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歲月的三十年,「科技大躍進的三十年」

21 歲就患上俗稱漸涷人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 的霍金,1985 年再度慘遭不幸,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在這之後,為了讓大師能夠再開金口,整個科技界都是蠻拼的。 從 1997 年起,Intel 就開始協助改善霍金所使用的電腦系統,讓他能夠維持與外界溝通。從最剛開始的開關輸入法到輔助情境感知工具包,霍金歷經了各種科技的改良,讓我們來看看,在他歲月的三十年來,科技到底有多進步,而他又經歷過了什麼。 全文連結:【愛的萬物論】霍金:我的期望值為零,但科技讓我的宇宙永不止步


全文連結:【愛的萬物論】霍金:我的期望值為零,但科技讓我的宇宙永不止步

分類:

反思

科技始於人性,正是最佳的寫照。或許因為面對的是這一位物理學上鼎鼎有名的霍金,才促使著頂尖的團隊費盡心思去探索未知的科技端。如果,當初不是因為他的重要性,當今這世上,不管是對於漸凍人的溝通上或是四肢殘疾者對於資訊傳遞的迫切上,也許會被人注意到,但絕不是如今科技足以滿足溝通上的需求。
  把時間撥回第二次世界代戰,美蘇的冷戰期間正也是人類史上科技大躍進的時期,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促使當今不僅生活育樂,人際關係的建立,甚至到購物,動一動手指頭一鍵就能搞定。這可能對於十幾二十年前的人們來說,不會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根本無從想過吧!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科技究竟是全然皆好,亦或是潛藏著或多或少的危機我想仍是值得商榷的。一股腦兒的依賴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對於人們對於日常生活上的社交和溝通上,正是最直接的衝擊。所以,在使用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不時地去反思仍是必要的。

實在佩服被剝奪聲音卻不放棄的精神,並以另一種態度去看待自己

實在佩服被剝奪聲音卻不放棄的精神,並以另一種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遭遇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