群弱者,需要給予適當合理的照護。其宗旨為「尊重失智者權益使其有自我、有尊嚴、快樂、健康的過其日常生活」。

  本院之照護係採團體家屋(Group Home)的模式,其基本理念為:

  1. 有家庭感覺的生活空間。
  2. 維持所習慣的生活型態。
  3. 藉由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引出復健的效果。
  4. 家庭化的空間及生活方式使問題行為得到緩和。

  本院是綜合性區域醫院,擁有完整的照護團隊,除生活照護外,住民的生理健康更令家屬無慮。

我的心靈導師

文/郭哲村

  一般人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身心障礙的朋友,特別是在職場上。我卻何其的幸運,能在一路的就業過程中不曾中斷過和這些朋友共處。八年多來,我與「高雄市調色板協會」的將近10位心智障礙朋友共同工作過,我有一個很深的體驗是「他們是我的心靈導師」。

  記得在宅急便北高營業所任職所長時,我們的天使吳瑋倫是一位中度智障、因腦性麻痺而失去右手部分功能的夥伴。胖胖的他,有個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堅持:每天他總是最先到達公司的人。清晨中,看著他下公車步行到公司上班,我看一下手錶七點半還不到,我的其他同仁都還在上班途中時,家住最遠的他,已經與我在公司迎接一天的開始了。

  瑋倫的父親有著一手好吃的壽司製作功夫,並在鼓山區內惟的傳統市場裡銷售,無所不巧就在我家的前面。他的壽司總是我的最愛,生意很好,我相信不僅是壽司好吃,而是在製作壽司的過程中,有著對瑋倫無悔付出的同等愛心在裡面,不同的滋味感受其中。有次繁盛期極為忙碌,吳伯伯親手做了一百多個手捲送到公司裡請辛苦的同仁享用,那種細心的關懷就像是我們的長輩一樣,忙碌下大夥飢腸轆轆的吃著手捲,讚不絕口、感念在心。

享受沁涼的味蕾饗宴——調色冰品屋

文/高雄市調色板協會

  「漫漫長路,蜿蜒曲折,誰知將帶我們去向何方?

  但我很堅強,足夠背負著他,他不重,他是我兄弟。」

  這是60年代由美國哈理斯合唱團所唱的歌,其中一段感人歌詞短短數語,卻道盡了智能障礙者及其家人,無可逃避的坎坷宿命,任誰都難免會產生憐憫與同情之心。

溫馨的行動圖書館

文/張富華

  1993年10月成立的「高雄市兒童玩具圖書館」,是一座屬於公辦民營的圖書館。「高雄市調色板協會」有感於身心障礙兒童閱讀的重要性,於是承辦兒童玩具圖書館的業務,十幾年來不餘力的提供各項活動,例如:親職教育課程、家長成長團體、藝術及民俗課程、教師研習營、特教諮詢、家庭服務,以及社區融合、關懷弱勢的宣導。
  玩具圖書館服務的對象包括:高雄地區心智障礙者及其家長、教班師生,和設籍高雄市0~6歲之學齡前兒童。

  多年的經驗累積,玩具圖書館已經發展出以下的特色:

  1. 早期療育育諮詢服務

      兒童玩具圖書館招募一批具有特教背景的退休老師,為身心障礙及發展遲緩家庭提供諮詢服務。為使特教諮詢服務更加多元,更集結了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提供家長更完整的服務,發展出玩具圖書館獨有的特色。

為憨兒圓一個美好的夢想

文/施朝龍

  「高雄市調色板協會」創會至今匆匆快屆滿14個年頭,在將近5千個日子裡,一路走來搖搖晃晃,但總能千辛萬苦中克服所有困難,從荒蕪而茁壯並綻放果實。如今能在高雄市的社福團體中佔有一席地位,這一切的成績要歸功於協會的家長、工作人員以及志工們,同心協力、默默耕耘、無私無我地付出,才有今天的成果,只有衷心地感恩、銘記在心。

我的七歲同事

文/芯婷

  「芯婷,我給妳錢,妳帶我去看我的田,好不好?」七歲的同事,在我一如往常開車到達集合地點,等待前往新竹縣新埔鎮「桃源二村有機農場」上班時,突然跑到我的車窗前認真且帶著渴求的眼神對我說。

  一時間我也呆住了,七歲的同事一直都有固著的行為模式,想要改變其習慣的生活時間表,往往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力氣,但今天卻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行程。以往七歲同事的眼神總是呈現一種失魂,靈魂不知被深鎖在何處,今天的眼神卻是晶瑩剔透,我想我是吃驚的。我好奇地問:「為什麼突然要去看田,我們今天要去農場啊!」七歲同事答:「很久沒有回去看了,很想去看!芯婷,好不好?」我沒有做出決定,請七歲同事與同車的另外四位同事詢問意見,在大家同意下,我們決定在上農場前先繞點路去看七歲同事的田。

夥伴勞動心得之一

文/阿隆

  在「桃源二村有機農場」工作已經一年七個月多了,剛開始我是抱著試看看的心態去工作,慢慢的在工作中找出快樂來。工作後來當作是正業,而身為一個繪畫家的我卻把畫圖當副業。這當中的過程是怎麼樣一頭投入有機的工作,由一開始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到自己當上農務的組長……

  醫生在很久以前就問我要不要上農場工作,我一開始就想那是怎樣的工作?會不會很累?就不怎麼想去。直到有一天醫生在二年前在十四樓(急性病房)問我想不想去農場工作時,我才回答說:「好啊!」農場負責人說:「到了農場要實習二個月。」到了發薪水時,覺得大家都是這樣的出勞力賺自己的錢,於是我開始有向上的衝力去推動我的工作。工作做了一年時,負責人小許向我說:「你想不想接農務組長的位子?我們可能會需要人手開發另一塊地方。」那時我什麼話都沒說,另一位跟我輪班的小禾一口就答應了。我心裡想,他話中的含意是代表什麼?直到二個月後桃源二村麵包坊開張大吉了,小許走了,芯婷走了,都到了麵包坊去了,我才明白,這時該是成長的時候了。大小事情要學著去應付解決,很多的事都要學習成長來獨當一面。

夥伴勞動心得之二

文/小君

  「桃源二村有機農場」帶給精障者無限生機,也讓我們在農務上有無限的 DIY 空間,大自然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植物、動物和所有的花草鳥兒,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精障者是有許多不可侷限和輕忽的才華的。

  「精障者的一片天」,精障者也是具備我們人性的良知與理性。我們勇敢的站起來,不在乎外人和媒體有損的報導。我們是可以坦坦蕩蕩的融入社會人群,完全的主宰掌握自己的人生。精障者團結起來的力量是不可否定的,我們也是對社會有回饋的。

(作者為「桃源二村有機農場」工作夥伴。本文由「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提供,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話說桃源二村

文/台灣風信子協會

  在新竹縣新埔鎮的某個山上,一群被精神醫療診斷為精神病人,開始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我們那個地方,也可以說世外桃源,一路上山有松樹、果樹、菜園,我們耕作的園圃,附近有零星的辣椒、木瓜樹、柿子樹,清脆的鳥鳴帶來無限愜意的意境,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走山路突然又會發現一個新天地……,我們彼此互相的支持,都甚為感動,我們名為桃源二村。」

~~333寫於2004年

  兩年前,一群包含精神障礙者、家屬、社工、精神科醫生及精障權益關心者,在有感於精神病人在醫療系統的侷限性,我們組成了「桃源二村行動小組」(「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前身),帶了五個夥伴(在醫院被稱做是病人),開始共構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