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桂英

前言

  近幾年來,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社區意識也跟著活躍,老百姓甦醒了,常常一群有識之士基於相同的思想理念或崇高的人生目標而成立許多的協會、團體、基金會、讀書會等等。「美濃愛鄉協進會」就在如此情況下,集合眾多志同道合的鄉民,基於「反水庫」的初衷,演變為凡有利於家鄉之事都盡心盡力的人民團體。

參與協進會的心路歷程

  步入中年之後,孩子漸漸長成,一個個都離家求學或做事,對於我的依賴漸少,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空虛、寂寞、徬徨、無奈和失落感」於焉產生,常常想擁有、抓住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個機會參加連續長達半年、每週上課一次的某成長團體課程,之後成為其基本義工。但畢竟路途遙遠,每週要撥一天的時間去,對於既無車又不會開車的我是蠻困難的事,於是變成逃兵。只受訓不服務,心裡一直耿耿於懷。好在不久,愛鄉協進會招募培訓義工,二話不說即刻報名參加。接著參與爬山和婦女讀書會,以輕鬆聊天的方式討論嚴肅的問題,讓我獲益良多,進而成為會員和義工,更加的喜歡協會年輕的朋友們,不知不覺已深深的融入這個溫馨可愛的大家庭。

外籍新娘識字班之籌辦與開課

  有一天,在協會幫忙、美濃人的準媳婦,正在美國攻讀社會學博士的夏曉鵑小姐,想要訪問幾位印尼新娘在美濃的生活情形,透過秀梅要我幫她帶路拜訪我的兩位朋友。其中一位原籍菲律賓,原本是英文老師,因故漂洋到台灣。半個多小時的訪問過程,全用英文交談,還錄音存檔。我在旁看她們相談甚歡,雖然大部分不懂,但也沾了一點喜悅。

  又有一天,夏小姐突然打電話給我,談到她已著手籌辦「外籍新娘識字班」的構想,我向她道賀,她卻邀我承接教導之責,她自己則要回美繼續完成學業。在受寵若驚之餘,不敢貿然的接下。除了完全沒有經驗外,回想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一直都是角落裡的一員,不但少有當眾發言的機會,自己在座位上也暗暗祈禱老師不要叫到我,萬一叫到,早已緊張得臉紅心跳、結結巴巴而不知所云。後來在社會上,也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夏小姐倒是很有耐心和誠意,不斷的給予說服和施打強心針,使我願意試試,就這樣接下來。

  時間倉促,夏小姐編了一份教材,把它分為自我介紹、上市場、數字、日期、逛夜市、旅行、工作、農作、存提款、寫信、親屬關係等單元。另再請朱麗貞老師,我們三人經過簡要討論之後,開始影印教材,畫印尼的地圖(為了使她們有歸屬感,準備貼在教室顯眼處,同時開課時也播放印尼歌曲),和廣告用的大字報,最後再赴借來的場地──中壇國小旁活動中心打掃乾淨。忙了幾天,終於趕在1995年7月底曉鵑小姐尚未回美國之前開課。

教學期間面臨的困難

  上課開始,真正的挑戰才浮出抬面。因為教材沒有注音符號,上了兩、三節還不能進入狀況。我們改由ㄅㄆㄇㄈ開始,教了一半,邱校長召集我們研究對策,也曾示範一節。她豐富的經驗,肢體語言和幽默感,當然好得沒話說,最後決定用「直接教學法」。此識字班由龍度國小掛行政,而由愛鄉協進會執行實際工作,再向高雄縣政府申請一些基本經費,學員一切免費,以台北市編印的成人教育教材為主,就是國字和注音符號一起教,每課每字都有注音,果然漸漸有了一些進展。

  此教材共分八冊,每單元四課,六個單元,共二十四課。第一單元「我」的部分,我們從我的名字、我的家、你我他的分別,開始慢慢摸索。我發現關於西元和民國的識別,她們很難懂(由於文化的不同),便拿實物日曆來仔細的說明,才有點領會。上花市時,走到校園認識花草等。另外,中國字的寫法原則上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但也有很多例外的如「ㄔㄨㄛˋ」部應最後寫,「樂」、「齊」、「灣」等字該從中間寫起,而「間」、「蘭」是左、右之後再寫中間,這些都要特別解釋。

