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的成長日記
文/洛媽媽
在我懷老大時,先生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喪失左手功能,那時我們才結婚一年多,也沒有房子。先生連續動三次手術,每一次手術都得休養半年,因此,當公務人員的我不能失去這份工作。每天晚上下班後,再去醫院的加護病房守著,做月子期間還得幫先生做復健。這段期間,兩個人常常坐在床上望著屋外的明月,擔心明天要如何過。好不容易先生接受醫生的建議,把左手的殘缺視為身體的一部分,他學會用右手開車且努力適應生活的一切,繼續返回工作崗位上。
但工作上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令他信心大失,對未來也沒有任何希望可言。隨著老二的出生,我們夫妻歡喜了一陣子,因為縱使身體上有缺陷,但人生有子有女,夫復何求?我覺得我還是可以接受先生殘缺的事實。
先生手殘,孩子發展遲緩
現在回想,其實洛洛出生後就有許多異於常人的症狀,只不過沉浸於剛生子的喜悅,根本不覺得他有什麼特別不一樣。有時回想,腦海中還會將醫院的畫面定格,停留在喜悅的那一刻。那天,羊水先破了只好緊急送醫院,剛生下孩子,醫生怕我太累了,說要打針讓我休息。那知我不但沒睡著,反而顯得特別亢奮。醫生還問我是否會喝酒?醫生那知我是太興奮了睡不著。因上已有女兒,直覺生下了洛洛,有一男一女的我多幸福啊!
洛洛一出生餵完奶後,他時常怎麼拍都沒法從嘴巴排氣出來,因此溢奶情形很嚴重。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又嫩,餵完奶約一小時,奶就從鼻子跑出來,洛洛的小鼻子常是紅通通的。後來會診小兒科,醫生說疑似胃食道逆流,檢查說可能孩子的適應力不好,等過一陣子就會好起來了。有時去看他,護士小姐就告訴我說:你以後不必叫他名字了,就叫他紅鼻子好了。當時還覺得他真是個小可憐。
麻煩的還不止於此。坐月子期間,洛洛的臉臉長了好多好多一粒粒的疹子,那時因為姊姊剛出生時也曾長過,加上婆婆說這是胎毒,以後就好了。心中雖然也訝異怎麼長這麼久(因姊姊長一個禮拜就好了,但洛洛長了約一個多月),但心想婆婆生八個孩子經驗很豐富,聽她的應該沒錯。洛洛在我做月子期間,還曾發燒到39度,新生兒發燒是有點異常,不是說新生兒四個月內有來自母體的免疫力嗎?就這樣的,洛洛是非常非常難帶,但我覺得帶孩子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也沒特別覺得奇怪。
滿月後,因體內隨著懷孕賀爾蒙改變,長了一顆巨大腫瘤而開刀,開完刀後,經濟非常吃緊的我們請婆婆幫忙帶洛洛,趕緊加入賺錢的行列。因婆家住福隆,每逢假日我們必回去看洛洛,我們總會帶孩子們四處走走。照理說,叫洛洛時他應該會轉過頭來看你,但洛洛總是沒回頭,而一般孩子的七坐八爬九發牙階段,洛洛總是比別的孩子慢約2~3個月。他會執迷於看手或一樣東西。而洛洛從小則長得黑黑瘦瘦的,也可能與他營養吸收力不好有關。
洛洛約一歲三個月時,叫他他不看你也不回答你,我驚覺孩子可能不是像婆婆說只是比較慢而已。我們懷疑他是否聽力有問題。帶他去檢查聽力,檢查的結果是沒問題的。而後帶他去馬偕、婦幼等醫院就診,醫生最後的答案是「腦部受傷原因不明,可能懷孕期傷到他的腦神經,也可能出生後曾經撞到或發燒……」帶他去做腦部電腦掃描,醫生說腦部最重要是裡面的品質,有些品質好,有些品質差……,最後他說了一句「妳是一位關心小孩的媽媽,我知道……」每一個醫生的話就像是一把刀,深深的刺到我的心中,讓我看不到明天的希望。每到夜深人靜時,看著小洛洛俊秀無辜的表情,想到他的未來,每每哭到天亮。
留職停薪,把握早療先機
一歲八個月我留職停薪,開始帶洛洛做復健。洛洛的骨頭太鬆了,腳又沒什麼力量,醫生幫他的左右大拇指做矯正器,調整骨頭姿勢,因有扁平足又穿矯正鞋。我還記得,曾問實康診所的馬老師說:「洛洛以後會不會走路?」馬老師吃驚的告訴我說:「一定會啊,媽媽為什麼這樣問呢?」那時的我真的不曉得洛洛以後會站起來,甚至可以開口講話。
