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美花

  算一算日子,又該到署立台南醫院去拿高血壓的慢性病藥了。習慣上我們會順便到對面的百貨公司去溜溜、打個牙祭,今晚當然不例外了。餐後我們高高興性地回到南醫停車場。準備開車回家時,淳雅突然轉了一個話題:「媽,您們當老師的、當醫生的不是都很厲害嗎?那為什麼沒有人可以醫好我的腦和我們學校那些可憐的小弟弟、小妹妹呢?今天有個妹妹很可愛,她拉著我的手,卻不會說話呢!」說到這裡她忍不住哭出聲了,而且抱怨與抽咽聲不斷。最後她下了一句沈痛的話:「老天爺太不公平了!以後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幫忙他們。」這情景是她以前沒有過的。「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這園地已讓她的心田裡萌發了一棵同情的幼苗。真的,好感謝!

  淳雅出生時一切正常,到了第三個星期才開始發現異常,從此她就開始在生病、發燒、痙攣中掙扎!直到三足歲後,才慢慢穩定下來。就這樣,她以後的學習都顯得有些遲緩了,包括走路和講話。她跟其他的小孩一樣,上了幼稚園,學鋼琴、畫畫、跳舞,只要能對她的學習反應有幫助的,我們都儘量讓她去多接觸,其中鋼琴還請同事來家裡上課到小學階段,至今她也能彈三、五首不很完整的曲子。

  將上小學時,我們曾請教一位熟識的林老師:像淳雅這種情形,是否有需要直接進入特教班?林老師說若能從旁多協助她的學習,給她一些適量的壓力,也許能激發她的一些潛力,最好不要進特教班。就這麼一個建議,給了我們一點希望,所以從小學直到她高職畢業,只要是上課的日子,我這當媽媽的常常是從晚上7點30分~10點固定要陪她讀書。每天也唯有如此,自己才會覺得心安。

  對於在協助這類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耐性是不可少的,獎賞、肯定更是有它的效果,當然稍微懲罰也是有必要的。就在我們母女一起歡笑、一起掉眼淚的情景下,淳雅認得了37個國字注音符號,也背起了九九乘法表,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真是謝天謝地!上國中時,為了想就近照顧,所以讓她到我上班的學校就讀,結果由於同事對她的愛護多多,卻引來了同班同學的嫉妒,有時還會找機會欺負她。對於這個安排,有時還是覺得有點遺憾。高職三年,她讀的是幼保科,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嗜好了,這三年裡她過得自在快樂多了。快樂的時光常給人稍縱即逝的感覺,又到畢業的時刻了,她盼望能有機會到幼稚園照顧小弟弟、小妹妹。疼她的老爸一直想要幫她實現夢想,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盡可能去拜託或帶她去應徵,最後都石沈大海,不明就裡的她,卻傷心透了。

  生活的現實有時是冷酷的,但又不能完全不面對。在幾次的應徵落空後,有人提醒我們是否該為淳雅去辦理一份身心障礙手冊,這一直是我不太想接受的,但經過多方面的思量後,她爸爸終於帶她去完成了這一項申領的事了。望著那份手冊,我有點黯然神傷,心中吶喊著:「我的孩子在她的一生中,最後也需要貼上這個標誌嗎?」還好,淳雅卻似乎有了它可多一份保障,而顯得有點高興。這份身心障礙手冊終於讓她於畢業後,能立即在兩所國小當臨時工友。這段期間,她學會搭公車,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也較以前獨立自處了。

成大慈幼社協辦之23屆啟智趣味競賽,瑞復的學生認真又賣力。

  最近由於經濟不景氣,政府的各項編制也受到一些影響,淳雅最後也失業了。半年的休息,我們還是多方面去幫她的工作打點,最後讓我們找到了瑞復益智中心。雖然至今她只上課兩個多月,但從我參觀了學校,以及老師不斷地關心聯繫,和淳雅回來的「心得」報告中,我還是由衷地想說一聲:感謝天!

  每週翻一張週曆,並記下當週要進行的事項,是我生活中的一個小習慣。2月3日(星期一)當我一翻開它時,卻看到上面已寫滿了數行字了:「初三梁祝看中視、另世界非常奇妙春節特別節目,中午12:30,90分黃梅調,凌波、胡錦」。看著這有點亂的字句,心裡卻感到十分欣慰。大年初三、四中午,先生和我真的看了這節目,覺得好感動,而且也讓我們回憶起四十年的許多往事。誰說智障的孩子不貼心呢?因神經反應的退化,腳的行動有些不便,有時我會抱怨,有一次她竟然回應著說:「那像吳淑珍的話,要怎麼辦?」誰說智障的孩子不懂事呢?每當我試著跟不完美和解時,就會去喜愛她這些優點,有時我們還會把她當成家裡的小天使、活菩薩呢?

  其實淳雅的生活習性,還是有不好的問題讓人牽掛,我們也把握機會提醒她,但不知是所謂的「學障」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瓶頸總是依然存在,有時也真叫我們不能釋懷。所幸她現在能有機會,來到這充滿愛的學習園地,相信在老師們的辛苦教導與開示下,她能有另類的成長與收穫。在此我要再次感恩有瑞復益智中心。

(作者為「台南市私立天主教瑞復益智中心」職輔組學生家長,本文轉載自2003年4月「瑞復季刊」第62期,感謝該中心慨允轉載。)

分類: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