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雯慧、蘇佩萱

  國軍北投醫院於1998年起推展精障病友的就業服務,為了讓出院後及社區中的病友,在進入競爭性職場前有一個保護性的就業環境暨而擴大服務,於2000年向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申請「社區庇護性就業服務計畫」,透過「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戶」的補助,成立了屬於精障病友的「希望工場」。

2000年 盛夏

  故事從現在開始~

  頂著炙熱太陽的就業輔導員騎著機車在北投輕工業區繞著,尋找著任何提供工作機會的的可能性。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走進了○○鄉的工廠,在向經理詢問表明來意後,有些出乎意外的,我們的立意隨即受到肯定並獲得正向的回饋;於是開始了我們的處女作——月餅禮盒的折製。

  這是希望工場的第一步。

2001年 破冬

  延續與○○鄉食品公司的良好合作經驗,就輔員大膽請該公司經理幫剛成立的希望工場推薦代工合作廠商,而他也很慷慨的將資源分享給我們。拿到電話後,沒有任何遲疑的我們馬上飛奔回辦公室聯絡,受到眷顧的我們立即拿到試做的機會。在工作現場,就輔員和學員一起學習著。面對全然陌生的代工產品,除了努力還是努力,因為我們都清楚,這不只是一次機會的獲得,更是一種對自我的證明。也在那一刻,我們的心,不分彼此的,緊緊靠在一塊兒。我們順利的拿到工場的第一份case,並持續了一整年。

  這一年,希望工場在眾多人的幫忙中站穩腳步,並開始向前大步邁進!

  • 2002年 秋收

  要模擬如在一般工場的相似情境,首要條件就是能有穩定的貨源及合作廠商,於是就輔員當起了業務員,把工場當成是一項商品,而學員就是我們的生產要員,逐一向各個公司推銷。每天我們翻著厚重的廠商資料,問過一家又一家,在字裡行間尋找希望,即使面對環境的不景氣和代工產業的外移,我們仍不放棄的堅持了近半年。這些努力在春天來臨時,終於陸續的展現成果。

  • 睿○企業

  此次合作為希望工場帶來全新的經驗,二十萬的香水片讓我們有能力將資源分享給其他同性質的機構,並學習改變角色後所應承擔的責任。

  之後的汽車香水對希望工場而言更是一大挑戰,在有限的空間和人力下,我們相信運用方法和尋找資源的能力,一樣能有高價值的產能。工作人員商請醫院OT(職能治療科)提供場地支援,以容納五萬盒香水的各種配件,並同樣將資源分享給附近的機構,大家齊心協力,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工作。此項商品完成後就要直接裝入四十呎的貨櫃運送至港口出關,出貨那天更協調醫院,出動車輛運送貨物,以解決貨櫃因過高而無法上山的難題(從山下往北投國軍醫院走,必須經過一條受保護的楓香林蔭大道,40呎以上的貨櫃車無法駛入)。

  希望工場就在眾多人的幫忙和學員的努力下,成就了一項新紀錄。

  • 緯○實業

  每當有新的商品要製作時,廠商都會親自前來指導,其對商品的熟悉度,總能給予學員最快速直接的幫助,並提供工作人員有系統的經驗。

  廠商持續提供穩定的貨源,使學員的工作機會受到保障,而其交替著不同款式PE袋的方式,既讓學員習慣性質相似的代工製作模式,又不至於造成僵化,且更富彈性和靈巧度。

  而結實緊密的封袋才能確保之後疊貨的順利,所以學員必須確實學習除了裝箱之外的打包方式,對希望工場而言,這又是另一種學問與體驗。

  • 三○實業

  第一家經由協力廠商介紹合作的成功案例,大量且高單價的代工商品,使學員除了達到訓練與復健的目的外,更具有實質的金錢回饋。而老闆的熱心與堅持,對總在理想與現實間努力尋求平衡的希望工場,無疑是一大支持力量。

2003年 春曉

  迎接希望的第三年,我們更用力的向前走著!

  期許能提供學員更高單價且更多元的商品,所以開發新廠商的腳步仍未停歇;而我們也積極建立網絡,把資源有系統的分享給更多的康復之家,讓有共同需要的朋友在復健這條路走得更順暢!

  屬於精障朋友的希望工場仍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為希望工場就業輔導員)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