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聽障孩子溝通
文/小面族
聽障朋友由於語言溝通不易,常常會被他人誤解。要怎麼和聽障朋友相處,「台北市聽障者聲暉協會」的傅鳳雲媽媽,慷慨提供兩篇壓箱文章給大家參考:⟨給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如何與聽障孩子溝通⟩、⟨談聽障孩子在就業上的認知⟩。本網站的聽障朋友也不少,看完別忘了給我們一些回應喔!
媒體對身心障礙者的負面報導、污名化,對聽障、智能障礙、精神障礙者為害最甚。在智障者家長總會的奔走下,蘋果日報於2003年10月14日第四版刊載⟨澄清亂倫案-蘋果日報向智障團體致歉⟩的新聞報導,對於從8月24日因烏龍報導引起的新聞效應表示歉意。智總副秘書長孫一信發表了⟨蘋果不實、害慘智障;還我公道、記取教訓⟩新聞稿,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監督媒體的不實報導。
× × × × × ×
2003年10月3日,這是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與台北市基督教美門協會合辦、全台首創的「身心障礙者減重班」開課的第一天。下雨天的秋涼夜晚,30位輪椅族與鐵鞋族學員遠從台北縣市各角落趕到南港的伊甸教會,在減重醫療團隊的協助下,矢志「甩掉脂肪,轉出健康」,希望在每週二次的三個月課程中甩掉10%的體重。從座式體重機所呈現的數字看來,學員的「噸位」確實「不稱不驚」,男士多在七、八十公斤以上,女士也不惶多讓,六十公斤以上比比皆是。
根據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劉燦宏醫師的說法,輪椅族因疾病本身及活動不足,發生肥胖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其中又以下肢肢體障礙為最嚴重,除了會發生一般肥胖的併發症外,他們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脊柱側彎、關節疼痛變形、肌力減退及肺功能下降等問題,可謂「雪上加霜」、「雙重障礙」,而身心障礙人士在生活上往往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例行公事,像是上廁所、上下樓梯、上下車等,若是體重過重,在尋求旁人協助時就會顯著困難,而且過重的身心障礙人士自行推動輪椅時,在上坡路段會顯的更為吃力,造成輪椅族的日常生活機能降低,同時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的負擔。
本期(44期)DIN電子報感謝台北市基督教美門協會與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的熱情協助。當新竹的朋友也想遠赴台北報名該減重班時,可以想見全台各地輪椅族的殷切心聲。未來萬芳醫院有意出版「身心障礙者減重運動」VCD,期待在各地區的醫院或身心障礙團體的協助下,更多的輪椅族可以就近習得正確的減重方法,擁抱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