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裡的驚奇:請點燃將殘的燭火

文/陳莉茵
《罕見天使:玉欣的故事》
楊玉欣/口述,趙妍如/整理
定價新台幣280元
正中書局出版
2001年1月1日出版


  基因的缺陷,讓少許人的生命以絕對令人驚訝與心碎的姿態呈現。千百年來,人類默默承受著這種隨機而無奈的沉痛,卻了無對策。

  玉欣的秀麗、聰慧及才情出眾,與她致病的根源一樣,全都始自於——基因。面對與生俱來的身體缺憾,反襯著她的良善、樂觀與好禮,勇敢、用心而清楚的活著,展現了生命的韌性,並且潛能無限。

  常常,這個討喜的漂亮寶貝嘴裡總是客氣的說「謝謝!」,怎知她的病造成了多少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窘境,因而得時常接受陌生人的——拉一把;她其實不只是客氣,確實是真誠的害怕失去了說出感謝的機會。

  感謝的心,使玉欣有了更深沉反省的機會,面對生命的本質之一——病痛,同時更願意、也勇於付出愛與關懷。

  為了其他無法出門或羞怯困惑的罕見疾病患者,她抱病義演、不辭辛苦的南北奔波,現身說法分享烴驗、鼓舞病,也使更多的人們認識罕見疾病,增進了解、減少誤解與歧視。坦然面對,使她的生命寬廣而有熱力、病痛則相對黯然。

  玉欣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是令人動心、動容的。信仰似的投入音樂工作,使得她的生命樂章豐富、精彩外,更有著不同凡響的詮釋,病痛也許阻礙了她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夢想,相信在寬廣的音樂領域中,她仍然足以悠遊、使生命有了無限的可能。

  罕見疾病患者的種類繁多,病情天差地別,發病年齡不一。玉欣幾乎在學成後發病,所幸已完備了謀生的基本能力,病況亦惡化緩慢;雖然家境清寒,家庭中親情溫暖,算是此中幸運兒了。最遺憾的是,尚無有效的醫藥協助。病痛,時時刻刻地悄悄侵襲,靜靜地、不留情地、點滴地奪走活力。引進最新醫藥、教育訓練、安置與照護、處處荊棘。我們不得不承認無奈與痛苦,卻不能失去希望,更不容有悲觀的權利。

  愛與關懷,將使罕見疾病患者勇於面對具有缺憾卻充滿驚奇的生命,請為他們點燃將殘的燭火。

(本文為《罕見天使:玉欣的故事》一書序文,作者為罕見疾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感謝正中書局提供。)

不與病魔起舞

楊玉欣/口述,趙妍如/整理

  肌肉漸漸無力,摔倒了很難再爬起來,難道是要摔到粉身碎骨嗎?病魔來襲時,往往不給你任何的徵兆,更不用說有妥善的準備,只有處變不驚,讓病魔不知道你的害怕,才能談笑依舊,讓摔斷掉的手,用友情的滋潤再接回來!

病魔來襲,從一連串的錯愕後,談笑依舊

  剛剛發病的時候,我還不太適應當一個「病人」,只要一跌倒,我立刻陷入極大的恐懼當中。

  生病之後,我已經不知道如何抬頭挺胸的走路了,因為我總是兩眼緊盯著腳前三十公分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什麼障礙物、地板平不平?永遠一副彎腰駝背的模樣。路邊的風景更是視若無睹、與我無緣!有一次,我找一個朋友來帶我走路,希望能夠像一般人那樣,邊走邊看風景,可是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因為我的肌肉無法適應任何一點點不平的路面,踩下去的下場就是摔倒,即使有人扶著也無濟於事。

  記得發病後一年多,有一次我排到長庚醫院九點鐘的門診,就必須先到敦化北路的長庚,再轉乘巴士到林口的長庚。七點多我就出發了,到那裡的時候時間還很早,我就到地下室去坐一坐,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就往電梯走去。

  電梯有好多台,搭乘的人又很多,每一台的距離又很遠。

  看到最右邊的一台電梯來了,所有的人都往那邊移動,我也一樣,我就最左邊向最右邊趕過去,可是,再怎麼趕,我還是最後一個。不巧地板又打了地蠟,電梯入口有一點凸起,我心情一緊張,就在電梯口滑倒了。

  我沒法自己站起來,就請求其他的病患扶我一把,當時,有兩個人來扶我,一個是左手打著石膏,用右手來拉我;一個是右手吊著點滴,用左手來扶我,幾個泥菩薩,自身難保,越扶越糟,差點沒幾個人倒成一團,我真沒想到,自己會這麼沒用!內心深處又羞又恨!

