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忠誠大酒店午餐
文/游淑華
2004年3月15日晚上,水里陳先生來電,說新到菲籍監護工不會照顧,每換一個就搞一次溝通大震盪,他累極了……
陳太太是1997年確定診斷,在台中接受民俗療法我去看過,是個三十多歲的美麗女性。開工廠的陳先生像所有病家,帶著年輕時胼手胝足奮鬥的太太到處求醫、散盡家財。1998年首次家訪,廠內盡是他用心設計的復健裝置,把生產線設備改成可攀附練習走路的軌道,大型檜木桶每天做藥浴……,宛如小復健所。雖土法煉鋼,卻都因應病程所設計,符合量身訂做的先進理念,顯露外表粗獷,內心充滿對太太愛憐之情。那次陪中視的劉蕙苓組長,採訪偏遠山城的難處,陳太太以為要拍她,說不出話仍聲嘶力竭嚎叫,表達震怒……。幾年來腦海總有她的形影,淒厲的聲音也撕裂我的心。一個母親如何放下兩個稚子?得病之無奈,於她尤其艱困。
陳先生陸續與我聯絡,也曾轉請劉蕙苓的兄長劉盛光先生協助請領勞保,劉顧問還專程跑一趟指導,後來順利給付如同乾旱之及時雨。經常帶太太出遊、露營的他人緣奇佳,好友念著他必須在家,總到其住處泡茶喝酒聊天,亦是支持。聽說她常在一幫好友間看著先生,自在享受家居生活。這是陳先生戲稱他家是忠誠大酒店(工廠名)的由來。
1999年921大地震後,他帶著太太到處視察災情,流露庶民對土地的摰愛,以搞笑口氣抱怨漸凍人協會都不關心他們……,其實是擔心她抗拒。當時即刻跑一趟,之後陪社工家訪兩次。知道我要去,她指示看護帶去超市或躲到樓上,可能是受傷經驗吧!我覺得不忍,因此儘量不現身,背地再教看護簡單照顧技巧。幾年前枯瘦的她就應插鼻胃管,竟可支撐至今,仍用口進食,每天用眼睛指示看護做家事、照顧孩子,若非強大的母愛與堅持,就是奇蹟!
2004年3月19日,協會中部辦公室的社工員蔭屏和我一早約在干城搭車,陳先生到車站接我們。企業外流工廠已歇業,目前他接受擴大就業方案的安排。越南看護正與菲籍看護交接,菲籍看護會說一點中文,機伶專業,但苦於尚未了解陳太太的眼神,讓她很不滿意。其實最大的困擾是該看護會打呼、影響睡眠,經溝通確認一天的作息表,再與照護演練。兩看護具超強神功,可解讀陳太太的眼波,那需要我們!她用眼神指揮在二樓客廳用小瓦斯台,清炒A菜、透抽韭黃、蘑菇碎肉、蒜苗臘肉、鹽花青魚、煎烤烏魚子,外加泡菜與燉雞瓜湯,有條不紊。我們驚歎她們像武俠片傳心法般地變出六道好菜,大力鼓掌用力品嚐,贊!
陳先生說她能與孩子溝通,甚至指揮看護用放大的國語字典寫信給他,說她也不想生病害他這麼累,可是這也沒辦法……。家中大小事都親自主持,還讓看護整理孩子的冬衣。除肢體不能動,堅持以一位盡職的母親和主婦角色,招待我們一頓豐盛的午餐。
終於,她不躲我了!
(作者為漸凍人家屬志工。本文轉載自2004年5月「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第29期會訊,感謝該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