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園縣私立真善美啟能發展中心社資組長Vincent
文/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資源發展專員周坤達
首先感謝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淑芳姊的邀約,讓一位踏入NPO組織不到一年的我有這樣學習的機會,更認識部落格的世界。
文/Bart(桃園縣文化基金會企劃組長陳玉澤)
文/開拓文教基金會研究員Debra
今年11月底所舉辦的「身障團體暨非營利組織資訊運用座談會」,記得邀請函剛發出去沒多久,就陸續收到了團體的報名,原本以為年底大家都忙碌,可以出席的團體不會太多,沒想到邀請函發出的三天內,報名的人數就近30人,著實嚇了我一跳。
文/賴智傑(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視障鋼琴調音教師)
我希望社會上很快出現舉止有禮、散發自信,並且懂得感恩的視障調音師
24歲那年,迫於視力退化,我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到位於新莊的台灣盲人重建院學按摩,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以按摩為生活技能的我,幾年後很快的又接觸了鋼琴調音的職業訓練。
一開始,我對視障者能不能學會調音,心裡並沒有定見,不過當時在調音界與國樂界頗有名氣的陳坤晉老師,評估後認為我適合訓練,兩年孤獨漫長的學習之路,就此展開。
文/郭亦倫(點譯員、視障電腦教師)
國外視障者常以輔具輔助來從事專業工作;輔具不及協助的,還會有視力協助員報讀,在台灣則困難重重……
我算是個幸運兒,一畢業就找到工作了。我認識一些在不同行業工作的視障朋友,也看過或聽過一些情況。但總體而言,提到視障者在職場上的情況,真是讓我感到無奈,滿腹苦水不吐不快。
文/范玉芬
與淑敏姊結識於2000年夏天。那時我因故無法完成有聲報的錄製,而由「清大盲友會」商請淑敏姊接替錄音工作。藉著聯絡淑敏姊寄送錄音帶的同時,我向她請教了一些錄書的技巧,並向她借了由她錄製的《墨瑞的最後一課》做為參考。她那悅耳的聲音,清晰的咬字,流暢地讀過每一字、每一句,聽來真是一種享受。
2000年12月23日,這個充滿愛與感恩的耶誕節前夕,我因著盲友會的再度穿針引線,得以登門造訪淑敏姊,當面向其請益。
「我是第一屆有聲義工,編號是399號,到現在已經十年了……」,淑敏姊敘述著當時加入義工的情景。
文/楊秋玉
十八年可以讓一個出生嬰兒成長到即將成年。我在二十年前離開護理教學的工作,走入家庭兩年之後,受到「清大盲友會」創辦人李家同教授的感召,一起參與「 唸書給盲友聽」的行列,一做就是十八年了。
在「清大盲友會」將近十八個年頭中,我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將印刷書找到適合的義工來錄音,並將錄製好的有聲書推薦介紹給視障朋友聽。這份工作離不開我喜歡的書與人,為人與書服務一直是我的最愛,也因此我認識了更多愛看書的朋友與很棒的好書,這些朋友包括未曾謀面的錄音義工及視障朋友,甚至有的在法國、美國加州、新加坡等等。
文/清大盲友會
「清大盲友會」有聲書的借閱與流通現已全面MP3化,而之所以有如此豐富且不停增加的MP3有聲書供盲友們借閱聽讀,最大的幕後功臣當然是我們的錄音志工。不論日夜寒暑,志工們持續不斷地獻聲,錄製好的書籍從台灣的各個角落集中到盲友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