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我們用心製作幸福的手工皂

文/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慧慧今年28歲,從2000年就進入「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附設的庇護工場「小貝殼工作坊」,接受就業服務訓練。花了近7年的時間,雖然慧慧也許永遠無法在外就業,但現在的她已經蛻變成笑容可掬、熱愛工作的「小貝殼」,最害怕的事就是沒有工作可做。

  看著慧慧熟練的切皂基、開瓦斯爐、煮皂基……,一直到把所有的皂基都倒進模型,並在完成製造手工香皂的第一道程序之後,還能夠主動的將所有的工具拿到廚房清洗乾淨,這些都讓曾經在啟智學校帶過她的老師不禁驚呼:「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分類:

幸福的滋味來自感動

文/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的孩子學習烘焙已經十年了,當初讓他們學習的動機是為了使他們有一技之長,能到麵包店工作、像常人一樣的生活在社區中。

  後來,我們發現那是一種奢望,曾經帶著最優秀的小豪去求職,麵包店老闆把我們帶到工廠,指著熱燙烤盤緊張飛梭的狹小空間問我:他能不受傷的在這裡工作嗎?最後老闆請求我:「我可不可以每個月捐一千塊給你們協會,你不要帶他來上班好不好?」

  像小豪這樣學了烘焙、喜歡上烘焙的孩子一旦執著了就很難改變,為了他們在烘焙就業之路困難重重,我們嘗試讓他們去另外的職種就業,但他們會戀戀不捨的一直確認:「真的不能回去做麵包了喔?真的不義賣了嗎?客人都說我做的鳳梨酥很好吃耶,真的哦!」

我的2009荒野夏令營心得

文/林玟均

  這幾天參加荒野夏令營,除了玩得開心外,收獲更是良多。

  2009/8/1 星期六,爸媽送我到捷運站報到。全數人員到齊後,搭上公車前往「二格山自然中心」。抵達目的地,下車走進山中,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哇!山裡的空氣就是不一樣,新鮮極了。我身心舒暢,邁著輕快的腳步往前走,和煦的陽光透過枝葉撒進來,令人精神百倍。步行將近20分鐘,到達營地,放下背包,吃過午餐就去闖關,哈!

  關卡有「好鼻獅」、「感覺地圖」、「昆蟲步道」等。最有趣的是「昆蟲步道」,大家要尋找分散步道的偽裝昆蟲,我東翻西找,看不見一點蹤跡。幸虧翊芳觀察力敏銳,瞧見停在樹上的獨角仙,幫助我順利的過關。

另一種相依

文/戴文婉

  2008年暑假的這兩天,我的(荒野保護協會)「第三期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簡稱「三特導訓」),終於有機會正式上場。

  在荒野保護協會「淡水自然中心」舉辦的,是農事體驗營,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有些辛苦的營隊,要學著如何當個能自然生活著的農夫。

生命的禮物

文/戴文婉

  泡了杯從農地裡剪下來的香茅茶,柔軟又帶著特殊香味的水蒸氣,從杯口緩緩飄升起,像是在舞,十分迷人,也彷彿看到那天剪下香茅的情景。

  228 好像是個什麼紀念日之類的。對「荒野保護協會」的「特殊教育委員會」(簡稱「特工坊」)也是特別,2009年2月28日的早晨,特工坊再與一群新朋友,相會。 這一天,天氣格外的放晴,暖和的,暖到心窩裡。這次的學員有15位,小到小二,大到小六,大多是亞斯伯格症及自閉的孩子,這群孩子,各個有著不同的資優領域。 這是特工坊與一位十分用心的特教老師,為孩子們籌畫的一系列活動,試著用大地當教室,大自然當老師的前題下,陪伴著這群天使們,進入另一個豐富多樣的探索。

小天使給我們的生命力量——荒野「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開訓紀錄

文/戴文婉

  週末下午,親愛的,你在做什麼?會議後,填飽肚子,趕往回家的路,車程從台北西區一路回到東區。熱鬧街上的人們,隨著天色,漸暗漸多。看電影,吃飯聚餐,約會,逛街壓馬路。親愛的,親愛的,你做些什麼呢?