一歲九個月時,洛洛開始在台北馬偕做語言治療,一歲十個月時洛洛終於會走路了,但他平衡非常差,跌下去時,腳不會先彎下來,走路常常踉踉蹌蹌,頭又時常歪一邊。他開始學走路時,為了讓他練習,每天只要有時間,便帶他去中庭練習走路。洛洛因走路的樣子與眾不同,常引鄰居異樣的眼光,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這種眼神真不好受。因為以前他小出去總用推車推,別人也不會覺得他特別不一樣,但是不讓他練習又不行的,我只好厚著臉皮,不管別人的眼光,每天帶他出去走路。但此刻的我心中也有了以後可能要適應這種感覺的悲觀想法。
一歲十一個月,洛洛特別愛看圓形東西,也開始學會用吸管喝飲料。某日看民生報醫療版,介紹馬偕沈淵堯醫師以針灸治療發展遲緩兒及自閉、腦性麻痺兒童的新聞,心中燃起一股希望,決定帶洛洛進行針灸治療。那時洛洛開學會走路,頭上扎滿針又不肯坐好到處亂跑,常常他在前面跑,我在後面追,女兒在後面追我的畫面。也因為從洛洛小的時候便開始進出醫院做療育,貼心的女兒心疼弟弟所受的苦,一路上給我支持鼓勵,使我寬心不少。同月某日,洛洛走來我前面叫「媽媽」,又跑到爸爸前面喊「爸爸」,連續兩次,我和先生欣喜若狂,以為洛洛要開竅了,認為同時期的復健、語言治療及針灸療效,讓洛洛的活動力增強。只可惜,洛洛的「爸爸、媽媽」出現一陣子就又不講了好幾個月。
二歲二個月了,洛洛還是聽不大懂我們說的話,看他那無辜的雙眼就會覺得很不捨,心想:他到底是弱智呢?還是自閉?那時他活動力超強,每天晚上不肯睡覺,睡覺堅持要坐著睡,淡水的冬天又濕又冷,有時等他睡著了,小心地讓他躺下,一動他他又醒來要坐著睡覺,我常常被他折騰得變成熊貓眼。一日他又不睡了,我實在累得受不了,拉他出去門外說:「你不睡,出去外面玩好了,媽媽不管你了。」洛洛也怕得大哭,大概是我的聲音吵醒了女兒,女兒起來告訴我說:「媽媽,反正我也睡不著,我陪弟弟出去外面玩好了。」就這樣,女兒和弟弟一直玩到天亮,弟弟想睡了才進房。
二歲四個月時,帶洛洛去婦幼醫院兒心科看診,醫生仔細的問診,他問我:「最想知道什麼?」我說:「我想知道他究竟怎麼啦?是不是自閉症?怎樣才能幫助他?」醫生說:「弟弟出生不會吸奶,可能中樞神經受傷害,導致他第一求生功能不好,因而導致其他方面像智力、動作各方面受損。像他這種狀況,小時候是發展遲緩緩,長大就是智能不足。」我問:「如果加強復健,會不會和正常孩子一樣?」醫生斬釘截鐵的說:「不會,智力跟不上一般的孩子。」
我聽完就快要瘋掉了,醫生怎麼那麼殘忍的說明,不帶一些些同情與憐憫?剎那間,我覺得自己被上帝遺棄了。為何這麼悲慘的事實要發生在我的身上?我已經夠可憐了,為何還要來考驗我?想到還有很多人生的理想可能因此永遠不能去實現,就覺得世界實在很不公平。聽到這個消息,回家後關上門就是大哭;把我心中的不平全部宣洩出來,我既氣又恨,甚至想要自殺來結束這悲慘的人生。就在我無助大哭時,摀在我臉上的手被小兒推開,我看見小兒驚慌失措,無助的眼神望著我,忍不住我抱住他痛哭。我心裡想:我一定要站起來,除了我,沒有人可以幫助他。
個別化教學,激發孩子潛能
二歲八個月時,洛洛的語言一直沒有出來,實康馬老師告訴我說洛洛應該去早療中心上課,進步可能會比較快。我請她告訴我離淡水最近的早療中心,她告訴我,內湖的博愛兒童發展中心最近。於是我帶他去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博愛兒童發展中心諮詢。說最近,其實車程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從家裡搭車到淡水、淡水搭捷運到士林、士林搭公車到內湖),於是我們排一個禮拜一堂課的早療課程,是媽媽帶小朋友一起上課。他們的原則是,儘量不影響家庭生活,待孩子滿三歲時就可上幼兒班,先讓洛洛上發展中心的課程,待發展中心評估程度可以上一般幼稚園了才去,這樣對孩子最好,最主要是把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這裡的師生比是一比三,老師上課活潑,也很有愛心。每學期初,老師針對洛洛設計「個別化教學計畫」(IEP),有些活動需要家長配合在家練習。洛洛在博愛上早療約半年後,慢慢學會聽懂指令。因我留職停薪期限已到,加上幼兒班恰巧有名額,於是讓他上幼兒班。雖然每天早上不到七點就得起床了,因為熟悉那邊環境,久了洛洛變得較活潑、也會服從常規,讓重回工作崗位的我也寬心不少。
