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四月,柏油路上隨處可見掉落的木棉花。

  木棉樹,傷疤般的樹皮、空枝上僅開花而無葉,那壯烈不群的姿態,為它贏得了「英雄樹」的美名,正用以象徵因工而殤(傷)的勞動者。然而,彷彿也就暗示了基層工人們的酸楚,便利的都市運輸系統、簇新的高樓、條條柏油大路上,總有朵朵被斲傷的生命。

  四月,木棉花開灼紅如血,這本攝影集裡只見黑色與白色。透過何經泰低調凝鍊的攝影作品,「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真實懇切的紀錄,以反省之心,肅穆斂容,譜出一首影像安魂曲。

  繼七年前的工傷攝影之後,「追悼工殤者,保護勞動者」仍是何經泰與工傷協會再次合作的主要訴求;因為,讓工殤者被看見的方式只有一種,唯有記得追悼、不忘保護的大眾,才有明辨的眼睛,去顯影木棉的顏色。

  本書收錄了1996年及2003年的工殤攝影作品,包括40幅傷者及亡者家屬的珍貴影像與故事以及4幅「工殤畫會」成員的圖畫。

(本文選自《木棉的顏色——工殤顯影》一書。感謝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慨允轉載。)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