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的部落格

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

作者: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南區會員 李素娟



雖然吃力,素娟仍努力寫下字句


我們都是身心障礙的人,不要以為自己沒有用,要向天空一樣這麼廣大向前看;有些人雖然坐在輪椅上但也很會跳舞,跳起來非常開心又快樂;有些人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有一副好歌喉,如果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不要只顧著埋怨,一定能學會很多技能。

所以每次機構內有新的課程時,雖然我坐輪椅,眼睛也看不清楚,可是我不怕辛苦,只要一步步慢慢練習,每個動作每個步驟都用心記住,老師都誇我記憶力是最好的。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定會成功,因為如果不去做,就沒成功的機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每個人的人生價值都不一樣,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隨時保持好心情,對生活週遭的人隨時感恩。

志工的學習之路

作者: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北區志工楊沛慈


打從國小開始,阿嬤還有爸爸便會帶著我一起去協會,久而久之,和協會的病友們連結了情感,平時和爸爸私底下也會計劃,到病友們的家中拜訪關懷,或是在三節的時候幫協會送禮金及物資,而這次端午節的行程,則是造訪了一位素未謀面的病友家。

那天,我們出發前往淡水區偏山上的地方,抵達目的地打開車門,濃濃的樹叢味撲鼻而來,在地上看到蟾蜍有點驚喜,因為平常居住在市區內很難得看見。病友的媽媽很熱情,特地下來迎接我們,上樓之後看到好大隻的蜘蛛和大水螞蟻,整個跟大自然非常融合的一個家庭。

我最喜歡的事

作者: 
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南區會員 李素娟


素娟展示販售商品

賣芭樂汁是我最喜歡的事,首先由其他夥伴把芭樂洗好、切一切用果汁機按下開關絞成果汁,由我和二位夥伴協同老師;帶了20瓶一起到街口叫賣。「各位小姐、先生、太太、阿姨、叔叔,快來買好喝的芭樂汁,含有維他命C,可以養顏美容」,客人一一走來,「請問要買幾瓶,一瓶50元」,有位客人一買就10瓶,如果沒有客人;我們就在那裏唱歌,雖然太陽很大都流汗,但是我們都很開心。

如果下雨天就暫停一次,每天上午9:30推著冰桶出去賣,大約11:30回機構吃午餐,午休一下,下午3點至5點再繼續賣,每天作息都很有規律。賣芭樂汁讓我感覺到同學之間會互相幫忙、一起叫賣,真是一個最美好的回憶。

攝影圓夢 記錄著我內心間的感動

作者: 
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北區會員淑美


攝影志工黃郁凱拍攝病友蔡淑美作品。真的~真的~要拍照了!這次的攝影志工阿凱,要到協會幫病友拍大頭照!

為什麼會如此期待與興奮?因為現在皮夾內的證件上都是非常古早的照片。現在只要想踏進照像館的大門,難如登天,因為這些困難都是你們意想不到的,首先進入照相館的門口,就有一個門檻形成阻力,即使幸運找到沒有門檻的相館,拍照時也需要從電動輪椅上移動,換到適合高度的座椅上,因為目前還沒有申請外籍看護的需求,外出都是自己獨立行動,這種情況下是沒有人可以拉我一把。

參加北區固定聚會的特別活動時,我在Facebook上看到另一位會員忠宇也在上面分享他去照相的困難,但他的同學通常會馬上到府服務,我心生羨慕跟志工組長明美提起我也想拍大頭照的心願,組長便跟我說他安排一下。本來這件事沒放在心上,卻沒想到協會的攝影志工阿凱,特別安排一天到固定聚會課堂上來,幫大家拍大頭照。(圖說:攝影志工黃郁凱拍攝病友蔡淑美作品。)

角落的新移民邊緣戶

作者: 
台北市社工專案人員 彭頌恩


王小姐是一位新移民,當初藉由親友的介紹來到台灣結婚,來台後才發現丈夫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自覺受騙,但因為公公對其十分照顧,故選擇留在台灣生活。而在台生活的10年裡,肩負著照顧者及經濟收入來源的責任,直到自己成為了被照顧者、邊緣戶……社會工作者所說的「邊緣戶」,是指因身分條件不符,無法經正常程序接受政府補助的弱勢家庭,他們不是中低收或是低收入家庭,日子卻過得比列冊戶還辛苦。因為制度的不足,讓這群需要幫助的人,無法受到妥善的照顧,而對於新移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漂泊的心駛向希望的港口

