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接近,夢想實現
文/黃纖絢
就業是每個成人都要面對的課題。根據調查顯示,身心障礙者失業率比一般人高出三倍,近五成五的企業沒有僱用身心障礙人士,其中企業僱用視障者的比例更是不到1%。連年來的低迷景氣更為就業市場蒙上一層寒霜。視障朋友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應該如何為自己做好規劃呢?我們特別採訪目前在「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簡稱「北視家協」)擔任社工師一職的藍介洲與大家分享他的職涯歷程。
現年30歲的藍介洲,在15歲那年發現罹患嚴重的「視網膜剝離」,因手術失敗而造成雙目失明。這個意外帶給介洲全然不同的人生。然而他的父母親不願他因視力而受限,積極推著介洲往前跨步。視覺障礙並未阻礙他向上的決心,獨立、自我要求高的他,工作非常認真嚴謹,目前在北視家協擔任社工組組長,專職負責視障生家庭服務。
生涯方向盤
◎可以談一談你在大學選擇科系的想法嗎?
記得1993年我從啟明學校畢業時,大學開放的科系有限,我的第一志願是清大經濟、第二是中央企管、第三是中興法律、第四是中興社工、第五個是淡江歷史。會先選商科是單純的想商科比較容易有賺錢的機會、出路也比較廣;會選擇法律也是覺得法律聽起來比較有出息、也是熱門科系。社工,那時候只是一個興趣,我對社工及心理方面都蠻有興趣,但是那時並沒有開放視障生就讀心理相關科系,所以我就填了社工系。
◎畢業後,在繼續升學及就業之間你如何決擇?
我選擇先就業,因為社工還是比較實務取向。在大三時剛好遇到政府舉辦身心障礙特考,第一次開放給全盲生報考,我考上了。雖然我對當公務人員沒有很大的興趣,但是我爸媽覺得這份工作有保障,為了給爸媽交待,所以一畢業我就去考試院工作,做電腦中打、會議記錄等工作,不過我抱定主意只做一年。工作一年後,剛好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缺就業服務人員,工作和社工比較有關聯,於是就去那裡工作。
積極規劃,水到渠成
◎到勞工局工作是也因為身心障礙特考的關係嗎?
沒有,我在1998年的時候參加社工師考試,我想可能是跟社工師證照的考取有關。在勞工局大概做了二年多,一開始是負責民間單位申請身心障礙就業基金專戶的審核。後來「台北市啟明服務中心」成立,就過去那邊辦理一些就業方面的演講活動與方案規劃。
◎後來為什麼選擇離開勞工局的工作?
可能是我對公務體系適應不良吧,因為覺得花太多心血在行政業務上面,跟自己的想法又不太一樣,沒有太多成就感。公務體系的階層關係很明顯,很層級化的過程當中,如果主管的想法跟你不一樣的時候,只能是下面對上面做妥協,所以會有些痛苦吧!我比較想花多點時間在社工或是服務方面,所以在2000年2月底就離開。
◎那時父母聽到又要離開另一個公家單位有沒有什麼反應?
他們的想法跟一般家長相同,覺得公務人員很好啊,有保障又很穩定;又想自己的小孩是視障、全盲的小孩,好不容易有這麼穩定的工作為什麼不待?這機會很難得啊……。他們不斷告訴我這些,但我有我的想法,最後他們就被迫接受事實。
◎離開勞工局後你就到台大就讀研究所,在這期間有沒有從事其他工作?
念研究所二年級時,「中華視障福利協會」在做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他們要找一個兼職的督導,他們問我的意願,剛好可以跟我的實務可以接上,而研究所上課的時間不多,時間上也可以配合,就接下這份工作。
◎可以談一談你目前的工作,及你當初找這份工作的經過?
研究所快畢業時,我女朋友曾幫我留意一些工作機會,上網看到北視家協有社工的職缺,她問我要不要寄履歷表試試?而視障方面的工作跟我有相關面,自己也比較熟悉,就寄履歷表過去。
不是不能,只是有沒有「機會」
◎就你的經驗而言,視障者在一般就業時會面臨那些狀況或問題?