四歲五個月,因他的身心障礙手冊已到期,帶洛洛回婦幼醫院鑑定,醫生幫他做心理測驗,然後很肯定的告訴我說洛洛是自閉症,以後可找這方面的書籍資料,對他比較有幫助(以前手冊類別是發展遲緩)。因為自閉是主因,導致語言、大小精細動作以及平衡方面不協調。我說洛洛不怕人群,還喜歡接近人,醫生說自閉症的症狀可分為好幾種,外表看不出來,有的甚至很可愛。就某方面來講,他喜歡小朋友,跟著人跑是為了消耗體力,但人與人互動是因為彼此有交集,洛洛就沒辦法。他可以執著重複同一刺激,但非有意義的行為,像是拿一張紙不停晃動,手不停甩來甩去等。除非你想讓他自由自在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否則就要把他拉回到我們社會的情境中,讓他知道那些行為是被允許的,那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那時我想,洛洛已經去博愛近兩年了,我想讓洛洛到我學校的幼稚園跟一般孩子融合上課,便問醫生的意見,醫生告訴我說:「可以試看看,但若只是過日子沒法學到東西,還是要回到博愛繼續上課,這樣對他比較有幫助。」
在家設計課程,隨機教育
四歲十個月,我上班帶著洛洛去幼稚園上課,因為考量老師沒法照顧,又請了一個印傭在洛洛身邊照顧,順便當學校的義工,也讓我了解洛洛在學校上課的情形。學校老師常帶他們戶外教學,鄉下又有很多資源可用,下課了常常跟著孩子跑操場,他也慢慢熟悉鐘聲響了要上課、自己如廁等。老師就是同事,對洛洛非常有耐心,但二個老師帶30個孩子,有時其中一個老師研習或開會,沒法兼顧洛洛,因此他閒置的時間很多。我只好回到家裡自己設計課程,讓洛洛上課,他的理解能力差,每天也只能上一些些。
例如實物配對(2002.2.25):
- 將三個盤子裡分別各放柳丁、番茄、花生。
- 一一介紹每盤食物的名稱,並指著食物名稱對洛洛介紹。
- 唸出食物名稱,請洛洛將手中食物拿到盤子中,進行配對活動。
- 將三樣東西混合,媽媽口中唸出食物名稱,請洛洛將食物拿給媽媽。
- 活動進行中另重複練習數字概念,例如:「請拿一個柳丁給媽媽」、「1在那裡?」
- 洛洛因對食物非常有興趣,活動進行中就偷偷吃了好幾顆花生。幾次練習後對1、2皆可分辨出,也拿對數字卡。媽媽也趁機喊:「洛洛想不想吃花生?」洛洛點頭並說「好-」,「要吃幾顆?」洛洛伸出一根手指頭的動作,說「1」,洛洛張開嘴巴說「ㄚ」。「不對,是1」,洛洛又說「ㄚ」,以花生誘引幾次竟可說出「1」音。
在這段期間,有心路基金會的的輔導員會來看看洛洛上課情形,這位輔導員叫王道偉,以前在醫院當語言治療師。每次他來訪時,就近觀察洛洛上課情形,再針對需加強的部分提出意見。我覺得他每次都會提出我沒注意到的部分,對洛洛幫助很大。像他觀察洛洛每次下樓梯時都是用右腳,右腳先下,踩穩了左腳再下來,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用左腳下樓梯。他建議我們,洛洛下樓梯時提醒他使用左腳(或從身體後方拉他迫使他使用左腳)。還有,他對疼痛的敏感度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覺得一點傷口就很痛,他卻不覺得,要練習加壓在他身上,久而久之他會改善此情形。我們隨即展開訓練加強活動,去家樂福買兩個左右各一公斤的沙袋放在他腳上,每天帶他去中庭走樓梯時,訓練左右腳走樓梯,順便加強重力加壓感覺。每天練習一點點,洛洛真的進步很多,他現在下樓梯一定左右腳走下去,久而久之走得更好了。
