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勇伯啊!你呷有飽麼?

文/王壽國 主任   勇伯仔是「蓮心園啟智中心」的年齡最大的住民,屬虎1938年出生,算一算今年已70歲了。不過你要是問他:「勇伯仔你今年幾歲?」他總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幾落歲啊!」再繼續問他:「幾落歲是幾歲?」他就會回答:「4歲。」問他生肖屬什麼?倒是從不會弄錯:肖虎。然後就會打開話匣子和... 詳細內容
1,141
0篇

與「慢飛天使」一起成長

文/邱郁真 教保老師   對於教導特殊幼兒學習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現在已經能夠掌握其學習特質作教學,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年多。回想當初所遇到的挫折,真是五味雜陳。不過看到這些「慢飛天使」按照著自己的學習腳步,一點一滴的進步,那種喜悅會讓人不禁的流下眼水。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 詳細內容
1,236
0篇

一步一腳印的聽障成人啟蒙計畫

文/潘信宏   語言是人跟人溝通的基本工具,一般的民眾雖有文肓,不認識字,但仍有語言可以和別人溝通,也可以學習技藝,生活上較沒有問題,但是若是文肓又加上聽障,沒學過手語,那就成為沒有語言的人,不但無法和人溝通,更無法學習任何的技藝,他們甚至連123的意思也不懂,你能想像他們要如何... 詳細內容
1,726
0篇

手語班結業心得

文/蔡淑滿   大家都知道,學習新的語言就算花上一年半載的時間,也未必能說得好。手語也是一種語言當然也不例外。對於一個年過半百的我來說,困難度更高。所以當我決定參加手語培訓班時,我小小的心願就是唱幾首手語歌、學點打招呼用語及一些表達語就不錯了。 手語班教學  ... 詳細內容
1,770
0篇

詹璇芝生活隨筆

詹璇芝簡介   詹璇芝普通高中畢業,現在頭家國小工作,需要戴著助聽器。讀唇語與人交談的璇芝,七年前完全不會手語,年輕的她雖然有聽障,世界裡卻沒有一個聽障的朋友。現在跟聾啞朋友在一起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晚上會去拜訪他們,以前下班不是待在家裡,就是往台中走。  她說看到老人不會手語... 詳細內容
1,816
0篇

這一步,花了四十年

文/潘信宏   在一群「老」同學裡,朱自強是最年輕的。48歲的朱自強因為聽障的緣故,從小不出門,他自卑而把自己封閉起來,他不敢接觸大庭廣眾。 朱自強接受另類父親表揚   朱自強在讀小學的時候,因中耳炎,延遲治療,導致成為重度聽障,隨後因聽不到被同學欺負,導致個性畏縮... 詳細內容
1,500
0篇

這一天我們等了三年--聽障烘焙坊

文/潘信宏   你能想像一群沒有語言的人,要如何生活嗎?連123都不會數的人如何買東西呢?   由於台中啟聰學校於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成立,在此之前的聽障孩子,許多都未受教育,這些人現在已五六十歲了,但他們不認識字,也不會手語,三年前他們連123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五六十歲,聽... 詳細內容
1,643
0篇

台中縣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成立緣由

文/潘信宏 緣起:   九二一地震時,全國同胞出錢出力,救助災區百姓,全國百姓,上下一心,令人動容,但今天重建區已漸漸失去民眾關愛的眼光。在地震之時有一批人,同樣也是災民,但是他們得不到與其他災民一樣的幫助,因為沒有人能懂他們的心,他們是聽障朋友。這些聽障朋友雖然有些也是災民,但他們在申... 詳細內容
1,618
0篇

樂在工作的子仁

文/謝武雄   20年前的台灣,在社會福利方面可是一片荒涼的沙漠,子仁就在那麼樣的一個時代裡誕生了。   記得出生時的情況,得知為唐寶寶,做父母的真的是不知所措。經由長庚醫院護士的介紹,台北市有一個地方經常有心智障礙家庭聚會,聚會中從家長的口中得到經驗的傳承,也得到一個結論:愈早治療... 詳細內容
1,295
0篇

微笑的天使

文/游秀鳳   原本在石門水庫「山之涯、水之媚」處,我們有一個可愛的家。假日,先生總帶著兩個寶貝與我,全家無憂無慮的徜徉、寄情在湖光山色中,飽覽著初春時的山嵐繚繞、仲夏時的落日餘暉、深秋時的層層楓紅、入冬時的朵朵白梅……。所謂人間最逍遙的閒雲野鶴生活不過如此。... 詳細內容
1,202
0篇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