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搖滾上月球》是否能改變馬英九?
文/伊佳奇
今晚謝謝好友高愛倫邀我們去觀賞一部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讓我們已畢業一年多的照顧者,在觀賞的過程中,不自覺的流下數次眼淚,雖然我們沒有小孩,不可能像片中6位父親成為罹患罕見疾病孩子的父母,但他們不眠不休的照護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經常睡眠不足,辛苦的抱著小孩從床上移位到輪椅,推著輪椅出門,下雨又要打著傘,手中還可能大包小包的必需品,我們過去9年在照護父親的日子裡,也經歷過類似的場景,感同身受照護著的壓力與心歷路程,這是外人看不到的真正「生活」,這更是家庭的愛才能支持這照護的路能走下去。
片子一開始,就以旁白說出,在有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裡,爸爸,常常是最先落跑的那個人。 在台灣,經過研究的調查,家庭照顧者有9成以上都是女性,如果照顧父母時,有5成是女兒或是媳婦,有4成是配偶或外籍看護,如果是照顧子女,有5成是母親,有4成是外籍看護,的確男性的家庭照顧者是少之又少,因為我們社會認為男性必須負責家庭經濟重任。
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紀錄6名年紀加總超過300歲的熱血老爸合組搖滾樂團「睏熊霸」,他們6位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家裡都有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
剛開始,是希望透過每周2小時的聚會練唱,能紓解照顧生活的壓力,能有喘息的機會與空間,能暫時拋開照顧過程的困擾與糾葛,讓自己能放空一下,才能夠繼續走回照顧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那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毫無光明希望的路,但因為是自己心愛的家人,驅駛他們必須走下去。
這群來自不同背景、職業形形色色的老爸們所組成的樂團取名為「睏熊霸」,就是因為他們常為了照顧孩子而睡眠不足。片中呈現罕見疾病家庭如何面對上天給他們最困難的人生課題,以及他們積極燃燒熱血的人生態度。
業餘搖滾樂團【睏熊霸】有六個團員:Keyboard手「巫爸」、鼓手「勇爸」、貝斯手「鄭爸」、吉他手「李爸」、薩克斯風手「潘爸」、還有主唱「歐陽爸」。他們絕非帥哥、技術也稱不上專業、平均年齡五十二歲,職業、身份各不相同:教會行政、計程車司機、捏麵人師傅、網頁設計師、補習班老師、以及國中代課老師。
他們都很平凡,都不是俊男或型男,但在他們人生的旅途上,面對這些孩子能走多遠?是快樂多一些?還是痛苦多很多?六個爸爸,都沒有逃避,其實也一點都沒把握。唯一確定的是,他們都沒落跑,甚至有父兼母職,隻手撐起一片天。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他們是擦乾眼淚繼續走,為了家庭努力拼下去的真男人。
台灣有至少80萬的家庭有需要照顧的老人、或身心障礙者,有非常多的家庭願意自己來照護他們的家人,不送去長照機構,但他們需要的是健全的社會支持體系,來支持他們在這照護的路能持久走下去,但我們的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長期照護保險法草案都還躺在立法院待審,執政的國民黨在立法院每一會期都表示,將長照服務法、長照保險法兩草案列為優先法案,卻一拖在拖,現在陷入馬英九與王金平的政治角力,今天立法院新會期開議的第一天就全面癱瘓,嗨!這是我們所選出的政府。
全民真應該請馬英九、王金平去看這部紀錄片,瞭解台灣的民眾是多麼可愛,不管他們如何的說為「維護司法公正」、「維護憲政體制」、「維護黨紀」、「尊重法律程序」,還是為他們自己歷史定位,為自己政治權力與地位,卻讓全國政治與政府運轉隨之癱瘓,但民眾仍努力為生活、為家人而打拼。
(本文及照片由作者伊佳奇提供,作者於風傳媒「暮年之美」部落格的文章以探討失智症照護、非藥物療法、老人照護等議題為主,歡迎批評指教。)
相關連結:
看了他們的表演我也真的落淚了,有很多專業的歌手都唱得比他們
看了他們的表演我也真的落淚了,有很多專業的歌手都唱得比他們好,編曲填詞也比較有技巧,不過能表達出最深切的感受相信就只有他們了。我一直覺得歌曲是最容易改變人的心態,希望有更多人能像睏熊霸一樣站出來,表現自己的才能,向大眾傳遞世界上還有我們的訊息,也希望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要輕言放棄。睏熊霸也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