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中途之家
文/小面族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年因各種意外傷害而導致脊髓受傷的案例,約有1,200人之多,脊髓一旦受到傷害就難有痊癒的機會,並會產生四肢癱瘓或下半身癱瘓的後果,90%以上的患者需終生使用輪椅。傷者又以20~40歲的青壯年居多,受傷以後除了無法恢復原有身體的健康,在經濟生產力上亦受影響。根據統計,脊髓損傷者如果無法獲得良好的重建而回歸社會,終其一生平均所耗費的社會成本高達2千~2千5百萬元。
「高雄市脊髓損傷成功之家」是台灣第二個脊髓損傷者中途之家,更是南台灣唯一的一個,於2004年2月成立,希望能達到社政、勞政、衛政三政一體的服務模式。成功之家隨即開辦頭一次的訓練課程,為期4個月,共有10名學員;第二期則有8人,第三期即將於2004年10月初開訓,招收人數為12人。學員的年齡從23歲到50多歲都有,受傷的成因以車禍、職業傷害居多,自殺未遂致殘的有2、3位,其中1人為女性。
其實,需要接受再出發訓練的脊髓損傷者應該很多,但有些朋友住得較為偏遠,無法前來上課;或者住家環境仍有障礙,想出門卻無可奈何。受過完整的生活自理、體能以及職業訓練之後,學員多能重拾信心,再回職場的膽識與能力也增添不少。舉第二期學員為例,8人中已有3人確定就業,分別在國稅局、彩券行或公司任職。成功之家主任詹一隆坦承,胸椎損傷學員確實比頸椎損傷者來得容易就業,因為他們的手部功能較佳。
成功之家僅有4位工作人員,包含主任、社工員、生活服務員(為脊髓損傷學長)以及行政人員各1名,可謂人簡事繁。目前,他們最大的困境是經費不足,政府僅補助1/3,大部分都得自籌。值得欣慰的事,詹主任引進的手工香皂,每個月可以帶來一筆數萬元的收入。接著,他們也推出滷味、巧克力等等,而且成功購物網站都已架設完成,希望藉由商品的推銷,獲得社會大眾對脊髓損傷朋友的肯定。
本期(55期)DIN電子報感謝「高雄市脊髓損傷者協會」與「高雄市脊髓損傷成功之家」的熱情協助。期盼所有的脊髓損傷朋友都能重新走入人群,回歸社區,並能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