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顏和

  當人遭遇疾病或傷害,首先要在急性醫院接受診治,以避免進一步傷害並解決危急生命的問題,而在病情穩定後,則應對所遺留之殘障尋求進一步處置。也就是說,由於疾病或傷害會造成心理、身體或解剖的構造或機能之喪失或異常,此所謂的「機能損傷」常是傷害之後遺問題。至於「功能障礙」是指由於機能損傷之故,造成某些功能受限或喪失,而無法按照常人方式或在正常範圍內完成某一活動。以胸髓損傷為例,「機能損傷」下半身癱瘓在傷後半年後頂多一年的恢復機會甚微,很可能得終身面對癱瘓的現實;而「功能障礙」的無法行走、大小便困難、日常生活活動不便等則可透過復健訓練加以改進適應。至於因為個人不便而限制或阻礙他完成按其年齡、性別、社會或文化因素該有的正常角色的「殘障」則是政府、社會的責任。

  一旦病情穩定,首先面對的是如何尋得完整復健計畫。如果不能好好接受復健,往往只能事事倚賴他人,困於家中角落,既出不了家門,更談不上重返社會。因此,在一醫療人員充足、復健設備完善的醫學中心接受完整全面的復健訓練,應是脊髓損傷的重要課題。許多臨床研究統計及病人實際經驗都可以明確指出,有無接受復健訓練及指導,對日後生活的品質及適應能力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復健訓練的目的就在於減少病人的依賴,促進其獨立,降低病人的障礙,增進其日常生活功能。

  復健醫療並不是單一專業人員的服務,它必需結合許多專業人員,以病人為治療中心,透過討論、協調、合作,依據病人的受傷部位、功能障礙嚴重程度、合併症、年齡、體能、動機與意願等,訂定一個適切確實可行的復健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透過定期開會討論,適度予以修正,以使病人達到最大功能。完整的脊髓損傷復健團隊包括復健專科醫師、護理師、物理與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會工作者等。

  Fordyce在1981年曾指出,專業團隊(interdisciplinary team)是脊髓損傷復健成功的關鍵。每一團隊成員必需具有自身專業的知識及學能,同時也需瞭解其他伙伴成員的專業領域,透過分工、協調、合作、互補提供患者最高品質的復健醫療。

  醫師必需協調整個團隊,去預防或治療患者因脊髓損傷所造成的併發症,並以終身照顧為治療計畫的基礎。醫師必需受過脊髓損傷的專業訓練,充分瞭解脊髓損傷的相關問題,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並且奉獻其絕大部份的醫療執業在照顧脊髓損傷病人。這樣的醫師,大部份是復健專科醫師,他可透過照會骨科、神經外科、整型外科、泌尿科、精神科及內科等合作來處理脊髓損傷衍生的問題。脊髓損傷專業醫師需負起整個專業團隊的協調與病人的照顧。

  復健護理師除了一般護理外,必需能針對脊髓損傷患者提供其特殊問題的服務,配合醫師協助處理相關的問題。教導病人及家屬實際技巧與如何預防脊髓損傷併發症是護理師最重要的角色,這包括大小便處理、皮膚照護、以及指導病人及照顧者認識與預防自主神經異常反射、痙攣、尿路感染等問題。護理師需與治療師充份合作,以確定病人確實學習到各般技巧。

  物理治療師主要的角色在增進病人活動的技巧,通常需藉助補助器具才能完成。開始教導的基本技巧,像是平衡、坐立、床上翻身等,慢慢地,再教導較複雜的本領,如使用輪椅、轉位,甚至步行訓練。對於四肢癱瘓的病人,呼吸功能的訓練也是物理治療師的職掌之一,並要加強其坐立及心肺的耐力。

  職能治療師主要的角色在訓練病人日常生活活動的本事,例如盥洗、洗澡、穿脫衣、進食、書寫、家事,甚至開車等。輔具在這些訓練中常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像副木可以維持關節活動度,而動態輔具可用來抓握東西。環境控制訓練可以增加患者的獨立性,尤其是高位損傷的病人。而職能治療師也可參與病人的職業能力評估、工作場所評估及職業復健等。 臨床心理師提供病人及家屬專業的諮詢服務。通常病人要適應脊髓損傷有相當的困難,透過心理師的輔導,患者較能調整其心理與行為,去面對身體創傷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而家屬在其親人遭受巨變,也常需心理上的協助,來與病人共同克服困難。專業的測驗與評估也能找出病人癥結所在,進而提供適當的輔導方案。

  社會工作師要在整個復健過程協助病人及整個團隊,並參與病人的出院計畫。有關病人經濟方面的協助是社會工作者最吃重的任務,為他尋求社會資源、公家補助及各種安置等。社會工作師也需和心理師充分配合,來共同解決病人的心理社會問題,同時擔任復健團隊與病人家屬的協調,並提供諮詢服務。

  當然,除上述專業人員外,復健工程師、營養師、娛樂治療師等也能在其專業領域服務病人。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