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從「喜樂醫院」到「愛加倍工場」

文/康原

  1964年出生於雲林崙背鄉的陳忠盛,父母親都務農,忙於農事疏於照顧孩子,在當年的台灣西海岸,衛生設備不良,許多小孩子得到一種急性傳染疾病,這種病在剛發病時有頭痛、發燒、喉嚨痛等病狀,一般家庭會認為是受到風寒,又沒時間帶到醫院去醫療,慢慢會發生胃口障礙、頸項僵硬、身體痲痺等狀況。這種病是屬於急性脊椎前灰白質炎(acute anter poliomyelitis),不容易診斷出來,一旦染到這種病如邪惡的閃電入侵人體,產生肌肉萎縮使雙腳殘廢,這種病都發生在小孩子的身上,所以醫學界稱它為「小兒麻痺症」(infantile paralysis),陳忠盛就得到這種病,因不良於行就留在家中,沒有去上學。

  該是1973年,陳忠盛8歲那年,許多鄉親就告訴他的父親,彰化二林地區有一家「喜樂保育院」,專收小兒麻痺的病童,這些病童還可由保育院送入學校讀書,於是陳忠盛就住進了保育院,展開了另外的一種生活。當年保育院剛由「二林基督教保育院」改名為「彰化縣喜樂保育院」,並遷入中西里二城路的現址,由林而玉代理院長職務,當年的瑪喜樂女已經59歲了,每日忙進忙出為院務奔波,還要關心院童的生活起居。

分類:

愛的見証與淚的感激

文/康原

  「彰化縣基督教喜樂保育院」林副院長玉嫦女士,出生在屏東,從小患有小兒麻痺,雙腳不良於行,3歲時母親因腹膜炎逝世,就被家人送到台中育幼院。這個育幼院的負責人,是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美籍喜樂阿嬤的朋友,阿嬤認為小兒麻痺的孩子,比較適合在二林的保育院,於是玉嫦就被送到喜樂保育院來,接受阿嬤的教養。在二林保育院時,年節一到許多院童都會被父母接回家過年。小小的玉嫦卻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誰?也不知道家在那裡?有一次的年節,玉嫦對阿嬤說:「我想回家,看看爸媽。」於是阿嬤就記住了這件事,利用空檔的時間,暗地裡去找尋玉嫦的家人。

殘而不廢的馬蓋先

文/康原

  2007年9月29日,「喜樂保育院」瑪喜樂夫人生命教育園區啟用,典禮後在院區的榕樹下用餐,我與蔡明岳先生認識,他留給我一張名片,寫著「金色數位照明 喜樂醫療輔具」。或許是第一次見面,他有點靦腆而沉默。圍繞在他身邊的一群朋友告訴我,蔡明岳是一位發明家,運用創意的頭腦,發明一些殘障者生活上的輔具,來幫助殘障的朋友,也改善自己殘障在生活上的不便,許多院童都稱蔡明岳為馬蓋先,一些廢棄的家電,經過他的手都變成有用的東西。他算是二林喜樂保育院傑出的院童之一,我決定找時間去拜訪他,了解他在喜樂保育院的學習情形與畢業後的奮鬥過程。

牽手無礙 親近自然

文/游鯉綺

生活有礙 處處不便
  我們常常在做一個夢,希望有一天報紙或網路上各式各樣賞蝶、露營、電影欣賞、藝文講座等等的活動公布,很自然的意味著「歡迎身心障礙者」的訊息。

分類:

圓一個親近森林無障礙的夢

文/林芸姿

  11月22號,我在墾丁,天氣晴,心情也晴。

  離開了北部陰冷的氣溫,20多位身障朋友和其家人與我們來到了陽光燦爛的墾丁,展開一場充滿南台灣熱帶風情之旅。

淡水老街上的無障礙服務中心

文/阿里

  淡水的夕陽美景、古蹟文史,鄉土美食等特色,一向是台灣人心中最喜愛的旅遊地點之一,也因此馬偕之路、紅毛城(聖多明哥城)、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馬偕墓園、滬尾砲台古堡、漁人碼頭等景點常年遊客絡繹不絕,吸引了上千萬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分類:

淺談身心障礙者的休閒活動

文/許朝富

  當身心障礙者下船後的瞬間,恐懼的臉孔卻變成了燦爛的笑容,好像整個心都開了!這場是桃園縣身心障礙朋友首度在龍潭大池體驗獨木舟,教練驚奇地發現了這個巨大的變化,這是行無礙舉辦的第五場水上活動了。

  五年前我們與生態,環保及社福團體結合舉辦了一系列親近自然活動後,讓身障朋友們有更多休閒生活的選擇。以往在國內,身障者往往只有競技類的運動可參與,例如輪椅桌球,輪椅籃球,網球等,非比賽類的休閒活動一般推廣的非常稀少,故透過牽手無礙的活動後,「靜」一點的活動可選擇走步道、賞蝶、賞鳥等;喜愛「動」一點的則可選擇獨木舟體驗。

農夫與我

文/台灣風信子協會

  大地創造萬物,
  光和水孕育植物的生命。
  農夫像是一位協助者,
  細心呵護使它成長茁壯;
  農夫也像是一位氣象觀察者,
  時時刻刻觀察天氣的變化。

  為了使植物的生命得到延續,
  也為了人們有蔬菜與水果可食用;
  即使烈日當頭或是颳風下雨,
  仍然不辭辛勞的工作著。
  大地創造萬物,
  光和水孕育植物的生命。
  農夫像是一位協助者,
  細心呵護使它成長茁壯;
  農夫也像是一位氣象觀察者,
  時時刻刻觀察天氣的變化。

己丑仲秋,春暉獻餅

文/春暉啟能中心

  在這個花好月圓歡樂的節慶,我們看到認真的天使於笑容中,一個一個笑開,一個一個溢滿。因為工作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因為在充滿力道的手勁揉捏下,讓最質樸的材料,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融合、成型,烘焙出了屬於認真的味道。美味的糕點捧在手上,裡面包裹著他們的每一個故事,也將來自世間的大愛,藉著美味的糕點分享,一傳十、十傳百。由此開始,訴說著這些來自「春暉啟能中心」「天公仔囝」的每一份努力和喜悅。

  二十三年前的某一天,阿鴻的爸爸怎麼也料想不到,自己將要面對一個一輩子沒有口語能力,又患有輕微腦性麻痺合併智障的孩子。他也料想不到,阿鴻個性中牛脾氣的堅持會帶給他多大的教養問題。

  阿鴻爸爸常說:「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小時候是怎麼帶大他的。他不會說話,整天就只會咿咿啊啊,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要我們做什麼,所以他常常很生氣,會摔東西、會推我們……而且那個牛脾氣一上來,他想做的事情,誰也攔不住他……」

夢想起飛,希望相隨

文/慈愛殘障教養院

  「YA~終於把老師幹掉了!」很難相信這句話會出自成熟穩重的亮亮口中,亮亮2009年5月起參加食品烘焙職業訓練班,亮亮對於課堂中老師教導有關麵包、甜點的製作流程,均會詳細地記錄使用了哪些食材和數量,並利用假日時間嘗試製作各種麵包,一試再試、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嘗試,直到家人也越來越讚許亮亮的手藝。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