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路上有你

作者: 
社工員 陳逸蕙


案主手串項鍊活動照片回想從畢業後去學習如何當一名社工至今,在歷程裡總覺得從她身上獲得的感受和學習帶給自己不少成長,認識她是在暖陽的午後,和善的眼神就在簡單的問候後消失,興奮不已的她彷彿找到人分享出院的喜悅,自顧分享開心之餘卻也在幾分鐘內自動轉為憤怒地說:「我已經吃(藥)了三十幾年了!為什麼還要逼我!!這個肚子已經裝了很多藥,上有天公作證!現在社會太亂…有國家機密我不能講太多」,極喜極怒的情緒就交替在她的臉上,時而拍打桌子跺腳,時而停頓不願再說話,儘管她的思緒跳躍、激動時會失焦特別詳述某件事而忘記原本想表達的內容,但也能感受到她害怕再被先生、親人或警消送至醫院,也許對她來說,以前綑綁的經歷已經帶給她太多恐懼。

讓生命的不同在教育場域被看見

作者: 
Momiji Chen


作者手繪卡片

校外教學無障礙不容妥協

作者: 
林玉娟


第一次看到無障礙遊覽車,學校師生都很驚奇,紛紛覺得「這樣很方便」。「無障礙遊覽車」也是校外「教學」的一部分。

畢業旅行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都是一趟期待良久的旅程,不過對身障生來說看似理所當然的活動,卻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孩子因為多重障礙肢體不便,小學時由爸爸媽媽一路陪讀,之前的校外教學因為考慮到全年級八個班,合併遊覽車的座位,若要堅持有無障礙升降的遊覽車,可能會有學生擠不進去,所以只有默默接受由爸爸抱上抱下的校外教學模式。

不過面對一生只有一次的小學畢業旅行,加上兩天一夜的行程,旅程中會有好幾個點的停留,抱上抱下真的太辛苦。何況這應該是我們在這個學校最後展示遊覽車也能無障礙的機會,我覺得不能放棄,於是開始收集資料打算跟學校交涉。

教孩子處理困難,而不是把困難排除在外

作者: 
神老師&神媽咪


神老師全班畢業旅行合照,全班孩子一個也不能少。


「老師, 你怎麼敢帶坐輪椅生病的孩子去畢業旅行? 你不怕他受傷? 你不怕被告?」

可能是畢業旅行季開始,陸續有人問了我這個問題,當時帶生病的孩子出門時,有人問我他又不能玩,讓他請假就好啦~~為什麼要推著他去?出了事誰負責?為什麼媽媽不陪著去?

我當時是反問那個人,如果是你的小孩,你也想要讓他留在家裡嗎?你也想要媽媽陪著去畢業旅行嗎?

當孩子不是自己的,誰都會想到最差的一面,受傷了誰負責?可是他一定會受傷嗎?他都坐在輪椅裡面,身旁的人都小心翼翼,比起那些活蹦亂跳、橫衝直撞的熱血青年,哪一個比較容易受傷呢?如果我平常對這孩子照顧有加、跟父母溝通良好,孩子在我照顧下受傷了,父母真的這麼喜歡告人嗎?

數十年如一日---遙遠的旅行

作者: 
輪椅上的死胖子


教育單位及相關人士處理障礙生參與校外教學的過程,影響了障礙生的學習、參與權利。
(照片提供/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有沒有乖乖?我要五香的~拿來拿來,吼~傳快一點,喂!不要偷吃!那是我的!」一個身影跳出座椅,往前衝了三個座位把那包大家爭搶的乖乖抓到手中,開心滿意的笑容,隨著零食入口浮現在臉上。

還記得這個畫面嗎?學生時代的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大家一起坐上遊覽車,隨著路況搖搖晃晃,有人不舒服在塗綠油精、薄荷棒的氣味,有人趴在最前面的座立,手裡緊抓一個霧面塑膠袋,深怕一不小心就有龐然巨流奪口而出。不受影響的同學們在後面嘻笑打鬧、聽音樂或把外套蓋住頭補個眠,有的中上還附上卡啦OK,讓喜歡秀的學生一展長才,當然也可能是穿腦魔音…

忽略障礙生,學校教導了孩子什麼?

