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輪椅上戰場
口述/王必榮,整理/陳惠萍
我今年45歲,國中畢業,8年多前(1995年)因車禍而成為脊髓損傷者。經過職訓之後,尋得了受傷後第一個工作至今,擔任工業設計師的職務。位在桃園地區的這家模具開發公司規模不大,只有4個員工,我是唯一的身心障礙者。
我的運氣可能比較好一點,我受傷前跟受傷後的工作性質比較相似,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也有50﹪了。不過我認為一般來說,坐輪椅和其他障別相比,雇主雇用的意願較低。例如:腦性麻痺或小兒麻痺等障礙程度較輕,或是可以使用柺杖的身心障礙者,雇主都比較願意雇用。我曾聽過一位雇主說過:「你們在訓練單位受訓是在耍花槍,但是來我這裡工作是要上戰場。」我覺得我們去職場工作,就像是單兵,單兵的能力不夠強,怎麼能夠上戰場?自己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我們的能力,跟正常人相比,不要說要贏多少,至少不可以輸給人家,不然人家為什麼要用你?企業主沒有虧欠我們,他要僱用人員一定要有誘因,我們至少要有一般人80﹪的能力,才有可能被僱用。老實說,今天我們坐著一台輪椅帶個尿袋,自己的能力若還不足,要如何說服廠商僱用你?
而工作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我認為政府在身心障礙者的技術提升上幾乎沒有做到什麼。因為一個身心障礙者跟正常人一樣,技術一定要不斷的提升。現在有很多人接受職訓,學的一樣,做的也一樣,我個人覺得這樣很不好。我們一定要在專精、專一的行業中,不斷求進步才不會被淘汰。我覺得這方面政府應該要給予協助,若想靠企業主來辦理在職進修研習,雇主不知道還要投資多少,意願就相對減低。
我自己本身因受傷的時間較久,所以在脊髓損傷的資訊方面接觸得比較多,我想,身心障礙者的技能競賽是很好的方法,因為競賽是不限障別、不限學歷,許多在實務上有傑出表現的身心障礙朋友都可以有所表現。讓這些人才有更深入的訓練,無非是希望能夠讓這些前輩能夠帶領後輩成長,許多公司已經進用身心障礙者,這些人若是無法晉升,後面的新手就沒有被錄用的機會。只要企業主願意開始進用身心障礙者,第二次的經驗傳承式的進用,相信企業主也會很樂意去做。另外我建議職業訓練可以分段實施,前三個月從事基礎教學,後三個月則是依專業職種做訓練,做適性的分班,分職等、分行業訓練較為實際。
其實企業主要雇用一個人,他不會管你是不是身心障礙者,而是管你能不能真槍實彈上戰場。正常人試用期都要三個月,更何況我們輪椅族。我認為工作機會對一個身心障礙者而言,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因為那幾乎影響了他的整個家庭。
我想跟每個坐輪椅的朋友說:我們今天坐輪椅,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我們要讓企業主相信,雖然今天他僱用的不是一個行動方便的正常人,不會跑不會走,但是我們自己的態度千萬不可以消極。自己都沒有按部就班的表現,怎麼要求別人給你一個工作機會?
(本文為2003.4.19.「輪椅後的推手──脊髓損傷者就業支持系統研討會(北區)」企業雇用單元的內容,陳惠萍為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