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障礙,你不是女兒生命的全部!

劉淑慧
劉淑慧、王聖儒家長見證與分享 財力、智力,走最好的路 我和先生都是醫學院畢業,先生畢業後進入醫學中心當醫師,而我繼續念研究所,我們身邊的朋友圈幾乎都是醫生、博士或是教授,我們常常和其他醫師朋友一樣討論著未來的家庭與對孩子的計畫,像是孩子要念哪一種學校,學甚麼才藝,甚至未來到哪一國家深造... 詳細內容
1,130
0篇

家人情,天使心

蔡源富
我從小出生就是小兒麻痺的患者,母親在我上國小時往生,由父親拉拔我們四個兄弟姐妹長大,之後大家各自外出工作,唯獨我因行動不便,與爸爸一起做農,也做一些小工幫助家用,生活上彼此照顧。 但好景不常,在台北工作的小弟因為騎機車出車禍,但肇事者郤跑了,到現在連兇手都沒找著,醫生說小弟車禍後有傷到部... 詳細內容
730
0篇

看見不向命運妥協的勇氣

黃承禹
上大學前,曾經去老人之家當志工,表演活動、陪老人家聊天,或是幫忙推輪椅帶他們出去曬太陽…,上了大學之後,多次想參與偏鄉原住民小朋友之類的志工服務,但礙於課業的繁重,始終未付諸實行,而學校人生哲學課程的假日一日志工,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不錯的經驗。 這次的服務學習恰值聖誕節前,... 詳細內容
669
0篇

孩子,勇敢展翅飛翔

小竹媽媽
  「有一天,假如我們不在了,我的傻妞流落街頭怎麼辦?」這是小竹媽媽一直以來心頭的痛。 現在小竹在新家展開新生活,媽媽對寶貝孩子的祝福,希望她更獨立、快樂,勇敢展翅飛翔~ 編輯部   小竹小時候好善良、好可愛,可是體弱多病像個... 詳細內容
689
0篇

守護台灣50載的羅文思神父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編輯部
為了幫助孤貧的無依長者有一個遮風蔽雨的新家,最近聖方濟安老院的神師羅文思神父成為募款的代言人,不斷懇請大家以行動支持安老院重建,一口道地宜蘭腔的台語令許多人驚嘆不已。荷蘭籍的羅神父說,「現在連暝夢嘛是講台語啦!」 但回想1963年來台傳教,為了與居民的溝通,到新竹學習台語的過程,他皺起眉... 詳細內容
1,108
0篇

來自聖安娜之家的生命體悟

陳秀蘭
在聖安娜之家33個年頭的歲月,從年輕時的長髮烏黑飄逸,到如今逐漸步入髮蒼蒼、視茫茫的中年媽咪,在這漫長生命歷程中,感謝所有曾經協助、豐富我生命的每一個人,尤其是大半輩子生活在一起的聖安娜之家孩子們, 因為有你們,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判斷有意義的生命價值; 因為有你們,讓我有機會學... 詳細內容
822
0篇

賺很大的工作坊

陳英欗
一直以來,老實說是十幾年來,自己一直都在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這個領域服務,每天做的事情大概就是直接服務、寫不完的記錄、統計報表及準備評鑑等。年初因緣際會報名了開拓文教基金會的2015影像製作工作坊暨母親節網路聯合活動,心想,確實自己的組織也遇到瓶頸,也許這能指引一點點光。 第一堂王建雄老師... 詳細內容
845
0篇

善用影像與社會大眾溝通

Debra
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培訓身障服務團體「影像製作工作坊」,今年邁入第三屆,工作坊的課程自3/17開始,4/15結束,期間共進行了3堂課。今年有18個身障服務團體參與工作坊及母親節「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聯合活動,18支影像作品,在母親節期間,透過參與團體的臉書書粉絲專頁轉貼,跟大家分享這一個多... 詳細內容
785
0篇

攜手傳愛 用愛成就生命的美好

管秋惠
2013年7月,以新人之姿投入社福基金會負責公共事務,自我學習的第一步,是上網參考相關公益社團的行銷策略,不經意在網站上搜尋到開拓文教基金會結合國內十七個身障團體,在「國際身障者日」聯合舉辦的「不完美才完美」活動,不同身障朋友的親身故事,藉由網路集體推廣的力量,喚醒民眾對於身障者的重視。同時... 詳細內容
695
0篇

用耐性與時間堆疊影片

陳允兒
就個人興趣而言,我是很喜歡拍片或攝影,在校時也修過相關的課,不過多數時候負責文稿部分較多。出社會後工作繁忙,在工作的分配上,也往往由其他同仁或廠商等專業人士負責拍片或攝影,久而久之,自己也就越發遠離了。 此次因開拓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及院內同仁的成全,讓我有機會重拾攝影,只是從生疏到熟悉的... 詳細內容
767
0篇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