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基隆客運的錯誤示範

文/臺中市低地板公車友善推動聯盟 這段讀者直擊的錄影片段出現在今天(9月7日)的《蘋果日報》,影片中一位基隆客運的司機大哥將一位輪椅乘客倒著推下車,報導形容司機「超有愛心將他慢慢推下車。」可是,如果您仔細看,您就會發現這輛790路公車是低地板公車,而它最獨特的配備就是斜坡板,讓輪椅乘客可以安... 詳細內容
861
0篇

我要檢舉這個「健全身體」社會:關於「一句話惹惱障礙者大賽」的消失

文/萬宗綸(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新加坡國立大學語言研究碩士生) 在臉書上看見朱家安動態寫著「一句話惹惱障礙者大賽被檢舉了。」後,趕緊到自己的動態時報檢查昨晚分享這個活動的動態,果然消失不見了,那些讓「非障礙者」檢視自己平常到底都說過哪些過分話的機會也跟著不見了。 這個活動我初看見... 詳細內容
1,031
0篇

父親節

文/余秀芷 在一下午的會議之後,跟朋友輕鬆的吃頓飯,期間我們聊到了復健,聊到了父親...。 在我癱瘓的那段時間,急性期的長期住院之後,我進入頻繁的通勤復健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餐就去民俗療法,午餐之後就開將近一小時的車到榮總復健,從下午一點半開始復健到五點,物理治療師都笑稱我常陪他們一... 詳細內容
782
0篇

沒有法律依據的友善

文/蘇楠 每天晚上,我都會騎著代步車,走在下班的金山南路上。我曾經以為今天也會平凡無奇,直到車輪騎過看不見的釘子,到了金華街口猛然爆胎... 當我在馬路中間拋錨,連人帶車動彈不得,我只剩下十秒鐘。經過好多雙友善的手同心協力把車拖放到馬路邊,我終於可以活著打電話求援。我打了1999,被... 詳細內容
649
0篇

落實障礙者公平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

整理/Debra 台灣雖然有許多表演場地、展覽空間、電影院,也常有國外的藝文表演團體來台表演,但是台灣展場的設計與限制,卻讓許多障礙者無法輕易地參與這些藝文活動。以台北小巨蛋為例,障礙席每場只有80個座位,其中輪椅席只有40名,若扣掉陪同者,只有20組人可以搶輪椅席,這跟台北市坐輪椅的人口有... 詳細內容
1,063
0篇

災難之後,我們可以做的五件事

文/社會民主黨 信義南松山區立委參選人 呂欣潔 從高雄氣爆、復興空難至八仙塵爆事件,這些我們無法預知的災難來臨之時,現代科技的資訊傳播快速,雖能協助救災與緊急訊息傳遞,但也可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放大的情緒或錯誤的消息。我試著以自己所了解的災難社會工作相關知識,建議大家可以試著做以下五件事情,把... 詳細內容
720
0篇

「除障礙」,有些事是不容妥協的

文/林文華 不論是推展無障礙環境還是更積極的「我要除障礙」,常常會有些人持較寬鬆的見解「替代改善方案」。不知不覺好像「替代改善方案」 已是最受歡迎的良方,可皆大歡喜。幾年下來,「替代改善方案」似乎有過於浮濫之感,甚是氣餒! 但我要說的是,「有些事是不容妥協的,我們要的是改善方案,而不是替... 詳細內容
1,794
10篇

莊青一,你不配作我的好朋友

文/黃智堅 我是黃智堅,是一位已52歲的殘障同志,也是護家盟新聞稿中「身障者適性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莊青一口中的好友,在閱讀完新聞稿後非常感到非常的荒謬又憤怒的來寫些回應,表達我的不滿。 在516高雄同志遊行的這一天,很遺憾的我和伙伴們正因要籌備「台灣殘障希望工程協會」的會議而不克參加,... 詳細內容
1,410
0篇

2015年「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母親節活動開跑

培訓身障服務團體「自己拍自己的故事-影像製作工作坊」,今年邁入第三屆,我們很高興從4/27日起,可以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跟大家分享這一個多月以來的學習成果,也希望透過影片向身障照顧者致意我們,邀請您: 給影片中的身障者暨家庭按讚、加油; 給我們團體的工作人員鼓勵;... 詳細內容
1,319
0篇

華視新聞漠視身障者資訊平權

文/中華民國聾人協會 針對華視新聞於2015年4月15日播放「柯P市政報告 遭藍綠議員杯葛」和「護夫批郭董 陳佩琪被疑干政」兩篇新聞報導內容不當之聲明稿 針對華視新聞於2015年4月15日播放「柯P市政報告 遭藍綠議員杯葛」和「護夫批郭董 陳佩琪被疑干政」兩篇新聞,內容多次提及柯市長請來... 詳細內容
827
0篇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