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早期療育服務 送到家

楊正美
「到宅服務」是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新提供的服務模式,此服務不僅需滿足嬰幼兒的特殊需求,同時也必須兼顧到嬰幼兒家庭的獨特性,提供家庭適宜的服務及支持。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行動教室,老師、治療師、社工到家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專業服務。 開著公務車駛進巷子裡找好停車位,快步的進入案家打聲招呼:「早!媽... 詳細內容
1,414
0篇

迎向小貝殼的蛻變

范廣慧
早上剛走進小貝殼工作坊的大門,迎面而來的是此起彼落的道早聲浪,小棻走過來貼心的幫我倒滿開水,看著這些大孩子純真無邪的笑靨與體貼的心意,小貝殼的一天充滿著元氣。 民國八十七年七月我進入協會接庇護商店的就服員,開始接觸八位自閉兒,內心的確有些惶恐,憑藉自己養兒的經驗,學習與他們相處,建立彼此的信... 詳細內容
1,462
1篇

在這,我們學會了知足常樂

彭心筠
99年9月,我至小貝殼擔任專案管理,主要負責庇護工場與勞工局之間的聯繫業務,以及小貝殼工作坊對外的行銷及行政工作。庇護工場近年來在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的經費補助之下,紛紛開始朝向永續經營的發展邁進,小貝殼就是其中一個服務自閉兒及多重障礙孩子的工場,努力生產、經營,同時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工作坊,這裡每... 詳細內容
1,417
0篇

大家一起來,讓我們靠得更近

謝高生
接觸小貝殼工作坊是13年前,范主任剛到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任職,對自閉症者的接觸和認識都是初體驗,感覺很陌生。那時小貝殼人力不足,特別需要人力支援;我因范主任的囑咐,前往小貝殼担任志工,於是和學員互動的機會愈來愈多,對他們的了解也比較務實和真切。 這些父母手中的珍珠兒們,不論在職場或私下的表... 詳細內容
1,307
1篇

全然的接納,讓孩子不再孤單

彭心筠
「快!快遲到了!」小茹媽帶著小茹每天早上趕到小貝殼,小茹臉上帶著幸福洋溢的笑,和媽媽說再見後,開始小茹的一天。 小茹今年23歲,出生時被醫生診斷為狄蘭氏症候群,發育比其他孩子慢,一直到五歲才學會走路。小茹從小調皮好動,精力充沛且鬼靈精怪,發育有些遲緩,也有智能不足的狀況。小茹還有兩個妹妹一個... 詳細內容
1,794
4篇

讓我們一起學習卸下重擔

彭心筠
蔡媽今年59歲,有三個兒子,小益是老大,今年33歲。小益是重度多重障礙的孩子,在小貝殼工作超過十年,蔡媽說小益是難產導致腦傷,從小發展就比別人慢,有語言障礙、自閉症及智能障礙,為了訓練他,從小益國小開始,蔡媽每星期由屏東搭火車至台北進行特教諮詢,早上6點出門,晚上7點才回到屏東。 蔡媽在小益... 詳細內容
1,420
0篇

內洞參與式無障礙棧道工作假期

林芸姿
2011年3月18-19日,初春時節天氣微涼,在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美麗的瀑布區前,一群身著紅色T恤、工作手套、頭頂安全帽的志工,專注蹲坐在平台上分組協力一步步將木棧板釘製上去,用雙手完成了全台首座由志工參與鋪設的無障礙棧道平台,讓始終與瀑布無緣的行動不便朋友終於可以一親芳澤!而這群參與了別具意義... 詳細內容
1,731
0篇

瀑布下的悸動

游鯉綺
第一次在牽手無礙的會議中聽到內洞,覺得真有趣,就在烏來竟然有這麼一個地方,有瀑布有森林。來到內洞,對於那個瀑布就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原來,內洞森林遊樂區就是以前的娃娃谷,大學的時候來過,當時的娃娃谷我們幾個人搭了帳篷露營,晚上還生了營火泡茶聽水聲,原來,真的相識過。只是時過境遷,後來由林務局... 詳細內容
1,386
0篇

一個志工的悸動

詹秀蘭
2011年3月18與19日,內洞森林裡,瀑布前,一行志工忘情地渡過由「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與「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等承辦的「無障礙工作假期」。在綠意白天中,志工們參與無障礙的知識研習、體驗、步道平台工程和周邊步道修築等工作。晚間,下午以來蒞臨無障礙步道平台開幕活動的身障朋友給予志工機會,推著他們在... 詳細內容
1,716
0篇

內洞漫遊最幸福

許麗娟
娃娃谷道難舉步 飛瀑夢迴千百度 林務無礙棧道鋪 內洞漫遊最幸福 "駐足在充滿芬多精的瀑布下,享受心靈片刻寧靜的氛圍"這是一般人在旅行時享受人生美好時光的一件平常事,但對我們這群行動不便只能禁錮在熟悉環境的肢障人士而言這是件多麼奢侈的的夢想! 年少時秉著對娃娃谷的浪漫... 詳細內容
1,545
0篇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