理解力進步,家裡小幫手
洛洛的理解力漸漸進步了,也是家裡的小幫手,只要有人從洗手間出來忘記關燈了,他一定趕緊跑去開關那裡,墊起腳尖,「咚」一聲幫你熄燈。當我從微波爐拿出食物時,他會悄悄幫你將微波爐門關上。他會幫你將收起來的衣服抱到房間裡,一次又一次而不厭煩。但是,洛洛在家時常毫無目的的跑來跑去,你拉他回來沒多久後,他一樣跑來跑去。如果你不管他,可以跑好久都不會累。回到娘家也是一直爬樓梯又下來,去醫院則是沿著牆壁跑來跑去。另外,洛洛的語言一直沒出來,那是我最最擔心的。我不希望他變成一個啞巴,沒辦法跟我溝通。於是在經濟狀況允許的狀況下,與先生商量,我又辦留職停薪,決心把洛洛的語言發展出來。那時他五歲六個月。其實那時自己心中也想:可能我以後也不能回去上班了。
在洛洛還沒來「台北縣自閉症潛能發展中心」前半年,我就已經決定要帶他來潛能中心上課。只不過有一天,剛好看到聯合報的一篇報導介紹獲選91年全國愛心媽媽的賴雪貞的報導,我輾轉問到她的電話,請問她可否給我一些教養經驗分享。她給我看一些她帶的個案——從重度自閉變成輕度自閉,在她信誓旦旦保證半年後還我一個正常的孩子,加上其他家長的強力推薦下,心急的我一念之差,就將洛洛送去賴雪貞那裡五個月。結果好好一個人去,回到家裡卻長了紫班症,讓洛洛生了一場大病,全身病懨懨、毫無活力,吃藥吃了一年多,還有血尿情形。賴一直強調,要讓孩子從零開始學習,等到孩子學習能力出來了,其他能力自然而然也出來了。她每天就叫孩子抬頭挺胸坐在電視前面,說是要讓孩子眼神做眼球追蹤與專注。其實那時我最大的心願,就是他能聽得懂我說的話,說起來還有點諷刺,洛洛自從去賴雪貞那裡回來就不會跑來跑去的,可能被她高壓權威給嚇著。
你可以想像我心中的自責。我怎麼那麼忍心把洛洛放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住三個月(前兩個月每天接回來)?當他生病時住院,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痛得緊拉著我的手哇哇叫,我的心猶如刀割一樣。我想當媽媽最大的痛,是當孩子受苦卻不能幫他承擔的那種感覺。甚至後來醫生說洛洛的身體狀況不佳,以後可能很危險時,我真的恨死了自己當初的決定。之後來好不容易把病情控制住了,也須服用類固醇,服藥期間,洛洛體力差,食量也變大。在家休息一陣子後,在走投無路的狀況下,又拿起電話打到潛能中心。
潛能中心,母子努力向學
還好當我告知陳秀鳳主任孩子即將就讀小學時,主任馬上安排讓洛洛過完年上課,雖然離入小學只剩下半年,也是抱著要讓洛洛學習的心態,能有一絲進步是最好的了。因後來洛洛持續有血尿情形,且身體狀況不佳正服藥控制中,又辦緩讀一年。這一年多來,洛洛真的變健康了,也進步多了,然而一年多的時間裡,媽媽所學到的以後一輩子都用得到。所以說要結業了,並不是洛洛要結業了,應該說是媽媽在潛能中心的研習課程要結業了。媽媽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轉眼間,洛洛已經來潛能中心一年四個月了(上午班八個月,下午班八個月)。回想一年多前,我在身心俱疲的狀況下,帶著洛洛來潛能中心上課,那時只想,只要他每天不要跑來跑去,聽得懂我的指令,可以和我有簡單的溝通就好。想到和兒子溝通這麼簡單的事都沒辦法做,心裡就覺得好無奈、很心酸。
洛洛剛來潛能中心前,我沒辦法跟他交談。我所謂的交談是雙方有目的的互動行為。我記得以前載女兒上學,她總是分享上學的點滴生活,有時在車上聽巧虎的錄音帶,半小時的路程中,我們有說有笑的很快就到家。後來換洛洛讀幼稚園了,問沒有語言的他,他也沒辦法回答,我也不曉得他有沒有將我的話聽進去,理解力不是很好的洛洛總對我說的話少有回應。但是現在,我真的實現了這個願望,而且是潛能中心實現我這個願望的。「能聽得懂我說的話」,這對一般孩子是一件極自然的事,隨著孩子的身心發展,即使你不必刻意教他,只要與人互動,他自己自然而然就會了。可是對洛洛而言,即使你教他,他眼睛仍是不看你,講了多次毫無表情,空洞的眼睛加上毫無目的的重複動作,著實讓我搞不清楚要如何跟他溝通。
