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病人拔管 符合倫理
上周門診近尾聲時,有位中年婦人請教我有關她爸爸拔管的事。她爸爸九十三歲,長期有多重健康問題,也有慢性肺部疾病。三周前因肺部嚴重感染,到某一區域醫院緊急住院,某晚爸爸突然心臟停止,醫療團隊立即展開心肺復甦術,當然也使用了氣管內插管。在加護病房確實維持生命跡象一段時間,但意識仍昏迷至今。
之後一段時日,主治醫師就說要跟爸爸做氣切,以放置呼吸管路,再轉送呼吸照護中心照顧。婦人說:她爸爸之前就一再的表示不要插管。老媽媽也了解爸爸的病情會繼續惡化,目前已身心交瘁。兒女們經過幾次討論後,決定不要氣切,並希望尊重爸爸意願能夠拔管。主治醫師卻說:「如果氣切插管,他的生命應該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因此拒絕認定他是末期病人。(全文)
103-1中原大學弱勢關懷 應華二乙蘇瑋姍10257227
我認同。
從我很小的時候,媽媽不時就會提起:如果哪一天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醫生問要不要做最後的掙扎,你要說放棄。當時的我表面上跟媽媽說:別胡說,妳會健康的,然而心裡告訴自己,即便如此,我也要為你做最後的掙扎。然而長大後,懂事了些,看著身旁的親人生、老、病、死,心中的想法也逐漸改變,既然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幾個階段,何不讓自己死的有尊嚴。插管、氣切等等,救回的生命僅是個躺在病床上的軀體,其實有時候,放手才會快樂,無謂的治療只會讓自己深愛的親人飽受更大更痛苦的折磨。
同意
我想兒女應該最了解父親的想法
也清楚什麼方式是讓他走的最有尊嚴
與其相互都受到折磨
不如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說再見
中原大學弱勢關懷課程
我也同意兒女的想法,與其讓阿公承受痛苦,不如讓他早點脫離痛苦,對生命抱有希望,才算是真正的活著
中原大學 弱勢關懷
我也有過一個阿公...
有事面臨著個問題
當時家裡 都很捨不得..
可是每天看到阿公 都很痛苦..
或許死亡是對他最好的解脫..
所以我同意
中原大學 弱勢關懷
我也有過一個阿公...
有事面臨著個問題
當時家裡 都很捨不得..
可是每天看到阿公 都很痛苦..
或許死亡是對他最好的解脫..
所以我同意
中原大學弱勢關懷課程
這很諷刺,醫療體系不願意拔管的原因,我想也是來自家屬。
許多不合理的壓力,讓人只能選擇盲目的保護自己,
不指家屬是人,病床上的是人,醫師也是人,
我想這個問題是整個體系都應該檢討的。
認同
就在去年我也和家屬的心情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對象(爺爺)
所以我也同意家屬的作法
插管雖然可以短暫維持他的生命
但他卻要受到我們感受不到的痛苦
並不是活著才是對他最好的選擇
就在去年我也和家屬的心情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對象(爺爺) 所
就在去年我也和家屬的心情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對象(爺爺)
所以我也同意家屬的作法
插管雖然可以短暫維持他的生命
但他卻要受到我們感受不到的痛苦
並不是活著才是對他最好的選擇
同意
我覺得如果說家人看著老先生痛苦的活著
心理一定也會很難過
所以我同意病人拔管
相信這位老先生知道他兒女有這份情
一定也會感到欣慰
中原大學弱勢關懷課程
生老病死,是萬物都將經過的一個循環
唯獨人類,利用智慧去延長這段短短的生命
活得越久,所要經歷過的痛苦就越多
當身邊所愛的事物都消逝時,活著又有甚麼意義呢
與其讓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 不如讓他早點離開痛苦 所以我也同
與其讓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
不如讓他早點離開痛苦
所以我也同意他兒女的想法
這個倫理問題真的十分令人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