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樂醫的困境

作者: 
林文香

從1983年4月28日由榮民總醫院的「蝴蝶俱樂部」,蛻變到現今的「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明年(2011年)是協會正式成立滿20週年。(右圖為協會舉辦志工培訓課程)

這20多年來,因為醫學和藥物發展的進步,「思樂醫」(全身性紅斑狼瘡,簡稱 SLE)患者漸漸能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得到較佳的生活品質。但是,剛確診時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衝擊,卻很難快速的消化和接受,這時,協會的存在就提供了些許的幫助。但病情能否控制得宜,卻全取決於病人的醫囑性和積極度。如果能和醫師好好配合,不自行減藥,並且積極認識思樂醫這個疾病,也十分清楚自己服用藥物的藥性和副作用,一般都能把病情控制下來進入緩解期。反之,狀況稍好時就自行減藥,或任意服用一些偏方、中藥等,就會讓自己陷入經常跑急診、住院的狀況。

思樂醫病人要活得老,已是相當不容易,要經過種種煎熬與長期作戰而不被打敗。疾病緩解且身體功能都還能維持得好,才是思樂醫病人最大的考驗。

思樂醫從某個角度來看,即使活得長,也是未老先衰。例如:肺慢慢纖維化,肺功能要比同年齡衰退得早;骨質早也因類固醇而流失得像老人的骨頭;藥物也可能引起青光眼、白內障的老人毛病;血管發炎的小栓子,可塞於身體的任何部分,心臟血管栓塞與腦血管栓塞,這也是多見於老年人的疾病;而老年慢性病的高血壓、糖尿病,在思樂醫病人中更是常見。

思樂醫有時是很難控制的,它常悄悄的來,卻如暴風雨般橫掃而過,四處留災。比起思樂醫的照顧,其他疾病的預防保健工作容易多了。

長久以來,偶因為大眾媒體錯誤的報導,狼瘡被貼上了一個絕症、傳染病的標籤,讓人害怕,避之唯恐不及。如果狼瘡病人如此的被受歧視、受到羞辱,不論狼瘡病人再怎麼的努力,恐怕也無法抹去社會所加諸的莫須有罪名。

對病人來說,暫時辭去工作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生病的人,還有重新選擇工作的權利嗎?身體不好的人,還有重新適應工作的能力嗎?又有誰會雇用一個病人呢?

現今的社會福利,對身障者的工作有所保障,有工作也就保障了生活。然而,思樂醫病人並不殘,病痛卻不容許如健康人般的工作量和能。於是思樂醫病人成了弱勢中的弱勢,沒有能力工作的人,卻又那麼的需要工作,拼著命的做,只為了生活。但有了生活,卻又丟了健康。

「如果生命是短暫,那就選擇燦爛!」好多好強的思樂醫病人都是在工作與生命中做選擇或掙扎,似乎在做最後的衝刺。於是,病況還不穩定,就全心埋首於工作,渾然忘了自己是個病人。當然好景不常,很快的就在病房相見了。此時身體的復原恐非短時間可以達到,更不用說工作了。與狼瘡的長期抗戰,休息絕對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病友團體是一面反射鏡,看到病友的病徵,很容易回頭看到自己。生病固然是苦,但和別的病人比較起來,自己彷彿並不那麼的糟,很多病人就是這樣走出了病魔的陰影,對疾病有了信心,心情也好轉。

病友組織的功能不僅在疾病的照顧,更是生活層面的照顧。讓狼瘡患者有如蛾繭脫殼般,除去疾病的陰霾,變成美麗的蝴蝶,又再創造另一燦爛的人生。但病患組織總是一個弱勢團體,病患缺乏體力和經驗,更缺乏經濟援助,組織推動因此而受限。雖然醫護與社工一直是病友團體的推手,但狼瘡病人所面對的,不只是疾病,更涵蓋了生活。

協助病人面對現實生活、疾病生涯,甚至開創未來,需要更多專業團體的協助,極為期盼基金會的成立,以前瞻性、全面性的方式,推展病患的照顧,普及狼瘡的知識、研究狼瘡的治療、改善病患的衝擊,才是長遠之計。

(作者為專業護理長、思樂醫病友,曾擔任「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第二屆理事長。本文節錄自作者創作《蝶舞》一書,由「中華民國思樂醫之友協會」提供,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自序-蝴蝶心聲
      與思樂醫為友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