我覺得是「機會」問題。很多視障者比較欠缺的是有沒有獲得「一個機會」。或許視障單位對視障者比較了解,比較可能開放工作機會;但在非視障機構,給全盲者的機會就很少。記得我在研究所快畢業時,除了投北視家協這邊的履歷外,也嘗試其他單位,但都石沈大海。所以我會覺得是有沒有「機會」的問題!
此外,不管是身心障礙特考或是目前的公務人員高普考,雖然很多政府機關宣導要大家接納身心障礙者或全盲的朋友,但在整體工作機會上,大家其實是蠻排斥的。很多例子讓我有一種感觸:其實許多視障者他是有能力的,只是「缺少機會」而已,這是未來我們要持續去倡導的。過去因為沒有電腦輔助,視障者在工作表現上可能比較弱;然而目前藉由電腦科技的輔助,視障者可以做許多過去做不到的事,但一般人對視障者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印象。
◎我發現你從學校的選擇到職業設定,並不會因為視覺的障礙而限制你的選擇和發展,跳脫了視障者就業只能從事按摩的刻板印象,能不能談談這部分?
我覺得各個行業裡面都有專精,如果把按摩做得很專精,那也是個很不錯的職業。只是我們比較無法理解的是,很多視障者都是「被迫」去做按摩,因為他們有很多機會是受限的,沒有太多的機會去選擇,只好被迫去做按摩。
科技輔具跨越障礙
◎你一進入職場,就有輔助設備提供嗎?
那時候沒有,我是把自己的金點(觸摸轉換器,為盲用電腦輔具)背過去,隔年公司才有購買輔具的預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段期間盲用電腦的發展有很大的變革,從Dos發展到Windows系統。因為我的工作要做會議記錄,而大多電腦都是windows,所以電腦輔具的變革對我工作方法上有很大的提升。
做好調適,主動學習
◎如果視障朋友要進入一般性職場就業的話,就你個人經驗或觀察,能否提供一些建議?
我想是「科技輔助」方面,盲用電腦或相關輔具要夠熟,透過盲用電腦的輔助提升我們的工作產能。視障者看不見是個事實,本身在工作的表現上會比較弱,為了彌補這個缺憾,需要透過輔具的提升。但工具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還要透過人的協助,例如:視協員或利用私人網絡等。此外,對於要進入一般就業職場的視障朋友可能要有心理建設,比如說,我們投履歷表過去,人家不一定會用我們,也不用因為對方不給我們面試機會,我們就因此而灰心受挫。
◎對於家長在鼓勵孩子做職業選擇的時候,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嗎?
最主要是學業的養成。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很重要的是要選擇他有興趣的、未來有發展性的。當然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專精,不一定熱門科系就是好的。即使選擇熱門科系但若沒辦法專精,那出去外面就比較難競爭;同樣的道理,如果是冷門的科系但能很專精,也能闖出一片天。
◎看起來視障者在面對未來就業環境是比一般人還要困難的,那麼他在能力的培養上,是不是要做更多的準備?
沒有錯,除了剛提到的電腦相關技能以外,社會方面知識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在我們工作環境裡面有很多機會跟人互動,視障者本身對訊息的取得比較困難、比較慢,對別人談的話題有時會格格不入,有時也比較不容易插話。平時對周遭的事物保持一些興趣,不管是不是需要用到視覺的訊息,例如最近在演什麼電影啦等。或許對視障者來講,電影好像跟我們沒什麼太大關係,但我們若要跟一般人互動,就要必須用一般人的方式跟他們相處。家長不要因為有些訊息是比較屬於視覺性的,就不提供給視障子女,反而要鼓勵他們多去探索不同的訊息,用更多元的方式去了解這個社會,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採訪後記:「介洲」的名字在我還在求學時就常聽到,他不僅是第一屆社工師高考榜首榜首,也是第36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更是2004年的準新郎官!出色的他是位謙謙君子,認為今日的成績來自很多人不吝給予機會,其實從他的言談中發現,今天的成就來自於他點點滴滴的努力!
(作者為「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社工員,本文轉載自2004年5月該會會訊春季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