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溫馨小故事
我是精神障礙者的支持性就業輔導員,提起就業輔導員,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是就服站的櫃檯人員,然而支持性就業輔導員對多數人而言卻是陌生的。我們的工作內容包含了個案評估、擬定輔導計畫、工作開發、就業媒合、現場輔導,做了這麼多的用意無非是為了提高精障者的就業成功機率使他們能夠穩定於職場上,並減少雇主在雇用初期的顧慮,以及人力訓練上的負擔。常常會笑稱自己像是個業務員,我的主打商品就是身障者,推銷出去之後還負責保固,精障者在職場中一有狀況,我都會立即出現在現場,而每天在各個職場中奔波則是我工作的最佳寫照。(右圖/工作人員籌備活動照片)
阿福是東南亞歸國的華僑,剛見到阿福時,他黝黑的皮膚、瘦小的身形,濃濃的口音是他的特色。開案之後,由於阿福有段時間沒工作,我為了讓阿福在等待就業的這段時間能夠習慣工作的作息,我幫他安排日間的活動,使他生活能夠漸漸規律,另一方面則開始為他尋找合適的職缺,而這服務的過程卻是充滿了波折。
最初的一份工作是公園清掃,早晨五點半,天還沒亮的時候,我和他一同來到了預定要打掃的公園。這時候公園裡已經滿是早起運動的人們,我們從整理垃圾開始做起,忍著惡臭將公園裡分布於四處裝滿垃圾的垃圾桶換上新的垃圾袋,並將溢出在地面上的垃圾給撿拾乾淨,之後就是拿起掃把將地面上的落葉給集中,面對偌大的公園我和阿福的手掃到最後都起了水泡。這工作雖然最後因為阿福的痛風發作而不得不離開職場,但是大太陽底下他努力的背影至今依舊深深烙印在我記憶之中。
第二份工作是在加油站的洗車員,入冬後氣溫驟降,阿福的痛風是否會構成他就業上最大的困難?我一直擔心著,每天早上七點不到,當大家都還在暖呼呼的被窩裡頭熟睡時,我跟阿福已經頂著寒風站在洗車機旁,幫著大排長龍的上班族賣力的洗車。每天早上總要不停洗上兩三小時的車才有時間休息片刻,我一邊教導阿福洗車所需的各項技巧,一邊也分攤著阿福的工作負擔。我擔心著阿福體力是否能夠負荷,而阿福回我”累也是得要做阿,沒生活費不行”,強烈的工作動機讓他對於各項工作要求總能盡力配合。
第一次領薪水時,因薪資統計方式的緣故,因阿福領到的薪資不足以支應下個月之生活費而陷入困境。阿福身上的現金省吃儉用下也只能過一週,焦慮的他甚至考慮離開職場,想要找可以當日領工資的臨時工解決眼前的困難。我一邊安撫阿福的情緒,一方面尋求各項可能的資源協助,從申請政府的各項救助計畫、與案家溝通生活費、與站方協調預支薪水、甚至連到廟宇借錢都想過,同時我也定期自蛋糕工廠拿回蛋糕邊給阿福,以減少阿福生活開銷。為了阿福的事情我忙的焦頭爛額,然而當得知當站方無法預支薪水、親人無法提供協助、而案主也不符合政府的各項救助條件時,我開始感到灰心。最後由臺北縣康復之友協會代墊預支款項,這危機才告解除。經過此一事件後,阿福更加珍惜工作了,勤奮的他也不斷獲得領班與站長的肯定。直到隔月領到薪資繳還預支金的時候,阿福笑著表示想要珍藏那張簡單的借據,並把它掛在牆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三個月的輔導期間結束時,阿福瘦了一些,但是看起來更為結實,氣色也越來越好。工作帶給他的不單只是眼前的薪資,因為這份薪資,他可以不再仰賴家人而能負擔自己的生活開銷,不再因為金錢的事情與家人起爭執,與家人的關係也正漸漸修復當中。也因為這份工作,阿福拓展了他的交友圈,雖然年紀大上其他工讀生一輪,但是看著他能夠與其他小伙子打成一片時,也著實替他感到高興。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是阿福自己的努力所得來的,如果不是他每天這麼勤奮努力,不畏寒風、不畏豔陽、不辭辛苦的盡責表現,也不會有最後這美好的成果。雖然這工作並沒有舒適的空調,也沒有光鮮的制服,工作不輕鬆,薪水也不算多,但是阿福卻是在這裡找到了他的自信,也找回了他的喜悅!(本文作者為前臺北縣康復之友協會、新北市政府勞工局職重員,原載於協會出版之「雇主安心手冊」,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 editor's blog
- 友善列印版本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或 註冊。
- 瀏覽次數: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