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餵飲食簡介
文/台北榮總營養師 張 文
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吞嚥困難問題是逐漸產生的,因此飲食質地也應隨之調整,依病況發展,由軟質、細碎(如菜肉粥)、流質、而至管餵飲食,其中又以管餵飲食對大多數病患及家屬較為陌生,因此以下將介紹管餵飲食與製作方式。
當病患因吞嚥問題無法從口進食,或進食量不足營養需求時,則可把食物製作成流質液體,經灌食管灌入體內,這種飲食即稱為「管餵飲食」。但不論飲食質地如何改變,仍應把握「均衡」的原則,方能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按此原則下,製作管餵飲食每日所需之食物,一一說明如下:
- 五穀類:如稀飯每日六碗,或米麩粉二百四十公克。若太黏稠,可部份用麥芽糊精及少許的糖取代。
- 蛋、肉類與黃豆製品:每天應有六份。如無骨、刺、筋之豬、牛、雞、魚等,每臺兩為一份,蛋每粒為一份,豆漿或豆奶粉三平湯匙為一份,可依家庭飲食習慣自行調整。
- 蔬菜類:去皮、去梗、去子、煮熟的嫩葉菜類、瓜類或胡蘿蔔等,每日至少準備半碗。
- 油脂類:每日約二至三湯匙植物油,如沙拉油、葵花油、蔬菜油等。
- 水果類:過濾果汁或外購純果汁,每日約需二百至三百西西。
- 奶類:每日鮮奶一杯或奶粉四平湯匙。若對奶類製品過敏者,可增加肉類一份。除水果與奶類外,以上的食物先洗淨、切碎、煮熟後置於果汁機中,加入適量的開水或湯汁、油、鹽混合打均勻,經濾網過濾,在良好的衛生條件下,一次做好整日的份量,分裝成五至六杯,冷卻後放入冰箱中,餵食前取出溫熱,當日未用完即應丟棄。
若希望減輕製作灌食手續的煩瑣,可利用市售營養品配方,但目前市售營養品種類繁多,有一些是單源營養品,營養素不完整,須與其他營養品相互搭配。有些是針對特定疾病需求研發出來的,並不適合其他病人,如高脂肪配方是為呼吸衰竭患者,低蛋白配方是腎衰竭病患等,易造成選購時的困難,因此最好先向營養師詢問,可避免食用不適當的營養品。
常有家屬會問「病人什麼不能吃」或「補什麼能快點復原?」其實只要遵循均衡飲食原則,多攝取各類食物而非單一食品,必能確保病人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以上簡單介紹管餵飲食製作方式,若有其他問題,可向各醫院營養諮詢門診要求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