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力上網不是夢——改善嚴重肢障者電腦輔具介面增進其就業能力方案執行成果介紹

文/李天佑

1. 方案目的
  目前一般人在應徵工作時,常被要求具有基本電腦操作與應用能力,職場上大部分的工作也都需要使用電腦。但因國內眾多身心障礙者有基本功能的缺陷(例如:手部嚴重萎縮、弱視、全盲等),經常無法操作電腦,或輸入速度過慢、錯誤率過高,導致他們在謀職就業上受到挫折或工作效率低落。因此,如何針對身心障礙者的個別需求,進行電腦操作完整的評估,設計個別化的輔具,並提供相關服務訓練,以增進他們的謀職就業能力或工作效率,成為今日亟待解決的課題。

  中華民國輔助科技促進職業重建協會,在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經費補助下成立的適性電腦科技(adaptive computer technology)服務團隊(編按:即台灣師大電腦輔具團隊),就積極的介入提供台北市/縣肢體障礙者代替性(alternative)、補償性(compensatative)或擴大性(augmentative)基本能力的解決方案。本文係為改善肢障者工作介面並增進就業能力方案執行的成果報告。

  本方案主要目的包括有:

a. 協助電腦操作有困難的肢障者以替代性、補償性或擴大性方案解決問題。
b. 開發肢障者電腦輔具評估工具。
c. 研發肢障者個別化的電腦輔具。
d. 為操作電腦有困難的學員擬定個別化訓練計畫(ITP)。
e. 提供電腦操作與輔具相關訓練,增強身心障礙者謀職競爭力或就業工作效率。

2. 個案與團隊成員
2.1 個案

  本方案透過媒體、網路與發函各身心障礙團體或機構等多元管道推出後,陸續接受報名,總共有三十二位肢體障礙者申請服務。經初步篩選後,選擇其中障礙程度較嚴重的十六位接受進一步的評估。之後再選出十位需要個別化量身訂做輔具者接受本方案全程的服務。他們的共同問題是無法操作電腦、操作速度過慢或錯誤率過高,唯認知能力皆在正常範圍。

2.2團隊成員

  本電腦輔具服務團隊是由各專業人員組成,包括職能治療師、職業重建師、資訊工程師、特殊教育老師、資訊教育老師、電腦輔具工程師、職業訓練師等。團隊成員主要由臺灣師大的教授與研究生所組成,另結合長庚大學、嘉義大學、中國技術學院的師生而成。

3. 方案執行
  本方案自民國九十年一月至十二月間執行。這一年來一共完成三項主要工作,包括上肢不利者電腦輔具評估工具的研發,個案的電腦輔具需求評估、個別化訓練計畫與成效評估,以及電腦輔具的研發。

3.1上肢不利者電腦輔具評估工具研發

  這個評估量表包括六個部分:個案基本資料、操作電腦姿勢的評量、鍵盤操作評量、滑鼠操作評量、身體控制部位的評量與綜合建議。

3.2個案的電腦輔具需求評估、個別化訓練與成效評估

  十位個案在評估初期皆接受職能治療評估,重點則為評量個案的手部功能、頭部功能,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控制能力。評估的結果則做為選擇輔具與決定操作控制部位的參考。每位個案在評估期間也都試過多種電腦輔具的組合(如軌跡球加特殊開關與特殊替代鍵盤)。之後再依團隊成員討論後的建議,詢問個案的喜好與疲勞度後,做成最後每位個案使用輔具的決定。

  每位個案經量身定做個別化輔具之後,我們再根據個案的能力、需求與職業性向,設計個別化訓練與成效評估計畫。訓練計畫的重點為讓每位個案能儘速熟悉輔具的操作與使用。評估部分則在評量提供個案電腦輔具後,他們的電腦操作與使用技能是否提升,包括:鍵盤輸入、滑鼠操作,與應用軟體使用等。另外每位個案也接受滿意度調查,了解其對電腦輔具的喜好與疲勞程度。

3.3電腦輔具的研發

  配合個案的需求,本年度我們一共研發多項電腦輔具。例如其中一項為針對無法按滑鼠按鈕或軌跡球左右鍵開關人士,所研發的自動滑鼠(clickless mouse emulator)。又如另外一項為針對操控滑鼠不順的人士,所研發的搖桿滑鼠模擬器(joystick mouse emulator)。

4. 方案成效
  從個別的個案來看,對於因為肢體嚴重缺陷導致無法使用電腦的個案,透過本團隊提供合適輔具與服務之後,他們確實能獨力操作電腦。對於操作滑鼠不順或按鍵有困難的個案,改裝外接特殊開關的軌跡球(trackball)或搖桿滑鼠,也都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能增進他們操作滑鼠時的效率。其中一位利用腳操作電腦的個案,經調整工作桌面高度與提供腳杖後,也確實協助其減輕疲勞度與提升按鍵正確率。整體而言,本方案的執行成效有下列六項:

a. 提升參與本方案學員電腦操作能力,增進其就業競爭潛力或工作效率。
b. 建構的肢體障礙者電腦輔具評估工具,可做為身心障礙者職業能力評量的重要參考工具。
c. 研發的電腦輔具除可提供學員使用外,將來也可提供其他類似狀況身心障礙者試用。
d. 完成的個別化訓練計畫與成效評估結果,將來也可以提供其他類似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
e. 建立的有效團隊服務模式,可做為未來推展類似服務方案的模範與參考。
f. 落實對身心障礙者的關懷與協助,促進其就業能力,繼而服務社會。

5. 建議事項與後續計畫
  本方案係由政府經費補助完成,因此我們對政府相關單位有以下三點建議:

a. 應教育社會大眾了解電腦、輔具與網路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幫助與重要性。
b. 推廣電腦輔具在身心障礙者的應用。特別是提供居家身心障礙人士相關居家職訓課程,以縮短數位落差,並開發他們的潛能。
c. 表揚或獎勵推展電腦輔具有功單位或個人,以及運用電腦輔具在促進就業上成功的身心障礙人士。
  本方案的後續計畫包括下列三項工作:

a. 擬繼續評量已接受服務個案的表現情形,並對病情繼續惡化或有其他需求的個案持續的給予輔導。
b. 擬將本方案研發的評估工具、電腦輔具與訓練教材加以推廣。
c. 擬將本跨領域團隊成功的服務模式移植/培訓成立其他地區性專業服務團隊。

後記:本文的完成感謝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的經費補助。
(本文轉載自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於2002年9月出刊的《輔具之友》14期,原文名稱為「改善嚴重肢障者電腦輔具介面增進其就業能力方案執行成果介紹」,作者為台灣師大資訊教育學系副教授。)


※※《輔具之友》為半年刊。第一輔具中心誠徵「輔具之友」會員,購買中心產品及輔具可享九折,亦可借閱圖書室資料。請利用郵政劃撥 0517527-1,戶名「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費用為國內個人每年300元,團體會員每年1千元,個人永久會員3千元,國外個人每年美金30元(含雜誌航空郵資),個永久會員美金150元。查詢電話:(02)2720-7364第一復康輔具資源服務。 

lo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