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樂園——快樂商店
文/張玉琦
關於這間店的故事,要從2001年寒冬北投一群瘋狂的人說起。
那年冬天,在溫泉飄香的北投,坐落在新民路香榭大道上的國軍北投醫院,位於醫院最閃亮一隅的這間店,就是靠這群瘋狂的傻子開啟「快樂商店」的人生。
這些基本成員,包括:瘋狂的勞工局督導、瘋狂的學術界督導、瘋狂的小醫院大醫師、瘋狂的庇護性就業輔導員,以及瘋狂的商店精障學員。
在我正式加入這個團隊,參與這間便利商店的成長過程以前,其實它已經度過開幕前最艱辛的陣痛與催生期。當然,這間店懷胎十月的過程,包括:申請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計畫案的擬定與編寫、○○企業合作模式的洽談與定型、相關教育訓練的安排與實施、商店軟硬體設備的採買與設置、商品呈列的整理與排列、商品檯帳的建立與核對、適用學員的評估與篩選等,最後加上就輔員林林總總的訓練與摸索,總算讓這間店在2002年5月開始試賣,接著才讓她在8月2日快樂的站在陽光下開幕。
來到這間店之後,讓我感受到人活著該有的尊嚴,以及人性的美好。
2002年6月來快樂商店擔任就業輔導員至今,如果你問我:「嘿!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我大概會毫無避諱的說:「剛來工作的前幾個月,我每天下班回家時,幾乎都為商店學員努力工作的神情及展現的生命力,而感動、紅了眼眶……」而這種感動,絕對不單是我這個就輔員才有的經驗。
記得有一次,商店的三個就輔員談及一名酒癮性精神病患的學員阿良。阿良是從頭到尾參與這間店的,阿良也是在商店開幕的前一天,跟就輔員一起打點到很晚,才趕搭北投發出的最後一班捷運回家歇息的。他的人生閱歷豐富,年輕的時候還是月入10萬的保險推銷員,與他接觸時較難深入他的內心世界。他發病前與發病後的世界,老實說,一般人都很難體會這之間像坐雲霄飛車的差距有多大。雖然阿良已經成功轉介到坊間的便利商店就業三個月,卻因酒癮再犯,終究無法繼續保住工作。某日下午阿良回來快樂商店找我們,平常緘默寡言的他,神情感傷含著歉意的對李就輔員說:「李小姐,不好意思喔……你們這麼努力在做,我還是回去喝酒好了……」阿良說出這樣的話,讓我們就輔員都難以置信。印象中的阿良一直都是情感封閉的、被動的,聽李就輔員說,當時如果不是忍住了,她的眼淚可能已經狂飆而出……
商店的學員,大部分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部分是酒癮性精神病患,少數則是情感性精神病患,而他們的共同點,都在社會標籤下被統稱為「肖仔」。你一定不敢相信,回到他們自己的家,不少人會再被貼上一次「肖仔」!這點我原本也不敢相信,不過這是聽學員自述中最令我不忍的一個事實。在這樣的觀察下,我開始去思考,如何讓一個精障學員在這間店有所收穫。除了勞工局「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專戶」的本意——提供身障者更多就業機會外,我想,一個精障者迫切需要的還有自信。
而「工作」本身,的確讓他們站在「自立更生」的田畝上平反了歧視,而他們的自信也回來了。
以慶仔為例,他剛出院時眼神黯淡,鼻毛長得像長毛怪,除此之外還很怕自己做錯事。商店的工作內容不外是清潔、補貨、拉排面,還有喊「歡迎光臨」,打收銀機……,這些事經由就輔員的教導,漸漸的他就可以上手。本來老是聽慶仔說自己笨、學不會,慢慢的卻看得到:這間店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他對這間店來說也是重要的。這間店的存在讓他向家人證明了一個事實——雖然在庇護性商店賺的錢不多,但是他還有能力每個月拿二、三千給媽媽花用。當他開始在就業輔導員的評估下成為「第一名」時,他還得意於這第一名所代表的意義。
後來,慶仔已經等到轉介便利商店的這一刻,而在此同時,還有幫商店送貨的物流中心看上慶仔的工作能力,希望他可以暫時做送貨員助手的工作……。只因慶仔是一個十分熱情的店員,送貨先生來都親切的問候人家︰「早安!今天貨多不多?」所以,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店跟送貨先生最熟的就是他了!從他身上的轉變,慢慢感覺到現在的慶仔注重自己的儀容穿著,跟學員的談吐詼諧有趣,對商店的商品價格有時比就輔員還清楚,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信。
○○超商區顧問林先生,也是我們快樂商店計畫案的督導,他曾經說過︰「喊『歡迎光臨』不只是喊『歡迎光臨』,不要小看這句話,如果沒有自信,你喊喊看,是喊不出來的……。但是如果經過訓練,在客人面前大聲喊『歡迎光臨』,代表的是我是這家店的店員,而且經由訓練表現出自信。」這倒是真的,剛來商店訓練的評估學員,很小聲的擠出「歡迎光臨」,經過二、三個月的訓練後,他們的「歡迎光臨」聲可是精神抖擻、宏亮親切的。有空的話,你應該來聽聽看。
以快樂商店這種庇護性商店為例,在讓一間屬於精神障礙者的商店開門營業之前,必須藉由多少人的黑夜與白晝去換取;而一個國內首屈一指的民間企業,又如此甘願用世間至美的愛,付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市場下難得的關懷;它更是多少家屬不願放棄扶持的成果。當然,最重要的是,快樂商店的學員不斷的向自己的人生挑戰與證明,直到這生命轉折處的摺縫越小越不明顯。
嗯,我很珍惜這個屬於我們的樂園——國軍北投醫院快樂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