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美媛

  「彥伶,你怎麼又抓蜥蝪回家!」搖晃一下彥伶自農場帶回的不銹鋼便當盒,裡面立即回應有東西在爬動的聲音。我不禁罵了彥伶一下,而她臉上立即浮出純真的笑容,似乎在訴說著:「在農場抓蜥蝪好好玩!」

滿目蒼翠、充滿野趣的農場

  自從彥伶每天早上7時30分搭乘由郭爸爸(農場前任組長)開的車,載著六位自閉兒外加負責伙食訓練的蔡媽媽,花費約40分鐘車程,來到田寮的「星星兒之鄉——生態農場」工作,已歷經半年了。這期間彥伶羸弱的身體,因在大自然的環境下工作逐漸強壯,雖然她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和沾滿泥土的衣服回家,卻也掩飾不了彥伶在農場工作後的逐漸改變與進步,所帶給我們的喜悅。

  高雄縣「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所規劃的星星兒之鄉生態農場,正在對一群自閉症青年進行就業性職場的實驗工作,這是一件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卻能為自閉症青年開創未來的先鋒創舉。起初誰也不看好,因為田寮地處偏遠,剛開始時那裡只是一片荒蕪多年的山郊野地,雖有著湖光山色,但場內的房舍大部份已經毀損,又遭宵小侵入破壞,更形殘破不堪。但在基金會林美淑董事長的積極鼓吹下,引進政府的就業工程計畫及社會善心人士的愛心捐助,房舍得以部分修繕,勉以棲身,荒蕪的田地逐漸開墾。而這群幸運的自閉症青年,每天遠從高雄市搭車前來,辛苦工作卻也樂在其中,汗水伴隨著歲月流逝,一點一滴累積成甜美的果實。漸漸的,環境美化了、小雞長大了、玉米也收成了,現在有時下班回家時,大家手上多了農場種植的有機蔬果。

肥碩健康的放山雞供不應求,林美淑董事長笑得很開心。

  彥伶自幼身小體弱,從未有勞力性工作的體驗,星星兒農場不啻為其帶來生命中最大的改變──工作。從整理環境、搬竹子、餵小雞、菜園澆水,到廚房幫忙等,過程中雖偶爾因太累了,而有偷偷溜回床上睡覺等小狀況,但也有不少有趣的事。最近彥伶曾抓回蟾蜍,晚餐時我們一時不察打開便當盒,蟾蜍一躍而出,在餐桌和餐盤間跳來跳去,我們一家人看得目瞪口呆,又氣又好笑!

  「天上墜落的小星星」漸漸長大了,特殊教育越形困難,庇護性職場將是最適合的選擇。而星星兒農場正是基金會所創建、並融合大自然生態的庇護性職場,六位「大星星」在這裡接受農藝訓練學習技能,日日在成長、月月有績效;彥伶就是在這裡獲得健康與歡樂。

  感謝一群默默提供協助的志工和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的愛心,讓長大的星星兒得以在這裡成長茁壯,進而幫助更多的小星星。

(本文轉載自「星星兒社會福利基金會」2003年8月30日出版之「星星兒季刊」第2期)

分類: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