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奇夢子」的異想世界

文/廖啟明

  剛接觸身心障礙者的時候,智能障礙的學生比較多,但總會有幾個精神障礙的學生,讓我對他們腦中想些什麼特別感到興趣。雖然之前學特教時,學過有關DSM-Ⅳ(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學理上的知識,但深覺接觸精神障礙者以來,還有許多想得到的資訊,所以去上精神障礙者的相關課程,期望能更了解他們。

2007年7月2日,「美好啟能文教基金會」蔬菜產銷班的職訓學生仔細地摘除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雜草。

  「奇夢子」這個詞,是我去上「2006年度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機構專業人員訓練」——精神障礙教材時所學到的。用「奇夢子」來形容精神障礙者,讓我覺得有溫馨的感覺。他們或許就是跟一般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試著與他們交談,發現他們內心都有屬於自己的天地。

  以下就針對一些個案,來說說「奇夢子」的異想事件。

小A

不一樣的人生

文/侯淑娟

  人生旅途中有許多的轉折,最艱難的事,恐怕莫過於面對困境而不氣餒,以及面對艱難的抉擇時,能夠心平氣和地做出清晰而明智的決定。接觸身心障礙朋友已經有四年之多,自身所遇到的轉折已經數不清。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不會因一件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

2007年9月1日,美好啟能文教基金會」參與郭元益糕餅店舉辦的「月兒疼憨兒」圓夢創藝活動,職訓班的學生與老師展現苦練多時的舞蹈。

分類:

創造一個永續經營的就業職場

文/姚奮志

「美好有機農場」的林經理帶領大家認識農場的動植物,每個人都專心的邊聽邊學。

  桃園縣「美好啟能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8月,由董事長余玉蟬女士以身心障礙者家長的心情,懷抱著「照顧一個人,不如照顧更多人」的理想所成立。經過數年來的經營,在無數身心障礙朋友與專業同伴的彩繪下,秉持「真愛、尊重、學習、合作、專業」理念,積極從事各項服務,包括:學前身心障礙者的訓練與教育推動工作、成年身心障礙者的職業訓練、職業輔導與就業協助等專業工作。我們堅持每一個生命都有無限的生機與動力,如果能讓身心障礙朋友在沒有障礙的環境下發展成長,他們最終便可真正的自主與獨立生活。

一個如此打動人心的地方

文/胡晏菽

  我工作的所在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不只環境優美,這裡的每一個大朋友、小朋友都有一顆美麗的心,而他們的臉龐也因為他們美麗的心而顯得耀眼了起來。有時候,他們不善言語;有時候,他們肢體不便,但是他們總是用最直接的行動向你表達他的愛,他們總是給你最深刻的感動心情。他們喜歡抱抱,喜歡親你一下,喜歡對你笑得開懷。

2006年4月落成的「蘆葦」新家。

  老師心情不好時,他們會跳舞、搞笑,逗你開心;就算老師講了不好笑的笑話,他們總是最捧場的回以最燦爛的笑靨;就算老師身材不好,他們不會無禮的取笑你,只會緊緊抱著你溫暖的身軀,跟老師說「我愛你!」雖然對他們來說,走路、說話好辛苦,但是他們會含著淚光告訴自己:要加油,要努力,不斷不斷的往前進!

  看著這些天使,你會不自覺的嘴角上揚,不自覺更愛他們,不自覺的用真心擁抱他們,希望可以為他們付出再多一點,關懷再多一點,因為他們是這樣可愛,這樣善良的小寶貝,值得你給他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我們的「蘆葦洗車工作隊」

文/李之琳

  「歡迎光臨!」多麼平凡簡單的一句話,但在台南縣新市鄉省道邊的台亞加油站裡頭所傳來的陣陣「歡迎光臨」、「謝謝光臨」,到現在,每次聽到還是會讓我感動不已,因為那就是我們的「蘆葦洗車工作隊」。

學員在炎熱的天氣下,認真洗車。

  「天主教台南縣私立蘆葦啟智中心」與台亞石油公司新市加油站合作,從2007年2月13日開始試做,3月20日正式簽約,到現在為止,我想已經有不少的顧客認識了我們的大孩子,甚至我們的大孩子也有了他們的死忠顧客。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回想一開始,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接觸過洗車,但是他們很爭氣,每天都忍耐炎熱的天氣,認真的學習,真誠的為客人服務。他們在這裡學習了洗車,學習了忍耐,學習了與客人應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讓大家看到了他們不輸人的一面。