  荒野保護協會「第四期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簡稱「四特導」)在2009年7月初開訓。眾多工作夥伴提早到場,在門外寒喧一番後即下教室,夥伴一聲「排座位囉」,七手八腳,熱熱鬧鬧,像在準備一場喜宴,歡欣鼓舞。忙碌的生活裡,兩次會議和每天不下20封的電子信件往來中,透過愛和熱忱,默契十足。新學員們,陸續到場,像時光回溯,想像著2008年的這天,有著怎樣的心情。

「身障兒童營」緣起與展望

文/高永興

  「荒野保護協會」的「特殊教育委員會」(簡稱「特工坊」)成立於2004年,並從2005年開始正式運作,在協會眾多的工作群組當中,是最為年輕、也最為特殊的一個群組,平時係以身心障礙者為自然體驗的服務對象。

  這個團隊歷經五年光陰,舉辦過數百人次的自然體驗活動,服務過的對象幾乎已涵蓋所有障礙類型,包括:肢體障礙、視覺障礙、心智障礙、精神障礙、失智老人、漸凍人、腦性麻痺、玻璃娃娃、多重障礙等等。目前除了持續服務身心障礙者之外,藉由服務活動之推展,已逐步累積經驗,發展出更為成熟的服務方案彙編成冊,每年還定期舉行特導員(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訓練,希望培育更多愛心種子參與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戶外活動的有效支持。

窗外的蝴蝶

文/鄭小鈴

  在一場演講結束後,兒子對我說:「媽媽,妳剛剛提到我小學的狀況,我都不太記得了,不過有一件事,我倒是印象深刻。就是在小二啊,有一次上課時,我看到窗戶外有一隻蝴蝶,我整個心都在牠身上,也不管是不是上課時間,就趁老師寫黑板時,溜出去抓到牠,直到回到座位上時,都沒有被老師發現。但是有一位和我一樣不專心的小朋友,發現我跑出去,看到我在下課時展示著抓到的蝴蝶,便跑去跟老師告狀。」我很好奇那個結果,我問:「結果呢?」兒子說:「當然是老師跟妳說,我就被K一頓。」

  就這樣,我和他用著像在談論童年趣事的心情,回顧著這件我幾乎忘了的事,但也引起我心裡很多的觸動。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們

文/魏玉芬

  少子化社會裡,孩子多是父母手心的寶。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孩子的成長歷程,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或許美好,但對家有過動兒的家庭而言,他們卻只希望有一天孩子能和一般人一樣,只是這麼一點點的希望卻走的艱辛而漫長。我常無語問蒼天:我怎麼那麼笨呢?怎會教出這種孩子?自責、愧疚早已讓自己的頭抬不起來……。 若問我這些年做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收穫了什麼?成就了什麼?我想上天要讓我做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祂知道我會負責,會好好照顧他,不會放棄他。

彼此打氣!

文/滿書芳

  下午,帶著漂亮小姐參加「高雄市身心障礙聯盟」舉辦的大型園遊會活動。漂亮小姐的角色,是打擊樂團的表演者,我,是星媽。這種性質的活動,我們已經參加不下四次了,每次都可見到許多身障團體露臉,每次都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障別的人穿梭在會場。

  我很喜歡這樣的集會,非常熱鬧,每個人都歡天喜地,特別是我們參加的這個打擊樂團,屬於「高雄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協會」的小樂隊,裡頭是一缸子大大小小的過動孩子,鬧嘛鬧翻天,平時在學校的壓抑解除了,各個妙語如珠,可是誰也不欺負誰,吵歸吵、氣歸氣,不用兩分鐘就和好了。

  站在旁邊陪伴的家長,其實都很喜歡看孩子們玩鬧。因為是在戶外,有草、有樹、有陽光,聲音大一點、笑聲誇張一點,不會覺得有罪惡感。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