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顏和醫師

一、脊髓與脊髓損傷

  脊髓由延腦沿伸到上腰部,位居脊柱所形成的管腔中。脊髓約每隔半公分,自左右兩側各分出一條脊髓神經到全身。脊髓的功能在於溝通腦部與周圍神經,也就是說,它可傳達腦部的訊息到四肢或內臟,也可傳達四肢或內臟的感覺到腦部。脊髓一旦損傷就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包括:運動感覺機能障礙、排尿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皮膚併發病、自主神經機能異常等。

造成脊髓損傷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一為外傷性,另一為非外傷性,兩者約為四比一。在台灣地區,造成外傷性脊髓損傷的原因,以車禍居多,幾乎佔一半的病例,其次為高處跌落、被重物壓傷、運動傷害及刀傷等。至於非外傷性原因,則以腫瘤、發炎、血管畸型居多。脊髓損傷以20歲至29歲之年齡層的發生率最高。以性別而言,男女之比約為五比一。

二、脊髓損傷患者的醫療復健工作

  在事故現場,急救人員應密切注意脊髓損傷發生的可能性,經由正確的搬運姿勢及各種輔助器固定傷者的頭頸身體,避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並應立即送至脊髓損傷中心或有經驗之醫學中心救治。

  先透過各種理學、神經學及影像學檢查,以瞭解脊髓損傷嚴重程度,並應注意是否有相關傷害。為使脫位脊椎復位或保持脊椎之穩定度,可施行手術處理。至於復健工作,以儘早運動為原則,另有傾斜床活動、輪椅訓練、日常生活訓練、步行訓練等,期使病人能獨立自主生活。另需預防併發症發生,如:泌尿道感染、褥瘡、關節攣縮、呼吸道感染、深部靜脈栓塞等。

三、脊髓損傷患者如何面對身體調適與心理重建

  脊髓損傷患者多為青壯年之男性,正是社會中具生產力之一群,且常為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當其突遭意外造成癱瘓,身體諸多功能受損,日常生活處處依賴他人,事業或學業因而中斷,另外得面對家庭婚姻問題,其心理衝擊不可謂不大,壓力與衝突悄然而生。

  在急性住院期間,經由醫療與復健工作,學習新的自我照顧技巧,養成日常生活獨立能力,進而調整工作技能以面對新環境。在患者度過危險期後,心理治療便可介入照顧,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患者心理反應可能出現震驚、否認、哀傷、沮喪、接受等階段,其時間長短因人而異,而病人的適應與否,病人本身、家人、醫療人員、社會大眾、政府都扮演著相當的角色。據臨床觀察,「老病友」的過來人經驗對新患者的幫助最大,透過「老病友」主動到病床邊與新患者溝通,講述個人痛苦、掙扎、衝突、調適的心路歷程,往往比其他人員所能提供的幫助來得更多更大。

四、脊髓損傷患者生活調適問題

  脊髓損傷病友突遭巨變,難免有一段低潮時期,但不能永遠如此。學習接納自己,重新調整腳步再出發,再度扛起肩頭責任向前行。去調整家庭中的角色,去完成中斷的學業,去學習新的就業技能,去開展事業上的第二春。其實很多人都這樣走過來的,或者經營事業,或者專業作畫,或者開店營生,或者投入協會,都有可觀的成績。最怕的是,自怨自艾,心火已死,只是躲在家裏,也不好好照顧自己身體,連最基本的一年至少一次體檢也不做,發生褥瘡或感染也不去理它,只想把身體「弄得更壞」,「早一點走」,這些都是不健康的想法。

  損傷並不是失去一切,只要重拾信心,肯定自我,結交朋友,走入人群,面對婚姻,組織家庭,都不是難成的事。男性病友雖有勃起射精方面的困擾,但有解決之道,而生子也是可能的,人生幸福並不會少於常人。

五、一般人對脊髓損傷的錯誤觀念

  一般人常把殘障者當作殘廢者,其實殘障者仍然可以是生產者,他們「殘而不廢」,肢體活動上的不方便,並不妨礙其奮鬥進取的心志。由於社會、環境等所構成的障礙,才是造成他們無法與常人一樣就學、就業的主因。殘障者所需的是尊重而非同情,所盼的是公平而非施捨。

  脊髓損傷造成肢體癱瘓的事實,常在受傷的那一瞬間就決定了,時日一久,恢復的可能性就不大,超過一年,很多就定型了。然而許多病友或其家人,常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花了許多的時間、力氣及金錢,去尋找名醫、偏方或器材,這些往往是徒勞無功的。與其如此,不如好好學習自我照顧,藉著輔具器材熟練獨立生活的技巧,不必事事依賴他人,進一步投入就業生產的行列。一般而言,第七頸髓以下損傷的病友是可以完全獨立生活的。

六、醫師對脊髓損傷患者的衷心建議

  脊髓損傷是一種嚴重殘障,對病人本身,其家庭,甚至社會都造成很大的損失,無論在醫療或復健方面,面對的問題及困難特別多,需要各科醫師及醫療人員之同心協力,以及家庭、社會與政府之配合,才能有滿意的成果。

  脊髓損傷病友,應該走出陰暗的角落,迎向燦爛的陽光。如果經過醫療復健之後,回到家裏只是躺在床上,整天以看電視打電玩消磨時間,則住院中所有的學習都白費了。病友傷的只是肢體,頭腦仍然靈活清楚,個人應發揮仍存的潛能,做一個有用的人,以重返社會為最終目標,去開創自己的天地。看看多少高位頸髓損傷四肢癱瘓的病人,活得那麼積極有意義,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肢體雖然殘障,但心理永不殘障,坐在輪椅上似乎矮一截,但仍可以做一個行動上的巨人。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