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我的情
文/陳侯沛瀠(家長)
我們家的珞綺在出生時,黑黑小小的一坨,臉上長滿雜毛,就像隻剛進化成人類的小黑猩猩,與姊姊的白嫩漂亮截然不同,讓我有小小的驚恐;接著醫生告訴我,她體重過輕有些小,還有黃疸,我心想:這孩子醜就算了,竟折騰人令人擔心。過了一週,醫生告知,她在新生兒篩檢的部份,「甲狀腺素」疑有不正常的反應,要再做一次更仔細的檢驗,我的心揪了一下,直覺這孩子是標準的磨娘精,不只愛哭難帶養,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萬萬沒想到有更可怖的磨難等在後頭,正虎視眈眈的準備突襲我。
在確定珞綺視網膜剝離前,我經過一長串不順利的求醫過程;有的醫師說是眼癌,要立即開刀挖除眼睛,才不致使癌細胞擴散或擴散太快;有的醫師則說是視網膜剝離,開刀也許還可恢復少許視力,有的雖說是視網膜剝離,但開刀也是白挨,還是好好規劃孩子的未來才重要。我與家人商量,畢竟動刀不是小事,掙扎了一陣子,在珞綺八個月大時,選擇相信開刀或許還有看得見的機會。結果事實證明,珞綺的確是視網膜剝離,開刀也確是白挨;所以,我力朝她的教育之路邁進。
教養珞綺的過程並不輕鬆;透過家扶中心,我初步瞭解珞綺可以到醫院做治療(音樂、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在0-4歲期間,我讓珞綺聽音樂、小故事(睡覺也進行),上律動課和分別到三家醫院做治療(音樂、語言、職能、物理治療)。再長一些,我讓珞綺在家附近的一間充滿愛心的天主教幼稚園就讀小班(其實是混齡班,大朋友會帶著她互動與學習)唸了一學期。我感受到整體環境無法落實珞綺的學習與麻煩別的不便,所以,在訪視後,中班就到后里的啟明學校就讀,一直到現在的小一。
珞綺不斷地在進步,我也不間斷地努力帶她上其它課程;目前珞綺除了在校上課,仍維持在醫院做治療(語言、職能),協會開的課程,若有機會,我們也儘可能不錯過(現上葉老師「定向行動語言課」及廖老師「加賀谷式音樂療法」,成效頗佳);珞綺也另外上鋼琴課(視障孩子音感極佳,珞綺已會彈多首兒歌、童謠),假日並安排家教老師補強珞綺在學校較弱的部份(點字、主動性及其它),晚上較不累時,就自己加強她的操作能力(串珠…)。我並非專業治療師,但我真心建議孩子們在學齡前一定要大量操作(插棒、串珠…)開發他們的邏輯、思考、推理、精細動作(尤其觸覺對他們相當重要)等各方面的能力,好為將來做足準備;我深刻體認,珞綺因過慢開發這些部份而落後許多,現在要用加倍的時間,也不知能否補回(孩子的潛力無窮,家長的精力更要無限)。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也許有過共同的經驗,透過我的分享,願能引起您的共鳴,提供捷徑給正要經驗未來的家長們一個更貼切而直接的實務經驗;只願孩子們的路途能走得更平坦、更順利!祝福大家~(本文由台中市視障生家長協會提供,歡迎您前往拜訪台中市視障生家長協會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