作者: 
白永恩基金會社區家園社工葉芷卉


定期出遊或餐聚室友們彼此培養友誼

21歲的音音(化名)從綜合職能科畢業,人生將要走到下一個階段──學習自立生活。由於爸媽很早就離異、且各自有家庭,音音在童年時常居無定所,在爸爸或媽媽或爺爺奶奶的家搬來搬去,讓她缺乏安全感。

「社區家園」設立的目的,即藉由小團體的「類家庭」生活,幫助身心障礙者脫離對原生家庭的依賴感,透過同儕互動、建立自信與勇氣學習適應生活挑戰,及在社區中自立生活。

剛來家園的她,部份衣物沒有拆封、沒有歸位,好似隨時準備搬走,且她常將不安的情緒轉成對父母的抱怨,爸爸也許基於補償心理,總是依著音音的想法,即使女兒常對著他破口大罵,爸爸也總只是默默離開。

風雨無阻邁向前

作者: 
白永恩基金會臺東辦公室社工 林秀慧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附設臺東社區樂活站的日常活動
2015年9月開辦專為服務臺東最南端達仁鄉、大武鄉的「達武身心障礙者活力站」,至2017將滿二週年,回想起當時的酸甜苦辣,真是點滴在心。


耐心陪伴重回自信心

孩子的家在這裡

作者: 
白永恩社會福利基金會公關 崔彬


陳姊側照在臺東部落長大的陳秀蘭(陳姐),從小看著修女們身體力行的落實「為弱小兄弟就是為耶穌」精神而服務,在成長的歲月中耳濡目染。民國七十年以志工身份第一次進到聖安娜之家後,看見白永恩神父對待每個孩子的態度,那一張張孩子的笑容已刻在她的心上,那顆心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正式進入聖安娜之家的陳姐負責服務較為重度障礙的孩子,那個年代的臺灣對有障礙孩子的接納未臻成熟,隨時都有孩子被丟在聖安娜之家門口,彷彿約好似的,成群結隊的折翼天使們,早上來、晚上來、從廟裡或從警察局送來,孩子愈多,工作量就愈大,全日二十四小時的照顧,再加上人手不足,但即使工作再忙再累每天的日子過的蠻喜樂開心,工作夥伴之間的相處也很融洽愉快。

一個在我人生中美好的日子

作者: 
輔仁大學三年級 陳秋語


秋語服務視障奶奶旅遊的過程,反而獲得難忘的回憶

 

由於接到服務學習時間很趕、活動時間和地點都變動,老實說起初心裡不開心,當下有一點不想去,後來與服務學習中心討論後,考慮到機構可能因時間緊迫會有人手不足的問題,還是去了,現在很慶幸當時下的決定。

早上4:30起床,搭火車、上捷運才抵達集合地點。拿到了今天一天的服務背心以及名牌,開始了一天的服務。剛到的時有一點迷茫,不知道我應該要做些什麼,好在其他同學都在幫忙,順利的帶著這些身障朋友上車,前往今天的第一個觀光地──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一個擁抱一個關心 請爸爸收下

作者: 
聖方濟老人長照中心社工 胡國宗


有一首歌<筷子兄弟 父親>,歌詞是這樣寫的。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離開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
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風捎去安康…」

這首歌讓我想起前一陣子剛從羅東某長照中心回來的長輩林伯伯:

他自小住在宜蘭縣頭城鎮的一處偏鄉小漁村,原是一位漁夫,1995年娶了陸配生了三個小孩,婚後林伯伯為了改善家境北上工作,一周回家一次。某一晚趕搭火車返回臺北途中,天色昏暗跌進水溝,由於隔天早上才被發現、送醫,此次意外已使腦部受創;當年林伯伯最大的孩子才10歲、老么才3歲,妻子必須即刻揹起家庭的經濟重擔,曾想逃離現況的她,為了幼子,忍痛接受生命的考驗。

受傷後第一年,林伯伯在縣府社會局的協助下,於羅東一處機構安置,在頭城工作的妻子因距離與忙於家庭和工作之故,探視頻率不高,想家的林伯伯經常情緒不穩。二年後縣府再度將他轉安置,來到聖方濟安老院。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