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快樂,治療才能成功

文/劉威良

  動物可以當處方來治療人,你相信嗎?怎樣的情況下適用?有沒有副作用?

  今日的醫學,幾乎所向無敵,舉凡高科技的生物科學與基因工程,都在努力的研究生命的源頭,設法找出病因與致病可能,可是卻在此時談使用簡單的動物來做醫療,似乎也太渺視科學的神聖價值。如果是這樣,那麼那些用盡畢生精力從事醫藥研究者,他們又算什麼?

  我們生活在今日金錢的社會中,成為消費者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我們也要從這樣的脈絡中去尋求原因與答案。金錢控制一切,有錢的藥廠要開發新藥,才能賺錢,所以藥商會說服醫師不斷地開藥,會做很吸引人的廣告,讓你相信藥物可以治好一切。所以很自然地,我們只要身體有問題,就直接想到吃藥。但事實上,很多身心障礙的問題是藥物也克服不了的,而且與藥物無關,這時要怎麼辦?

  因此許多歐洲國家,在藥物萬能的今天,仍回過頭來使用自然與原始的動物治療,來醫治或幫助病患甚至教育學童。他們發現動物與人類似卻又完全不同的特質,對人類有無限神奇的吸引力,因此利用這自然由來的動機來學習矯正與復健,也得到令人振奮的效果。

  這現象反應了化學藥物是有極限的,復健活動與行為矯正需要個案自己的動機配合,動物與人的自然關係若互動得好,自然可提升個案的動機,效果就會顯見。其實藥物療法是化學性的,而動物的支持性療法是一種生物性與物理性的,這兩者並沒有衝突。只是,即使是以動物來做輔助治療或矯正行為也有其適用性,並非一般人都可接受。若個案對動物的經驗是厭惡與負向的,那麼動物對個案的影響就非常有限,甚至出現負面的影響都有可能。

  另一方面,如果對動物不好,動物沒有符合牠自然的習性的生活,牠就不快樂,牠的行為也就跟人一樣,受壓力時會有異常現象,那麼牠們也可能會有害怕或不配合甚至暴力攻擊的現象,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簡單的說,要動物當我們的醫療者或醫療輔助者,先決的條件是要讓牠真正快樂,感到舒適,這樣牠的出診與療效才有可能對我們是正面的。目前台灣動物福利多不被注重,部分的人也很厭惡動物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在做動物治療時,更需要注意雙方的意願,因為在有一方是被強迫接受的情況下,都是無法有任何醫療上或正面的效應,反而會讓人與動物雙方增加負面影響,而容易出現無法控制的情況,對治療與被治療者都是無法彌補的傷害與虐待。因此在做動物治療的先前評估,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機會接觸到動物,通常在他的一生都會對動物感到陌生。對這種感覺我們更必須尊重,因為這是個人的成長經驗,不容忽略。在歐美社會,一般人對動物普遍都不會排斥,可是在國內,國人與動物的相處經驗非常不同,故在不喜歡動物或動物不喜歡人的互動上要更謹慎處理,避免傷害人與動物。成人不一定都要擁有動物,來讓自己感到快樂。

  某些人如藥癮患者、憂鬱症病患或AIDS病患,如果在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經驗中,有過與動物接觸的社會關係,才可能讓他們從與動物互動的環境中得到好處。也只有在以上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考慮到,讓動物做有目標性的輔助治療才有意義。

(本文作者來自台灣,為德國精神科護理師,亦從事動物治療法研究,目前擔任「世界關懷流浪動物聯盟」德國代表。)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