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點新成員報到

對宥宥媽而言,2009年是平安快樂的一年,喜獲麟兒、工作順利,家中一片溫馨,幸福地想要擁抱全世界,然而誰也無法預料2010年時,她就像從雲端狠狠落下。

宥宥自出生就有斜頸(左邊脖子有腫塊,左右轉動的角度很小),從滿月後積極復健三個月後明顯改善,六個月大時又出現腹股溝疝氣,不過醫生表示疝氣是小手術,不需要太擔心,滿周歲再進行手術即可改善。直到九個月大,宥宥還是無法自己坐著,滿周歲了還坐得東倒西歪,與傳統上「七坐八爬」的發展差很大,所以只要有遇到醫生,宥宥媽都會順便問一下:「怎麼還不會坐勒?」,每個醫生都說:「晚一點沒關係,拿玩具給宥宥他都會搶去玩,不用擔心。」大家就說「大隻雞晚啼」,也許是發育比較慢吧!不過,帶過兩個孫子的外婆總覺得狀況不對,直說:「這也太慢了!」大家反而安慰她:「不要急!醫生都說時間還沒到。」

小黃點晴天霹靂的消息

直到某次帶宥宥去看感冒,又問醫生同樣的問題,醫生說:「看起來應該只是慢,要是擔心的話,可以去看小兒神經科。」這次,外婆很堅持要帶去看小兒神經科,宥宥滿週歲剛好要做疝氣手術,手術前夕要先體檢,就順便去看小兒神經科,沒想到一個晴天霹靂,打得宥宥媽一陣虛軟,醫生說:「宥宥是屬於腦性麻痺併雙下肢障礙。」

因為事發突然,大家都錯愕不已,在疝氣手術結束休養後,宥宥媽和宥宥爸帶著宥宥遍了各大醫院,都得到一樣的答案──運動神經受到傷害,造成雙下肢障礙,需要長期復健,3歲前要把握早療黃金期。當時,剛滿週歲的宥宥還不太會說話,只會叫「拔拔」,連媽媽都不會叫,醫生也無法判斷智商有無受損,全家人整天憂心忡忡。宥宥媽的姊姊在國小任教,說她歷年看過的學生裡面,小時候父母有積極協助孩子做復健,日後身心發展狀況相較好很多。因此家人經過討論後決定──宥宥現在是最需要父母協助的關鍵時刻,所以獲得家人的支持後,宥宥媽媽向公司辭職,開始全心陪著宥宥積極治療。

小黃點開始復健

因為先入為主的認定,小孩一有健康問題就直覺該看小兒外科,沒想到醫生專業不同,診斷有別,反而造成療育時間延遲,此時,宥宥已經養成一些不良的姿勢習慣,如跪坐W形、雙手握拳肚子貼地爬等,宥宥直到1歲2個月才開始進行復健,一開始他很排斥一些自己做不到的動作,尤其是拉筋、仰臥起坐,母子簡直像在親子角力比賽。

因為受到高張力腦部放電異常,全身緊繃的影響,導致宥宥用力哭鬧時,身體會變得很緊繃,甚至是不自主的僵硬,大腿內側、小腿、後背、手臂的筋肉都很緊繃,每天都要拉筋,預防關節變形,協助他克服一些他做不到的動作。

宥宥個性其實很拗,碰到不喜歡的活動馬上反抗、大哭,渾身繃得緊緊的,為了讓宥宥適應新生活,全家人卯足全力、輪番上陣,一個人拉筋,旁邊一群人又唱歌又跳舞,努力轉移宥宥的注意力,讓他忘記疼痛,就這樣,早晚各一次,每次都累得人仰馬翻,聲音喊到嘶啞,漸漸地也找到許多方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有時給他玩具,有時看卡通。

宥宥每天要練習的項目很多,從「坐」開始練習,老師讓宥宥扶著矮桌坐著,再把玩具放在桌上,宥宥玩著玩著就忘記要扶桌子,兩三天後就習慣自己坐,不用扶桌子;接著,老師把玩具放在宥宥的左右兩邊,讓他左右轉玩玩具,學習平衡,一、兩個星期後,宥宥就能夠自己穩穩地坐著了;接下來,練習「從椅子上站起」來的動作,這項動作的平衡難度加高,宥宥練了半年還是不行,大夥都開始沮喪了,沒想到某天他突然自己從椅子站起來,大家瘋狂鼓掌喊安可再來一次,宥宥在鼓勵下連續表演了無數次,宥宥媽當時高興的連眼眶都紅了!