  還有關於破音字、印刷體和習慣的寫法之間的不同,則採用課文中提到時就拿出來強調的方式。儘管如此,有時還是會有瓶頸出現。有的詞語如:「把風」、「深切」、「以為」、「空間」等抽象的東西,常常一再的解釋還是「莫宰羊」,這時就要發揮最大耐心,用最淺顯的話,讓我們的班長──阿珠小姐,或雪玲(班上反應最好的兩位)先了解,之後再用印尼話解釋出來,使大家領悟,此時我有如釋重擔的感覺。

  教查字典時,也是從自己和先生孩子的名字開始,我看見她們查出來時的興奮之情,還在字典上把它圈起來,真是感到莫大的安慰。當然我們也不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通常上課之前我都會事先看課本,萬一有疑難雜症,總先請教別人,甚至我國中二年級的小女兒也是請教的對象,讓我深刻體會出什麼是「教學相長」的意境。為了增加大家學習的興趣和幽默感,偶而也加些腦筋急轉彎之類的急智猜謎,和有點黃又不太會黃的笑話。

學員參與及互動情形

  同學的年紀最小十八歲,最大三十幾歲,也有五十幾歲的本地同學。她雖然年幼時正值抗日戰爭的戰亂時期而停學,但卻記性特好。她國字認識不多,全靠死背歌詞,大部分的客家歌曲都唱得呱呱叫,使人不得不佩服,是本班的歌后呢!另有位巴西籍同學個性開朗、活潑,在家人不支持下,婚姻似乎也有一點……,斷斷續續的來,但最近已經很久沒有來了,難道她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好遺憾!

  基本上,我和同學們的感情像朋友,也像姊妹,對於比較年輕的,甚至有時我會忘情的以為母女,因為我也正好有三個二十出頭的小妮子在外求學和做事,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移情作用發酵吧!我們還想利用時間出外郊遊,或打算一起出國回到印尼,由同學當導遊好好的玩一玩!

  有一個特例很值得同情。她才十八、九歲,看起來端莊賢淑、聰明伶俐,也很認真學習,不缺課、不太愛說話。聽說印尼新娘每半年要回國簽證一次,她回娘家前還向我告假,怎知她就這樣一去不復返?留下無限的懷念。後來聽別人說,原來她的先生愛吸毒,難怪她不回來。唯一無可避免的要屬生小孩,人家預產期到了,總不能教人家不要生吧!這時候我會抽空去拜訪。有一次我在問路時,那位太太還問我是不是產婆?是要去為小嬰兒洗澡嗎?弄得我啼笑皆非。當告別時,見她們頻頻道謝,所有的辛苦都消失殆盡,進而分享到她們獲得新生命的喜悅和歡欣。

成人教育的特殊性

  成人教育到底不同於一般的正規教育,因它不具強制性而是出於自發性,首先要本身具有強烈的學習意願、恆心和耐力,同時家人的支持度也很重要,才能夠持久學習。否則各種原因都是缺課的藉口,譬如:忙、累、懷孕、孩子生病、公婆生病、交通問題或搬家……,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當有同學一次又一次沒來,我打電話去了解時,她們大體上都很感謝,其中也有家人口氣很不好的,甚至說「不必啦!我自己會教」,使我感到十分頹喪,好像我在求人家來讀。唉!更有個婆婆,抓著電話和我聊個半個多鐘頭也不放的。

給外籍新娘更多的生活空間

  到目前為止,第二冊已接近尾聲,接下去尚有三至八冊,看到同學愈來愈進步,很是高興,以後有待繼續努力。無論如何,有幸參與此項有意義的工作,是我一次很美好的經驗,使處在接近知命之年歲裡的我,還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而減輕分散空巢期兼更年期的苦惱與壓力,真是非常感謝愛鄉協進會。

  在此,我想順便呼籲一下家裡有外籍新娘的鄉親們,請您們相信我,把您們的媳婦或妻子儘量送過來學習中文,並竭力支持和配合。畢竟要在台灣生活、工作生活數十年,學中文對於她們是絕對的必要和有利無害的,請放一百個心。

(作者為美濃「外籍新娘識字班」資深老師、「台灣南洋姊妹會」志工。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