來潛能中心之前,洛洛常常整天跑來跑去,比如在醫院看診,他會一直沿著直線跑,沒法乖乖靜坐幾分鐘。你拉他下來坐好,沒多久他又跑來跑去。如果你不去制止他、拉他過來,他可能會跑一、二個小時而都不會累。可是你又沒辦法一直叫他,講了也聽不懂。搭捷運等公車時,他也沿著斜走坡跑來跑去。那時在淡水馬偕做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教我一些實際運用的方法:
轉移注意力,改善固持行為
「一如往常,洛洛進治療室後,坐在椅子上一會兒,又沿著牆壁跑來跑去。老師也不去制止他,只是從櫃子裡拿出玩具來,自己在桌上操作起來。那是一個方形的盒子,裡面有好幾個小盒子。老師先將盒子按大小堆高起來,然後說:『妳不要看他現在跑來跑去,其實他眼睛的餘光都在注意我們。』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洛洛仍然跑來跑去。我有點心急,生怕一堂課就這樣過去了,治療時間會浪費掉。正當我和老師在聊天時,洛洛不知何時已經跑過來,把盒子一個個拿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堆高高。盒子倒下來後又一個個裝回去。老師趁機會,火速拿前三個盒子出來,洛洛又將他裝回去。老師又將後三個盒子拿出來,洛洛又依序裝回去。老師看看我說:『這表示他會排列,也會排大小,媽媽回去也可將紙杯或玩具應用在此方面。』
老師說,玩具不要放在洛洛可以隨手可拿的地方,他有需求時必然會和妳溝通,那時就是教語言的最佳時機。若是什麼事他都自己做,那他以後就都自己做,不必和妳溝通,那妳就失去和他溝通的機會了!溝通有很多方式,當你知道他『嗯嗯』有所需求時,即使妳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也要裝傻說:『媽媽不知道你要什麼呀?是喝水還是出去?(可配合手勢)』,讓他二選一。手勢也是溝通的一種,下次有需求時他就會和妳做溝通了。洛洛出去時,有時做無意義的奔跑,可以讓他數車子或數商店,這些都是轉移他注意力的方式。
老師說,也要讓他練習自己出去。可自製名牌,平常練習玩『找不到了亮出名牌』的遊戲,讓他知道,找不到人可以有此求救法。」
到潛能中心,孩子顯著進步
老師的方法很有效,只是沒有長時間投入,亦沒有學習對象,應該說,是我沒有全心全力,也還抓不到要領去教洛洛。來到潛能中心一年多時間,因全時間陪他,洛洛在以下方面有明顯的進步:
一、語言方面
剛到潛能中心時,洛洛只會發出「爸爸、媽媽、姊姊、狗狗、背背」等聲音,以前開車載他時根本沒辦法溝通,現在每天從淡水到三重三十分鐘路程,沿路上可以跟他聊天沒問題(我主動問他,洛洛回答)。我問他:天氣如何?今天星期幾?等一下去潛能中心上那位老師的課?洛洛在學校吃幾碗飯?以後要讀那間學校?前面的車子車牌幾號?公車是什麼顏色?媽媽車子要經過什麼橋?姊姊去那裡?
今天洛洛可以有自發性語言,最多達10個字。語言出來是我最高興的一件事,前輩盧媽媽常說:「語言出來了其他認知、情緒等也會慢慢進步中。」語言何其重要!即使像海倫凱樂又盲又聾,學習到盲人專用的語言,才能將她的需求正確表達出來,也才能利用語言學習到更多新知。
激出語言,情緒認知跟進
在語言方面,彭老師給我很大幫助,我記得2003.7.1的紀錄是這樣的:
「洛洛最近去彭老師那裡都不是很乖。他會認路,一見我車子停在洛陽停車場便偷笑,我想,基本上他去彭老師那裡是感覺輕鬆的。但有時他不想聽了,便將頭賴在彭老師身上,要彭老師抱著他講完故事。上個禮拜,他上課很不認真,我所謂不認真是他上課一直把頭轉像別的地方,或是一直指著時鐘要老師講下課時間,不然就是要打電話給爸爸。彭老師說不認真就要罰跪,他居然也說好,於是彭老師便將他靠近牆壁,讓他身上貼牆壁,然後講故事給他聽,但他還是像蛇一樣扭來扭去,當天就被罰站兩次。老師問他要不要上課,他說不要,後來老師告訴我,既然他說不要上課就聽他的,讓他知道。回去我心中一直想:是不是老師要將洛洛退學了?
