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無濟於事,樂觀卻可能別開生面
文/吳爸爸
小女「人人」是在2003年春天發覺視力往下掉,雖看了好幾位眼科醫師,但一直到同年夏天,才被醫師診斷應是視網膜色素變異(RP),從發病到現在約一年時間,人人的視力仍在持續下降。
兒女受此折磨,做父母的煎熬,想必所有視障者家長都是刻骨銘心的。而就我家的例子而言,我與內人理智上都清楚RP的不可逆性,但又要在延緩視力惡化的求醫過程中,努力試著讓似懂非懂的孩子不失盼望,也讓愛孫心切的老人家不過分擔心,這其中就定然有善意的掩飾,周旋在老的、小的及學校、醫院之間,生活忙亂不說,心理壓力也一直很大。
一直到現在,其實我及內人都還在這種忙亂中,尤其兩個家族中都沒有RP病史。依遺傳理論,則人人可能是隱性遺傳,換句話說,人人的姐姐也有RP的可能性,對已手忙腳亂的我們,心裡更是一沉。
我和內人總想著,都是四十多歲人了,念書順利,工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人生至此,也算活得夠本了,若是老天現在要剝奪我們這些老傢伙的視覺,也可以認了。但女兒們才剛開始她們的人生路,怎麼是孩子身處這樣的逆境!
談戀愛時,總覺得兩情繾綣最是天長地久,但與孩子走這一程,其間的牽掛、其間的不捨,讓我真真切切的體認,就如同土垺之於高山,淺窪之於海洋,再轟轟烈烈的男女愛情,也無法與父母對孩子的愛相比。
「悲觀無濟於事,樂觀卻可能別開生面」,一位多年好友這麼鼓勵我,這句話,讓我沉吟再三。我愈來愈清楚,如果孩子有一天終究要關上窗戶,這句話的確就是我與內人所最該建立起的態度。做父母的若還是抑鬱傷感,孩子快樂不起來。
陪人人走這一段,有很多的感觸。視障孩子的路,原本就較一般孩子艱辛崎嶇,怕的是做父母的與孩子因悲觀而漸漸在心志上軟弱,終致流為宿命論者而無力無心,這樣子,我看不出對自己、對孩子有什麼助益?
「悲觀無濟於事,樂觀卻可能別開生面」,謹以這句話與所有視障者家長共勉。
(作者為視障生家長。本文轉載自「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2004年5月會訊春季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