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麗玉

  十多年來,看到台灣關心失智照護的人士愈來愈多,且照護的品質也逐年在進步中,實在令人欣喜!坦白說,自己也安心許多,未來如果我有失智的一天,日子應該不會太悲慘吧!因此常抱著這樣的心情:現在多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和周遭的親友們;現在多努力一點,未來就會更美好。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現況中,台灣百姓對失智症初期症狀的認知還不夠,通常要到走失、忘記吃過飯、財產被騙、嚴重控訴行為、認不得親人等嚴重異常事件出現,家人才覺得事態不對而去就醫,此時通常已是中度失智。這是很可惜的,因為輕度失智者可接受健保給付之藥物治療,許多患者因此而改善認知及日常功能,退化曲線也趨緩。但由於此藥昂貴,且目前研究只証實對輕度失智者較有效,因此健保只給付輕度患者。早期確定診斷除可早期治療外,還可接觸到失智相關福利資源,家屬與失智者本人也可與專業人員討論,並一起安排未來的計畫。

發揮失智者現有的功能

  理論上,失智患者的部分腦細胞已被破壞,但是好的細胞還有很多,我們要努力維持這些正常細胞的功能。因此,在照護上的原則是,協助患者發揮現有的功能,他能做的事儘量讓他自己做,做得差一些沒關係。他能做七成,照顧者就鼓勵他所完成的七成,另外剩下的三成可由照顧者帶著他做或替他完成。不過,實務上我看到的現象是:照顧者通常把焦點放在失智者「不會什麼」、「做錯什麼」,且剝奪失智者做事的所有機會。家屬的想法是:「他生病了,做不來了,我幫他做就好」、「讓他做太慢了,而且會做得亂七八糟,自己做比較快」、「做晚輩的應該多做一些、應服待長輩,讓老人家享清福才對,不應該讓他做家事」。抱持這些想法的後果是,失智者退化愈快,且問題行為很多。因此,照顧者要常提醒自己,在安全的情況下,失智者做得到的事儘量讓他自己做。

白天規律的活動

  照顧者常抱怨患者日夜顛倒,半夜不睡覺,影響到家人睡眠,令家人十分困擾。失智者對時間的混淆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腦中控制睡醒周期的細胞也可能被破壞,但更多的原因是:失智者白天閒閒沒事做,常是坐在電視前打嗑睡,白天睡飽了,所以晚上就十分活躍。因此白天儘量安排失智者有適度的活動。附近若有日間照顧中心是最好的,安排失智者白天至日照中心「上班」(或「上學」、「參加活動」、「去當志工」,需依失智者喜好選擇說詞)。日照中心通常會安排許多活動,由專人帶領。藉著活動,失智者可多運用現有功能,有助減緩退化;足夠的活動可維持身體的健康、促進食慾、改善睡眠,同時情緒較穩定。高品質的日照中心懂得尊重、鼓勵、讚美失智者,令失智者有成就感,行為問題也跟著減少。若在家中照顧,儘可能讓失智者白天有事做,例如:散步、打拳、逛街、種花、澆水、摺報紙、撿菜、擦桌子、洗碗、唱卡拉OK、寫書法、打毛線等等,依失智者的能力與嗜好來安排。照顧者同時要給失智者許多鼓勵,令失智者有成就感,這是很重要的照顧技巧。

安全熟悉的環境

  由於失智症患者時間和地點的概念受損,患者會出現走失、走錯房間、在客廳便溺、東西擺放位置錯亂、時空錯亂、找尋已過逝親人、搞不清白天晚上等現象。因此除了為失智者配戴預防走失手鍊之外,在居住環境上需有特殊調整。在廁所、房間、櫃子等貼上標示,讓失智者找得到他想去的地方或想要的東西。有容易辨識的時鐘、日曆,讓失智者知道現在時間。門鎖改為較複雜的鎖,令失智者無法自行出門,以減低走失機會。有遊走需要者,可利用家具安排遊走迴路,走道上避免溼滑及小顆粒物品,以減低跌倒機會。儘可能讓失智者住在熟悉的地方,當需要遷居時,將原住處的熟悉重要家具一起帶過去,以利適應新的環境。

調適良好的照顧者

  約六、七成的照顧者表示:「他(失智者)怎麼會是失智症,他以前的事都記得很清楚啊!有時候很精明啊!」、「他是裝迷糊的,有時候還故意整我」、「他現在要報復我」,這是造成家屬照顧困擾的重要原因。輕(中)度失智者外表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一部分功能受損,但還有許多功能是好的,家屬常不易理解這一點,加上過去關係的糾葛,常歸因為失智親人「故意報復」。家屬若能參加家屬支持團體,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可以幫助自己釋懷,同時可以學到不同的照顧方法及社會資源。

  許多家屬期望患者吃了藥就會恢復正常,或者期望患者要記得家屬交代的事等等。事實是,目前失智症還沒有藥可「治癒」,但有藥可以改善症狀,是治標不治本。常聽家屬生氣地說:「我已經告訴他很多次了,他還是不記得!」事實是,失智症的特色就是短程記憶障礙,現在告訴他,轉個身就忘了。充分了解疾病,即早面對和接受事實,雖然不容易,但長痛不如短痛,接受事實對照護工作是重要的第一步。

  照顧者的情緒與壓力會直接影響失智者狀態,所以照顧者必須先調適好自己,才能提供失智者好的照顧。除了充分了解疾病、接受事實、參加家屬團體、運用社會資源之外,照顧者還需要安排固定喘息時間,照顧自己的需求,如:睡個好覺、買自己喜歡的物品、做運動、和朋友聚會、看醫生等等。

  有健康快樂的照顧者,才有幸福平安的失智者!

(本文作者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