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獎」模範身心障礙者母親
由 editor 在 二, 2010-05-25 09:47 發表
所屬專題:
2003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 在他們的心中,身心障礙子女是她們的心肝寶貝,是老天爺送給她們的天使,因為上帝安排有缺陷的孩子在妳家,是因為--妳比別人有愛心。
「慈恩獎」是中華民國老殘關懷協會為了對社會大眾表揚辛勤撫育身心障礙子女,永不放棄的媽媽們而設的獎。今年選出的18位母親,以青春歲月照顧上帝安排到人間的天使,每人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
樂觀媽媽 開朗寶貝--金英媽媽:金英媽媽為了撫育唐氏症兒子威志,晚上去念補校,充實知識好來教導他,而威志也不負眾所望的拿到學校模範生的獎狀及獎牌,而且是一名游泳好手,獲獎無數。看到威志的成長之路上如此快樂充實,都是金英媽媽一點一滴耕耘來的。
-
讓視障者走出按摩業--陳花媽媽:為了讓車禍雙眼失明的兒子重新站起來,陳花媽媽獨力養育兒子,安排也到新莊盲人重建院接受視障者的特殊教育及謀生技能。為了幫助兒子另闢職種,從開創新寶島視障者藝團起步,到臺灣新寶島視障藝文協會的成立,讓她的兒子也能為弱勢團體盡一份心力。
-
祂讓我擔這個擔子,是祂覺得我有能力去承擔--美玉媽媽:單親家庭,一手要拉拔四個兒女長大已經是夠辛苦的了,但是更令人欽佩的是,美玉媽媽的兩個兒子都是身心障礙者,而且是一般大眾難以接受的精神障礙。獨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四個小孩撫養長大,控制他們的病情,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
-
為阿弟感到驕傲--蔡林香媽媽:阿弟在蔡林香媽媽的支持鼓勵下,取得第一張殘障救生員執照並勇渡日月潭,讓身心障礙者展現自己堅強的一面,而能有不平凡的表現。
-
有學習就會有成長--錦蘭媽媽:錦蘭媽媽家中有兩位自閉症的女兒,照顧姊妹兩個實在很辛苦,姊妹兩個常會有情緒、環境適應上的困難,在面對新的人、事、物適應時間也都要很長,但媽媽都不放棄,不畏困難,仍有耐心、勇敢地去照顧她們,教育她們,因為:「有學習就會有成長!」
-
讓世界認識你的寶貝--素珠媽媽:素珠媽媽的長女生下來就幾近癱瘓,長年臥床,照顧上已十分吃力,未料又發現幼女也是重殘。素珠媽媽將對自己子女的小愛化為對其他孩子的大愛,犧牲奉獻、照亮別人﹔常鼓勵家有身心障礙者的家長站出來:「讓世界認識你的寶貝!」
-
這個孩子使得家人對這個家的向心力更強烈--月娥媽媽:次子因為一場高燒,醫治不當而成了心智障礙兒。對這個孩子的未來我擔憂至極,但生他就要擔負養育他的責任,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堅強、樂觀。公婆、丈夫及女兒都會幫忙我分憂解勞,也因這個孩子使得家人對這個家的感情更為緊密。有感身心障礙者家庭所承受的壓力,孩子獨立後,我開始到社福機構當義工,積極投入公益活動,幫助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
-
感謝社會大眾給一群缺了一角的月亮那麼多的支持與愛護--旻慧媽媽:旻慧媽媽為了唐氏症孩子的語言發音,從完全陌生到深具領略,竭盡辛勞只求孩兒道出一聲簡單發音。每星期必定攜子爬山,只為增加腦部細胞活動,預防孩子身心退化。為了參與身心障礙兒的成長及教育,義務擔任林口啟智學校的常務委員,及參與臺北縣智障者家長協會替身心障礙兒謀求福利。
-
勇敢面對--色梓媽媽:丈夫得到精神分裂症,女兒又不幸車禍受傷,色梓媽媽仍然一肩挑起照顧工作,控制丈夫和女兒的病情,讓他們都能自力更生,自己也過得很滿足。
-
生命可以更有意義--菊英媽媽:兒子因一場工作意外,導致腰椎受傷下半身癱瘓,菊英媽媽不辭辛勞幫助兒子移位、作復健,更給予很多的鼓勵與支持,最大的欣慰是看到兒子目前已能照料自己。
-
樂觀媽媽 乖巧孩子--素英媽媽:素英媽媽獨立扶養三個孩子長大,小兒子患有中度聽覺障礙,雖有聽力上的不方便,但有母親在旁陪伴與教導,使他樂觀進取,課餘還去兼家教。日前拿錢給媽媽,媽媽嚇了一跳說,我沒給你錢,怎麼反而你給我呢!體貼的兒子說:「我發現錢好多,花都花不完。」...
