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滿菁

  「失智症」名稱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背後蘊藏了許多的酸甜苦辣。失智照顧之路非常漫長,是家屬們共有的感受,而面對患者的失禁、日夜作息顛倒、情緒及個性改變、拒食、游走等情境時,用更包容的心面對,讓這條路能走得更順遂,則是家屬們一致的心得。

失智長輩正在進行賓果投擲遊戲

真好齋是進行懷舊治療的溫馨所在

  從2002年10月正式服務接觸這群可愛可敬的長輩後,個人深深體認到在照顧上除愛心、關心和耐心的付出外,運用同理心彌補心靈傷口及維護尊嚴,才是建立良好互動的不二法門,也由此才能真正提升這些長者的生活品質。在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附設失智症日間照護中心的長輩們,經由適當、多元的活動治療設計,並運用各類設備如:賓果投擲遊戲、音樂治療、健康環等,他們的身心狀況確實可見明顯的改善。舉例來說,一位以往大都獨自在家的長輩,其手腳已僵硬變形,到日間照護中心後,從無法握緊筆到可自己拿筆在圖畫紙上著色,不僅手腳活動度增強了,笑容也更為燦爛。又如另一位長輩平日白天在家並不太活動,常靜坐到睡著,現在,家屬感覺這位長輩比以往更有精神,且非常期待到中心來,連假日都等著要坐中心的交通車,尤其在參加懷舊治療時,透過引導回想往時光陰的過程,他的發言頻率越來越高,咬字越來越清楚,家屬與工作人員都倍加感動與欣慰。原來,並非只能期待維持他們目前的身心功能不退化而已,只要用對了方法走對了路,其實進步仍可期待。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提供家屬們交流的機會

  現階段本中心除了邀請專家強化工作人員治療活動的帶領技巧外,並舉辦「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提供家屬們照顧經驗的交流機會,在團體中可抒發情緒、分享難為之處、汲取經驗、結交朋友等,同時也是獲得資源運用的管道。幾次團體活動下來,發覺家屬的心情快樂許多,例如一位家屬本以為自己家中失智的父親問題最多、照顧最辛苦,參加團體後才知道,原來類似經驗的家庭並不少,因此不但豁然開朗並鼓勵其他家屬互相勉勵,這一路走來絕不孤單。


(本文作者為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附設失智症日間照護中心護士)

分類: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