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bra

7月上旬,我有機會造訪越南會安古城,出發前沒有準備太多資料,訂好民宿帶著手機跟小平板就出發,因為網路發達,我也沒有要急行軍旅遊,哪裏好吃好玩到當地再查都來得及。

Reaching Out Cafe的越式咖啡

我很習慣用tripadvisor查詢旅行城市的資料,尤其是看旅館的評價好壞決定我的住宿,它也有各旅人對特定城市美食、景點的評語,旅人們也會上傳相關照片,這樣的資訊非常容易協助初到的旅人做活動或飲食上的篩選。

也就是在這個平台上,我發現會安的景點跟餐廳,被最多旅人推薦、最值得造訪的地方是一個叫Reaching Out的工作坊及咖啡館,閱讀平台上的資料了解到這是由會安當地殘障人士所組成 、經營的社會企業後,當然就要找時間去造訪一下。

我先到工作坊參觀,工作坊入門後是展售各身障藝術家作品的空間,再往裏走去便是藝術家們一起工作的空間。我從牆上的說明了解到這個工作坊以設計、製作與越南文化或傳統有關的藝術品,會安滿街的金髮遊客,造訪會安為的就是越南的異國風情,設計與文化相關的商品市場也相較穩定,而基於公平交易原則的設計,也讓身障藝術家可以完全從工作中獲得足以在社會上穩定生活的收入。

看完了精美細緻的商品外,我往裏走去參觀藝術家們工作的情景。每位藝術家都非常專注於工作桌前的工作,有人燒玻璃有人敲打金屬製品有人做織品,男女皆有,臨走前我閱讀了門口上藝術家在此工作的心情故事及照片,字裏行間看得出來每個人都在這裏找到自己的價值,不再只能待家裏或在故鄉放牛。

離開工作坊後我就到他們的咖啡館坐坐,無論工作坊或咖啡館都是座落在會安老城區裏,城區裏的建築都是傳統建築,經過佈置的空間非常舒服漂亮。出發前已經知道這個咖啡館的服務員為聽障人士,也從tripadvisor上看到各種溝通工具,因此點飲料的過程相當順利,能賴在一個舒服的開放空間喝啡咖看路人真的是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點了冰咖啡卻送來熱咖啡,啊,是我劃錯格了嗎?

Reaching Out工作坊商品上的說明

離開咖啡館後我邊騎腳踏車邊想,同樣是咖啡館,如果我知道了Reaching Out的故事,我就會選擇來這裏消費,我相信是這個原因讓它成為tripadvisor最被推薦的餐館,因為它的餐點選擇性很少,除了茶跟咖啡外,只有不好吃的餅乾,網民在評份時通常是不饒人的,但大家會推薦、願意造訪的主因,應該來自於它的自給自足的理念,大家都想透過消費來盡一份心力。

這件事也讓我想起現今行動裝置發達,國內各團體開始對App開發有興趣,但Reaching Out這個例子顯示,在觀光發達的會安,許多旅人是透過既有的平台tripadvisor認識了它們,並不是透過Reaching Out的網站或他們自己開發的App認識,我不禁思考國內身障團體所提供的銷售性服務的行銷,是否有機會複製這樣的模式?

國內臉書、Line使用人口眾多,大家對美食、旅遊也相當熱衷,拍照上傳已成為吃飯玩耍前第一個動作,如果這些美食或景點的APP上可以有多一個選項是無障礙或環境友善的標誌,那一般大眾在上傳資料就可以順手幫忙建立資料庫了。

Reaching Out Cafe裏聽障員工與顧客溝通用的小工具我也相信國人或外來遊客如果有機會認識國內身障團體的各種創新的銷售服務方案,時間允許的話一定會造訪消費或參加,當然愛心不可能成為長久消費的動力,商品品質要達一定水準才有機會被網友推薦,同樣要吃飯喝咖啡,我也不想為了做公益而委屈自已去吃一間不怎麼樣的餐館吧。

在人手一台行動裝置的台灣,身障服務團體不妨開始關注、尋找許多人使用的APP談合作或提供修改建議,以APP開啟另一個行銷通路,為行動裝置使用者提供新服務,想必會是目前台灣NPO資訊科技運用的新方向。

相關連結

分類: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