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報你知】

「中華民國腦性麻痹協會」簡介

文/小麵族整理

  「腦性麻痹(Cerebral Palsy)」是指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發育的過程中,因故受傷而導致行動上的不協調,其帶給患者的傷害往往不僅是身體某一部分的殘障,而是包括視覺、聽覺、語言、動作、學習障礙、情緒困擾……等多重性障礙,而使患者無法與正常人公平競爭且享有應有的權益,因此往往造成患者與家人乃至於整個社會沈重的負擔。

  1991年5月,有感於腦性麻痹復建之重要,一群腦性麻痹患者家屬、相關專業人員及熱心人士決定籌組「中華民國腦性麻痹協會」,並於同年12月正式成立,第一任理事長為毛連塭先生。

  由於腦性麻痹患者需要長期的治療及復建訓練,該協會便成立家長、醫療、教育、公關、法律、活動、義工等七個委員會,提供相關的訊息及協助給患者與家庭。例如:協助家長建立正確的照護觀念與方法,讓家長互相交流,相互支持;定期舉辦相關演講或義診活動,發掘並幫助患者與家庭;建立就醫、就學、就養、就業等資料,進行腦性痲痹族群的調查與統計;提供法律協助並關注相關法案的修訂,以爭取患者的福利;舉辦患者家庭聯 誼及募款義賣等活動;培訓義工以推展會務等等。

  目前該協會約有900名會員,腦性麻痹者約550人,該會每季並發行刊物一份。1997年,他們成立了國內第一所專為患有腦性痲痹人士提供服務的「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以便提供更直接、完整、專業的教學與服務。

  未來,該協會希望籌組基金會,成立腦性麻痹中心,並以設立「腦性麻痹特殊學校」為目標,以為全台腦性痲痹人士提供更專業、更完整的福利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腦性麻痹協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簡介

文/小麵族整理

  在「中華民國腦性麻痹協會」的推動、捐助下,「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於1997年8月成立,是國內第一所專為「腦性麻痹」(Cerebral Palsy ,簡稱CP)患者設置的全生涯療育訓練社區發展中心,現今除了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心理諮詢及輔具的免費借用外,還開辦了針對零至六歲兒童從事教學、復建活動的「CP幼兒園」。

  「CP幼兒園」是「同舟發展中心」近程發展目標所推出的第一個直接服務機構,希望能讓腦性麻痹幼兒及早得到足夠的感官刺激與特殊教育訓練,以激發潛能,學會生活自理技巧和學習的基本能力。

  該幼兒園目前分「親子班」和「學前班」兩種。「親子班」主要為一對一的方式,教家長如何觀察、了解進而幫助零至三歲的小朋友,在這段學習的黃金時期內充分發揮潛能。如果適應情況良好,小朋友可直升適合三至六歲的「學前班」就讀,表現好的話,還會輔導他轉至一般幼稚園就讀。「學前班」提供每週五天、全天候的課程,約有十位以內的小朋友加上兩位老師。此外,幼兒園尚配備有社工人員、心理治療師等人員。

  除特殊教育訓練外,「同舟發展中心」目前還提供親職教育、家庭服務、臨托照顧等。未來希望將服務拓展至六歲以上的患者,並提供教育諮詢、就業訓練及輔導,更希望成立全國各地中心。

  國內外研究顯示,腦性麻痹若能在三歲以前治療、復育,其一年療效強過三歲以後的十年療效。為了和時間賽跑,請加入同舟的種子志工行列或惠予贊助。(本文取材自2000.7.1《佛乘月刊》25期)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相關資訊:
郵撥:19143298,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同舟發展中心」
電話:(02)2781-8363,傳真:(02)2781-8362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5樓之3/6樓之2
E-Mail:acpc001@ms58.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