那個禮拜我每天跟他叮嚀:去彭老師那裡要乖,要坐好,不要跑來跑去或靠在老師身上。隔一個禮拜再去,他真的表現很好,我自己還慶幸他真的變乖了。這個禮拜仍是每天提醒他去彭老師那裡要乖。今天姊姊還陪我們去上課,那知一去上課他又不乖,還自志願舉起手指牆壁,告訴彭老師他要去罰站。彭老師帶他去罰站他又推彭老師,老師抱他講故事又不聽,老師說:『洛洛不要上課嗎?』他說『不要』,『那你回去好了。』洛洛走到門口後又回去了。『哦!你要上課,你要乖乖聽老師講故事哦!』『好!』洛洛趕緊回去位置坐好,但不一會兒又不聽了。我在外頭聽見了說:『洛洛不乖,回去跟爸爸說,還要罰跪。』後來他仍是不聽,老師說:『不上課回去好了。』洛洛穿好鞋要回去。我問老師:『聽得懂台語嗎?』老師說『可以。』我問:『回去要罰他跪嗎?』彭老師說:『當然要。』於是我失望地帶他回去。」
2004.3.20的紀錄如下:
「語言方面教他構音了,舌頭每天做運動,現在比較懂得如何運轉了。教他『因為』,例如:他跌倒了哭哭,問他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因為跌倒了痛痛』,一邊摸著他跌倒的地方,說『痛痛』。他吃麵包吃完了,我說:『媽媽也要吃麵包』,他笑笑拿袋子給我看,我指著袋子摸摸說:『沒有麵包了,吃光光了』,強調『光光』讓他感受。再問:『媽媽也要吃麵包』,洛洛說:『沒有』,我問:『為什麼沒有?』『因為……』
每次問他為什麼,他會接『因為』,但接下來就不會講了,於是幫他說:『因為被我吃光光了。』若問他:『今天是什麼天氣?』他說:『晴天。』我問:『為什麼晴天?』他回答:『因為外面晴天。』『晴天什麼出來了?』『太陽。』所以要說:『因為太陽出來了。』
今天去投票,姊姊還在睡覺,叫他在家裡,爸爸媽媽出去一下,等一會兒就回來了。問他要不要吃麵包,他點頭,我拿一塊土司麵包給他。投完票回家,問他:『有沒有吃麵包?』他搖頭說:『沒有。』我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沒吃,又沒放在桌上?過一會兒去廚房,就知道他把土司丟垃圾桶裡面,因為以前也有類似的經驗,他把不喜歡吃的食物放在垃圾桶裡面,但是被媽媽處罰。我生氣的說:『洛洛,你怎麼把土司放進垃圾桶呢?你不想吃要放在桌上啊!你做錯了要罰跪。』他眉頭深鎖去罰跪。過了約十分鐘,我叫他起來,說:『媽媽為什麼罰你跪?』『因為我把麵包放在垃圾桶裡面。』(我心裡其實很高興他已經會回答這麼完整的句子)『媽媽說,如果不想吃麵包要放在那裡?』他指著桌上說:『那裡。』語言的用詞他慢慢體會出來了。」
誘發學習,靠電腦靠音樂
在上語言課一年後,洛洛在老師那裡可以安靜上課一小時沒問題。因為彭老師教他使用電腦,洛洛也漸漸愛上電腦。剛開始他不會看書,我訂了巧虎月刊,讓洛洛知道有他自己的郵件。我從月刊幼幼版開始陪他看書,伴隨VCD,讓他了解書上講的和VCD有連貫性。加上巧虎遊戲軟體,洛洛現在已經可以自己開電腦玩簡單遊戲。老師也教我們使用洛洛喜歡的增強物,來誘發他的學習。洛洛喜歡聽音樂、聲音,現在我們把一天的過程用錄音的方式記錄起來,他想到就拿錄音機出來聽聽,還會跟著內容回答。我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因為他非常喜歡聲音。現在去彭老師那裡也不會找手機(以前的增強物)打電話給阿姨,可以上完一堂課了。還有他喜歡上電腦(可能有聲音、音樂),我可以找這方面的資料讓他多學習。」
洛洛以前在台北馬偕和淡水馬偕也做過語言治療,但是前者與治療師互動不佳,後者則治療半年後因健保制度的關係必須暫停半年。那時洛洛的狀況是,好不容易進去上課了,治療師有時為了安撫情緒就花10分鐘,一個禮拜短短20分鐘真的對孩子沒什麼幫助。有時好不容易跟治療師熟悉了,治療師離職換了另一個人,互動關係又得重新開始。所以要找到一個有愛心、能持續跟孩子維持良好互動的治療師,真的很重要。洛洛愛去彭老師那裡上課,加上潛能中心課程,所以語言也持續進步中。
二、親子互動方面