用祝福代替憂慮

文/Johnny 媽媽

  Johnny 在出生後,就有全面遲緩的現象,像是脖子軟軟的,沒辦法把頭撐起來;吸吮力很差,連喝奶都沒力氣。因為 Johnny 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我們並沒有經驗,阿公阿嬤也很久沒照顧這麼小的小孩,警覺性比較不夠,只認為他是比較難帶而已。

Johnny 練習畫圈圈。

分類: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翅膀

文/謝佩蓉

佩蓉老師(左)訓練小朋友練習用湯匙舀東西。

  我為什麼會踏入特教的行業?回想在讀專科時,我選擇去特教機構實習,這也是我第一次到特教機構接觸特殊孩子的經驗。當我接觸到這群孩子時,我心裡的感受是:雖然他們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甚至在肢體動作上也有許多的限制,但他們喜歡人的方式讓我感到十分的誠真。這群孩子的心更單純,而在表達上是更直接的。與他們相處,真的讓我很快樂,而在那時也感到自己真的很幸福。因為我不再抱怨我自己的外觀(異位性皮膚炎),反而要感謝上帝給我健全的身體與頭腦。同時我心裡也默默的跟上帝說:「好希望能夠有機會來服侍這群特殊的孩子。」

小蝸牛走過的路

文/主任媽咪

  先分享一篇短文。

~~牽蝸牛散步的故事~~

  上帝給我一隻蝸牛,

  要我陪牠散步,牠走的很慢,

  不管我如何催牠、打牠,讓牠遍體鱗傷,

  牠仍用牠的速度慢慢的走……

  我問上帝:「為何叫我牽蝸牛散步?」

  有一天我放棄催促牠了,

  這時突然我才發現,原來花園裡開滿了花,

  淡淡花香讓我心裡舒爽,

  終於我瞭解到,其實是「上帝叫蝸牛陪我散步」。

  相信很多身心障礙寶貝的家長看了這篇短文之後,都會很有感觸。是的!!我們的寶貝有他自己的步調,而這種步調是催、打、罵都急不來的,我們只能讓寶貝依照他自己的速度前進,然後有一天發覺到,原來這樣的步調自有他的道理。

  主任媽咪想提醒大家的是,就算是蝸牛的步調,他還是在前進的喔!只是我們通常僅往前看,使勁地催寶貝們要跟上別人的步伐,卻忘了回頭看,看看蝸牛走過的路,其實他已經向前邁進了許多,也進步了許多。

一路走來,倍感艱辛

文/主任媽咪

  2004年2月,主任媽咪還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的研究生,一邊趕著畢業論文,一邊思索著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

2005年4月,「寶貝潛能發展中心」舉行開幕典禮。

  回桃園工作是一定的,因為主任媽咪的另一半在桃園工作;從事特殊教育是一定的,因為「特殊教育」是主任媽咪的最愛。於是主任媽咪跟愛珠老師商量:「我們來開一個工作室吧!」開一個工作室,讓有需要的孩子能到工作室排時段上課,看起來似乎非常容易就能達成。

  當時主任媽咪在台北兼家教,教身心障礙的孩子,一個半小時收費1千元,以這樣的價位,要支付工作室的開銷跟養活自己,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後來主任媽咪跟愛珠老師選擇了另外一條難走的路——成立「財團法人」。

看見希望,看見愛——用愛築家計畫

文/寶貝潛能發展中心

看見希望~~在身心障礙寶貝的身上,我們看到無盡的希望

2007年3月底,水蜜桃姐姐應邀參加「看見希望看見愛」愛心園遊會為「寶貝潛能發展中心」希望之家募款。

  小皓(化名)在3歲3個月時,媽媽帶他到「寶貝潛能發展中心」尋求協助。那時的小皓除了有語言及走路的發展遲緩的問題之外,還會極度怕生。家裡一有訪客,他會自已躲到牆角,或一直吃手指頭,無法離開媽媽。這種情形,亦可套用到出去陌生的環境中。當然,他同時也是絕不開口的。其實,就算爸爸媽媽引導小皓說話,他也不是每次都賞臉的。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