作者: 
萱萱媽咪


萱萱是我的女兒,也是一位身心障礙者。她從嬰孩時期的全身無力、無法翻身,到現在是個國中生,並且可以用助行器短暫行走的重度肢體障礙,已歷經漫漫的十三年,當別的小孩還懵懵懂懂時,她正經歷無數次的開刀,當寒暑假同學在玩樂時,她留著眼淚跟汗水默默的在復健。為了查證是什麼病症導致她生出來全身無力、無法自己呼吸,經歷了長達2年的檢查。別的孩子是打個預防針,媽媽的心就揪痛到不行,而我卻要壓著她、強迫她抽血、做肌電圖檢查、抱她進開刀房、聽她嘶吼的哭喊聲,讓醫師為她打麻醉進行開刀。

在萱萱嬰兒時期,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全身上下有大大小小的管子,一路走到轉普通病房,經歷了一個多月的住院,我們終於可以抱孩子回家,但是孩子回家後,總是哭整晚又不肯喝奶,總是2個小時喝一次,一次只能10 C.C,這10 C.C還沒有喝完,2個小時又過去了,邊哭邊喝,因為不知道她怎麼了,所以每晚掛急診。當時的我真的是憂鬱症非常嚴重,不斷自責為什麼給孩子這樣的身體,我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讓她停止哭泣並且好好的喝奶。她是我的第一個孩子,我是個新手媽媽,我不會也不知道怎麼帶孩子,我該怎麼辦?我該給孩子什麼?所幸我的媽媽在知道情況後,二話不說辭掉工作,接下了照顧萱萱的責任,真的非常感謝我的媽媽。

不能一起玩的校外教學意義何在?

作者: 
Jill Kuo


學校無意租用無障礙遊覽車,迫使障礙生無法和同學一起搭車前往校外教學目的地。照片為全部同學上遊覽車後,障礙生在車門口看同學情景。


我的孩子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因早產兒併發症而成為重度腦性麻痺患者。出生後矯正年齡()6個月就開始在醫院做復健治療直到三足歲。學齡前在早療中心沒有上幼稚園,曾經試圖進入幼稚園普通班,但是因幼稚園人力問題再加上老師心理壓力太大而做罷。小學、國中到現在高中,都是在一般學校一般班級,學校會派助理阿姨協助。

用畫畫陪伴自己

作者: 
文/王錦萍 攝影/陳玠婷


童年遭受的創傷、不被人理解的情緒一直壓抑著銜蔓,導致她罹患憂鬱症。她透過一次次的繪畫撫平自己的傷口,心情獲得釋放,畫作療癒了她,也讓她找回那份渴望被擁抱的感覺。

銜蔓在畫室的獨照
小時候被禁止沒有情緒,銜蔓沒有表情十幾年,現在她終於解放自己笑了。


童年創傷往往跟著人們一生,躲在內心最幽暗深處默默啃食靈魂及至成人,反映在一路虛弱無力的人生上。但是聖經上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馬太福音12:20)上帝總會為人們量身訂作出癒合的方法,並且還要賜下更多,是超乎所求所想的奇妙恩典。

克服身障 當上服裝設計師

作者: 
文‧攝影 蘇麗華

 

梁春錦學的是服裝設計科,一心以為出社會後工作可以平步青雲,無奈肢障的身分令她吃了不少苦頭。「軟弱的,上帝為她加添力量」,梁春錦求職遭遇困難仍自我勉勵,當她勇於跨出障礙,機會跟著到來。她體會當你有心完成一件事,上帝會給予祝福。


「當你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的力量都會來幫助你。」肢體障礙的梁春錦回首過往,為自己下了一個人生註腳。

即便是小兒麻痺患者,梁春錦不畏身體限制,在輪標舞台上光芒四射,到職場上就業,甚至自立門戶從事服裝設計,神大大使用她,每一個腳步她依著聖靈的引領,恩典降臨在她每一頁史蹟上。

視障女孩的烘焙人生

作者: 
文‧攝影 陳玠婷


先天的眼疾障礙,並未阻擋佳宜對烘焙的喜愛,為了她,洪翠梓說服了連鎖咖啡店老闆讓她工作,雙方彼此配合建立適合佳宜的工作環境,甚至連工作時間也考慮進去。而佳宜努力工作的表現,老闆都看在眼裡,稱讚她認真做得好呢!

佳宜獨照

初見佳宜的時候,她穿著廚房助手的標準裝備,一頭長髮藏得一絲不苟,在廚帽、口罩的掩藏下,露出的是一對害羞眼神的眼睛。她專注做著每天環境清潔的工作,而剛才,她才結束製作沙拉、三明治、麵包等烘焙過程,她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愛吃麵包,但我喜歡做麵包的過程。」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