小黃點復健的漫漫長路

從復健開始,治療師及醫師就告訴宥宥媽,從0分到60分進步會很明顯,但是要從60分進步到80分就很辛苦,過了80分再往上就更難,小朋友辛苦練習,但只要一感冒或生病就整個退一大步,且越到後面動作難度越高、時間拉得越長,光一個跨步的動作就練了三個月,走出幾小步更是練了大半年。

同時還得訓練背肌、上下腹肌,不管是仰臥起坐、穿重量背心彎腰,練傾斜平衡、摔倒時的自我保護、爬樓梯練習大腿內縮肌拉開、綁沙包練高跪走(跪著走,屁股不能壓到小腿)、半跪蹲站等等,每個動作一開始對宥宥來說都是挑戰,等到他會了,還得繼續練習,不斷重複枯燥的動作,直到肌肉群強健起來,身體能夠隨意動作為止。例如高跪走練習,一開始,治療師讓宥宥推著咕咕雞車慢慢走,等推得穩了,再加上沙包綁在小腿,讓宥宥繼續練習,等他可以控制推走速度的快慢後,再拿一塊布給宥宥單手抓著繼續練習,直到宥宥可以放手高跪走,這是肌耐力及平衡的訓練,對以後走路有幫助。宥宥媽陪著他做各種練習,一邊做一邊學,回家後,繼續反覆誘導宥宥練習到成自然。

除了到醫院復健外,腦麻兒最適合的運動就是游泳和騎馬,不過宥宥還小,因此先試比較經濟實惠的水療引導,沒想到宥宥好喜歡玩水,在水療池裡完全放鬆,跟爺爺丟球玩得可開心的勒!

小黃點家人的支持與鼓勵

從宥宥被診斷出腦性麻痺後, 宥宥媽用最短的時間強迫自己走出低潮、積極面對現實,協助宥宥復健,當他的引導者。初期,真的打擊很大,原本活潑可愛的小朋友,穿著矯正鞋、綁著沙包,邊哭邊接受訓練,除了不捨,還有千萬個為什麼,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是宥宥,哪裡出了問題?到現在還是無解,病因不明!

宥宥的爺爺平日在特教班教園藝課程,得知宥宥是腦麻兒後,是全家人當中第一個堅強走出低潮的,他說:「我的學生每個都是父母的寶貝、家庭的凝聚力也因此更強,宥宥選擇當妳的小孩真是太聰明了,他知道妳們可以給他很多愛。」經過爺爺的開導,宥宥媽心境上慢慢調適過來。

第一次陪宥宥去復健,小子抵死不從,坐在一邊哭個不停,老師只好把母子倆請到小房間練習,回憶當時的情景,宥宥媽說看到他這樣嚎啕大哭,又看到其他復健的小朋友,有軟綿綿躺在地上、有邊哭還流著口水……,當時她突然一陣不捨和難過湧上心頭,「天啊!」她抱著宥宥忍住淚水,一邊跟宥宥說:「我們一定要一起加油!」看到這些同在醫院裡努力的病童及家長們,更覺得自己要加油!

在這段辛苦的復健過程中,從初期的打擊到進展停滯期,低潮、擔憂、沮喪等負面情緒如影隨形,全家人彼此打氣,外婆除了每天協助宥宥復健外,也四處求訪有經驗的醫師及相關疾病的患者,希望更瞭解病情,給孩子最佳的治療指引,這段時間,全家人輪流照護宥宥,爺爺奶奶全力支援。大約復健半年後,宥宥媽及其他家人漸漸瞭解腦麻兒的照顧護理是需要長期抗戰的。

在宥宥慢慢進步,加上忙碌的復健生活日漸上手後,宥宥媽和宥宥爸也開始進行短程的旅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宥宥一起回南部阿公阿媽家玩,這是宥宥最開心的事情,每次他都興奮的跟老師說:「我要回阿公家玩了!」腦麻兒的家庭也是可以很溫馨快樂的!

小黃點跨出第一步

宥宥從開始練習走路到走得像樣,大約花了兩年的時間,雖然說是練走路,但其實是以訓練走路會用到的動態平衡與肌力為主,愈困難的動作要花更漫長的時間訓練,雖然無法跟正常小孩一樣地靈活,但是復健就是希望功能性的動作盡量正確。早期,宥宥跌跌撞撞摔倒後,就寧願用爬的爬到目的地,等走得好一點後,他開始學會自己爬起來,屁顛屁顛的繼續往前走,只要他願意走就有掌聲鼓勵,他越發得意,越走越順!步態也在物理治療老師的指導下日益進步,治療師說即便會走,日後花在調整步態會花掉更多時間,但是只要孩子可以自由行動,慢一點也無妨!

回憶起宥宥第一次在家裡走了近十步,宥宥媽當下欣喜到眼眶泛紅、淚眼模糊,所有的勞累跟辛酸好像都不見了,那個時刻像是嚐到甜果般的滋味,當她把宥宥走路的影片放在臉書上後沒多久,就接到親友團的恭賀與打氣電話,超級開心!

(本文摘錄自《超越自己,永不放棄》一書第153~163頁,感謝「新手父母出版」慨允轉載。)
 

分類: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