我剛來潛能中心最不能適應的是前四個月的時間。尤其上精細課時,小小房間裡,你必須想盡方法跟孩子互動,進而誘發他的語言。在聽不懂無法回應的狀況下,要如何吸引孩子的眼光是一件苦差事。即使他眼神看你了,一下子又不曉得飄到那兒去了。在這兒學習到,對自閉兒,平順的語調吸引不了他們,必須站在跟孩子們一樣的高度,運用誇張的肢體動作和豐富的語氣,才能吸引孩子。前四個月時間,有時會懷疑:自己每天這樣表演,孩子又無動於衷,好像對牛彈琴。加上洛洛身體不好,有時沒幾分鐘就躺在地上不甩你,往往因感受不到孩子的進步而產生懷疑「要不要繼續前進」的想法。
手足互動,學習日益精進
不過當時我想,如果連潛能中心都沒用的話,那我也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好在時間是最好的考驗,洛洛辦緩讀的一年中,配合醫生按時吃藥回診與食物調養,他的身體漸漸好轉,也沒有血尿情形了。身體好多了,長時間親子相處,他也漸漸回饋給我,現在即使在家跟他一對一教學(唸故事書、拼圖、運筆、認知),他的穩定性極高,學習能力也慢慢出來了。在平常時間,跟孩子的遊戲時間也是互動學習的一部分。由於還有姊姊,手足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在互動時必須將讓其他手足也加入,這是盧媽媽一直提醒我們的,所以有時候姊姊也會當洛洛的老師。洛洛語言出來後,我們也常在家玩遊戲。記得第一次跟他玩大風吹時,他還因找不到我們而大哭,現在已經很會躲了。前幾天玩大風吹時,洛洛說「大風吹」,我們問「吹什麼?」洛洛指著姊姊教他的鳥鳥說:「吹有鳥鳥的人。」我跟姊姊兩人笑得躺在沙發上起不來(有位置的人都沒有鳥鳥)。
在教洛洛的過程中,也常會因為求好心切陷入困境而發脾氣。2004.4.5的紀錄是這樣的:
「晚上睡前教他注音符號,教他唸ㄇㄟ─ㄇㄟ,但他老念ㄇㄟ─ㄟ,教了一會兒,他仍不會,已經11點鐘了,心想算了睡覺了。但姊姊不死心,一直教弟弟唸ㄇㄟ─ㄇㄟ,洛洛老是念ㄇㄟ─ㄟ,姊姊唸得更慢更仔細,但是他仍是唸ㄇㄟ─ㄟ。姊姊教了好久,我說:『姊姊不要教他了,明天再教。』姊姊生氣的說:『媽媽不要插嘴,我一定要教會他。』她又教他ㄇㄟ─ㄇㄟ,但洛洛又是ㄇㄟ─ㄟ,姊姊終於忍不住哭了,哭得很悽慘。她說:『我是氣你不看我,不是氣你教不會,你不看我怎麼學得會?』姊姊一哭,洛洛就有點緊張,他拉著姊姊的頭,很緊張的樣子。我說︰『姊姊,不要哭了,明天再教好了,弟弟也累了。』姊姊說:『我一定要教洛洛講。』洛洛說出來了,姊姊仍是哭得傷心。姊姊又教ㄇㄟ─ㄇㄟ,洛洛答二次ㄇㄟ─ㄇㄟ,小小聲。『對啊!你就可以學啊!為什麼要姊姊生氣,你才唸出來?』」
2004.3.7的紀錄如下:
「傷害自己小孩最深的是他的親人?我有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我教了又教,一個簡單的運筆動作他都不會。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要有耐心,但當他的眼光跑到別的地方,實在忍不住大聲罵他不專心,拿了棍子打他的小手手,洛洛痛得手伸回來,眼眶含著淚水,忍不住大哭,我就知道自己錯了。我實在忍不住問上帝::『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為何他不會也無法理解?』而在發完脾氣或誇他做對時,洛洛就燦爛一笑,要我拍拍手,誇他好棒,然後說:『媽媽抱我。』他還是調皮的跟我玩遊戲,當我把燈關成小燈時,他就故意跑去一盞一盞熄掉,待我發現罵他時,他就笑得格格格跑開了。洛洛不記仇,個性永遠是那麼溫順,倒反是我要檢討,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瞭解孩子,父母學習應變
由於對自閉症的不了解,自己應該充實專業知識。自閉兒對抽象思考、理解及類化的能力,是比一般孩子弱很多,常發生無法與人溝通而引發不適當的行為,以及因固定僵化行為特徵造成異常執著於某件事務。在無法了解自閉症的狀況下,常對孩子的行為感到困惑、迷惘、動怒、生氣,甚至認為他們是故意的。其實我應該最了解洛洛,他不懂絕不是故意的,應該轉換方式讓他學習。正如老師所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應變的老師」。對孩子而言,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孩子不會,應該改變方式讓他了解。因此我跟姊姊協議,誰要準備發火了(通常聽聲音就知道了),另一個就要說:「先出去散散步吧!」