-
無怨無悔的受--碧雲媽媽:唯一的兒子在出生時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被醫生鑑定為極重度多重障礙的孩子,碧雲媽媽就這樣一個人擔負起兒子接踵而來的醫療、教育、教養問題,在媽媽的言行教導下,促使了家庭成員的參與投入,讓慈愛教養院的工作人員也十分感動。
-
活到老、學到老,把握當下--彩鶴媽媽:彩鶴媽媽在兒子摔倒造成脊髓損傷後,扛下照顧孫兒及畜牧,田園工作,更能利用閒暇時間參與社區推廣教育工作,快樂學習各種才藝。並且幫助兒子走出心理障礙,自行創業,熱心服務脊髓損傷者。
-
堅強面對傷痛--鳳玉媽媽:儘管女兒和兒子相繼因車禍而造成肢體障礙和脊髓損傷,鳳玉媽媽仍堅強勇敢的面對傷痛,以堅毅的耐心,愛心尋求各地名醫努力的挽回孩子的復原,其個中辛酸淚史,只有當事者能體會。
-
她是那麼乖巧聽話的孩子--秋華媽媽:媽媽照顧智能障礙的女兒總是無微不至,遍尋名醫從不輕言放棄,及長,帶著女兒參加德蘭啟智中心的職業訓練,還熱心的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期盼有一天她能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
她只知道什麼是「真愛」--阿春阿嬤:因為不捨女兒體弱多病,外孫女腦部萎縮智能不足,於是把外孫女帶在身邊照顧,四處訪醫求神。阿嬤的用心終於讓外孫女能站、能走,也會很可愛的微笑。她是一個好媽媽,也是一個好阿嬤;她不曾讀過書,她只知道什麼是「真愛」。
-
身兼父職教化子女--金環媽媽:辛苦了大半輩子的金環媽媽終於換來兒女的成長和獨立,女兒幼時得小兒麻痺,在媽媽的鼓勵下自行創業歐老師婚友推廣中心,正派婚姻介紹及心理輔導有22年,介紹成婚6189對了。金環媽媽曾在福澤基金會失意人專線,擔任心理輔導義工7年;在自強創業協會擔任3屆理事長,協助殘障朋友就業、創業,並領養3位孤苦無依獨居老人直到老死,自掏腰包不餘餘力。
- 平凡中見偉大--黃春媽媽:面對女兒因為小兒麻痺症而失去自信心,黃春媽媽又是心疼又是苦勸,終於盼到女兒勇敢走入社會,組織自己的家庭,在公益彩券經銷商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著。媽媽的心願只希望她能保持樂觀的心情,繼續未來的人生。
中華民國老殘關懷協會以推動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服務,使老有所終,鰥寡孤獨 廢疾者皆有所養,回饋社會,使社會更溫馨祥和為宗旨。「慈恩獎」去年因為經費拮据停辦了一年,今年在協會幹部努力之下,排除萬難一定要將第二屆「慈恩獎」模範身心障礙者母親的表揚辦下去,否則會對不起那些在社會上辛勤撫育身心障礙子女,對他們永不放棄的偉大母親。身心障礙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料與愛心,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身心障礙者母親的精神更值得大家更多的鼓勵。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