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心智能發展中心

  那天,牧心智能發展中心為了在東成技訓所(收容所)表演原住民舞蹈,下午四點,工場的學員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有好幾位學員徒步或騎乘機車或自行車,前來辦公室後方小空地等候老師指導練舞。

  在練舞過程中,每位學員隨著音樂節拍賣力舞動,努力記住下個舞步,只見烹飪班有「二廚」之稱的阿榮,專注看著前排同學的舞蹈動作,慢了好幾個拍子,跳著和他人不同方向卻風格獨樹的舞步。舉凡中心或外界單位團體舉辦的活動或旅遊,絕大部分都會看到阿榮熱烈參與的身影。

  烹飪班老師轉述阿榮的家境背景。他家中有四個兄弟姊妹,父親為退役榮民,母親輕度智障,一個姐姐也是中心縫紉班的學員,另一位妹妹則在西部半工半讀。阿榮在中心一個月領有5千多元的薪資,必須負擔家中日用品及其他開銷,剩餘的則由中心轉存銀行戶頭。

  原本他在飯店擔任洗滌碗盤等雜役,來中心三年了,每天清早耗費半小時,從(台東)新園的家中搭乘公車或騎機車上班。一到工場的烹飪教室,他先洗淨雙手,穿上整齊的全套廚師工作服、帽子和口罩,才開始一天的工作。我們每天便當中的炒青菜,全是經由他的巧手完成。

  問阿榮日後想不想結婚成家,他直搖頭說不要,因為家庭負擔大,年邁的父親讓他擔心,可說是中心學員中有名的孝子。2002年,中心舉辦社會適應團體的高雄旅遊,阿榮和縫紉班的姊姊也報名參加。由於家中的日常生活及三餐便是由他張羅打理,只要他參加旅遊活動在外縣市過夜,便會事前連絡住家附近的小吃店,定時送飯菜到家中給父母食用。身在高雄的他打電話得知,小吃店臨時有事未營業時,擔憂得哭了起來,問老師怎麼辦?老師得知後,趕緊聯絡留在台東市的同仁,送餐食到阿榮家,解決了困擾。

  有次「台東縣智障者家長協會」舉辦台北夏令營,當晚老師與學員一同逛SOGO百貨公司——這是中心學員的最愛。阿榮當下買了地下二樓超市的餅乾,要帶回家送給父母,此舉讓同行老師非常感動:出門還是惦記著家中的二老。

  在烹飪職訓下,阿榮對撿菜、洗菜、切菜、清理廚房雜役等工作遊刃有餘,對掌鍋、炒菜的廚藝日益精進。他對每日份內的工作擁有強烈的責任感,也有無比的成就感,更有老師的關心指導,假日則和中心同儕相約逛逛,最重要的是,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這些都是驅使他每天勇往直前的動力來源。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