三、教養態度方面
來到潛能中心,有陳主任、盧媽媽及老師們不吝嗇的給予我們解惑,以及家長們彼此間的鼓勵及打氣,感覺不是孤軍奮鬥,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無力感。套句嘉弘媽媽的話:現在臉皮也比較厚,不會像以前那樣在乎別人的眼光了。當你敞開心胸豁出去時,反而能以更正面積極的態度迎接人生。
姊弟唱歌,媽媽覺得光榮
2003.8.6的紀錄如下:
「今天帶洛洛去馬偕複診,醫生說洛洛的尿蛋白指數只剩1克,持續控制尿蛋白指數就好,但他的體重一直沒有增加,醫生也覺得他太瘦了點。醫生說,血尿情形沒那麼快就沒有,但會慢慢減少。
看完小兒科去耳鼻喉科,洛洛對大一點的聲音一直會有點驚嚇,我告訴醫生原由,醫生說幫他做聽力測驗看看。我們在聽力測驗室外等了很久很久,女兒一直逗弟弟玩,外面的人很多,他們被姊弟互動情形吸引,目光全部集中在他倆身上。姊姊問:『弟弟,你要聽什麼歌?姊姊唱歌給你聽。』弟弟說:『動物歌』(他的最愛)。姊姊唱『公雞公雞』(等弟弟),弟弟接『咕咕咕』,『母雞母雞」(等弟弟),『即即即』……。有時姊姊忘記了,洛洛就比動作,姊姊就再繼續唱歌,她唱完問弟弟:『還要聽什麼歌?』弟弟說:『壓壓。』『一比壓壓是不是?』然後又開始唱歌來了。唱完歌,姊姊拿起洛洛的最愛——手機,洛洛馬上說:『我要聽音樂。』『要說什麼?』『姊姊幫我開。』我看見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他們身上,突然覺得自己此刻是帶有一點點光榮。旁邊的一個婆婆問我:『弟弟是不是小時後發燒過?』這已經是我第N次回答這個問題了,跟婆婆聊了一會兒,她又說:『姊姊好會帶弟弟。』」
從否認、拒絕接受,到現在不管別人如何想,目前,社區的鄰居也知道洛洛是自閉症。我也是一路學習而來。守衛叔叔看見他也會特別喊他,也藉機會讓洛洛學會跟守衛叔叔打招呼。我覺得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如果有手足,也要注意讓他們接受這樣的兄弟姊妹。記得有一次搭捷運時,女兒看見一位顏面損傷者,等他下車了,女兒跟我說:「媽媽,真的像妳所說的耶,我知道不能一直看他,這樣不禮貌,但是我實在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媽媽,他好可憐喲!」自閉患者外表看不出來,但像洛洛,語言一出來,因嚴重的構音問題常引人側目。其實那些人也只是好奇而已,並無惡意。洛洛肯講了,應該是積極鼓勵他講,讓他有自信了,他才願意繼續開口,不能因講得不標準而不讓他說。
展望未來,我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但是潛能中心也為家長的需求規劃孩子們的課程。我知道我不能斷了這條線,把它當成另一個娘家。我也知道只要洛洛持續下去,他一定會更進步的。
家人師友同行,明天更好
陪洛洛走了七年多的光影,這一路上,感謝許多人給予關心,尤其感謝潛能中心的幫助。在那裡,我最能抓到方法來教洛洛,潛能中心的幾句箴言「隨時隨地,就地取材,把握機會,隨機應變」,更是說得洽當極了,而它更提供場地、老師,讓我們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洛洛進步緩慢,但不可否認的,他的確進步了,尤其他個性溫順、善良,比起其他家長的考驗,我又比他們幸運多了。但是洛洛語言的嚴重構音問題,以及大小肌肉控制能力較差,是必須再加強訓練的。
洛洛要讀小一了,聽其他家長們的經驗,眼前仍有不同的考驗等著我們,但是只要堅持下去,洛洛的明天一定會更好。以此文和所有家長共勉之。
(本文由「台北縣自閉症潛能發展中心」提供,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