  大約弄了三、四十秒,我還是沒有辦法起來。剛好有一個穿白衣制服的醫生經過,他長得很高大,一把就將我拉了起來,扶直了,然後進入電梯,到達一樓。

  在電梯內,我始終低著頭,一語不發,我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住了,完全忘了平常應有的禮貌,竟然沒對那位醫生說一聲謝謝。

  事後,我越想越不對,我為什麼那麼沒禮貌呢?

  我開始拼湊那位醫生的模樣:一百八十多公分,年經的實習醫生、戴著一副眼鏡、右邊口袋放著一個聽心臟的聽筒。

  我問護士小姐,有沒有這麼一位醫生?

  護士說:「這裡每一位醫生差不多都是這種樣子!」

  天哪!人海茫茫,要到哪裡去找才找得到他?可是,我真的好想對他說出我由衷的謝意!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無論任何時候,只要接受別人一點幫忙,我口中立刻要說謝謝!謝謝!我絕不要再留下一次無法彌補的遺憾了!

  有一次,在一個紅綠燈十字路口,我突然腳跟踩不穩,「啪」的一聲就摔了下去,我的手腕碰到停在路邊的一輛機車騎士,他以為是自己闖了什麼大禍?他連忙下車,過來把我扶起來,口裡直說:「小姐,你沒有怎麼樣吧?」

  我抱歉的感謝他將我扶起,我說:「不關你的事,是我自己不小心。對不起,嚇到你了!」

  聽說,社會上有人故意製造「假車禍」,以此向車主敲詐金錢,我想,說不定那位先生會以為我別有用心,看到他一臉驚恐的表情,我也顧不得自己的疼痛,先設法安慰他才行,等他放下懸著的心,放心的離開,我才回過神來,讓那份疼痛向自己襲來。病痛使我變得懂得去關心別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情緒反而放在次要的位置,我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情緒宣洩,帶給別人無謂的打擊。

  在佛光衛視,有一天,法師要向一位重要的來賓介紹我,法師說:「這位楊小姐是我們電視台的主播,她很能幹,也很了不起,自己有很嚴重的疾病,卻努力工作,自食其力,她……」

  法師一邊介紹我的時候,我一邊向來賓走過去,準備和她握手致意。

  誰知道,地板太滑,我突然跌倒了,我的跌倒不是那種重心不穩,向旁邊傾斜的、慢慢倒,而是直直的、轟的一下子倒在地板上,倒得又猛又急,叫人措手不及,那位來賓這輩子也沒看過這種「特技」,整個人愣住了,瞬時,屋內空氣凝結的叫人快要無法呼吸,彷彿一切都停止了,好半天,才有人上前來扶我起來。我真的不知道,我這種病,除了自己常常活在小心翼翼、避免摔跤的陰影之下,對周圍其他的人而言,也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夢魘吧!

  有時候,我參加朋友的聚會,不好意思什麼都不做,很高興的想要幫忙端端盤子,沒想到還是爆發了摔跤事件;賓客原先歡歡喜喜的,卻突然間鴉雀無聲,他們把我扶起來,問我:「你的腳怎麼啦?」

  我痛得要命,卻又不願太過渲染情緒,只能強笑著,輕描淡寫的述說自己的病情,賓客多半是第一次接觸我這種病人,聽了我的故事,臉上都露出無限同情的樣子,我看得出他們都有一顆柔軟的心,還不時偷偷擦拭眼角的淚珠。

  我知道,今天,我又做了一件驚嚇人的事,儘管我完全不希望它發生!

  肌肉越來越沒有力氣,反應在外的,就是突如其來的摔跤。

終於摔出大麻煩,難不成,走上粉身碎骨之路

  2000年十月的某一天,我在公司門口跌倒了。當天的行程排的很滿,約了攝影師來拍我們錄音的畫面,那天辦公室有人擦玻璃,可能地上留下一些清潔劑,我整個人不小心滑了一下,摔倒在地上,手掌斷裂,手指移位,我從來沒有這麼疼痛過,我第一個念頭閃過的是:「啊!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殘疾的人在面對這麼疼痛的摔倒這件事啊!我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我的食指馬上腫了起來,佛衛的其他辦公室有人聽到了我摔倒的聲音,幾個男生奔過來,將死屍般的我抬起來,那天我因為要攝影,穿得美美的,誰知一下子變得如此狼狽。一位同事拿毛巾弄了熱水將我的手包起來,沒想到越敷越痛,(此時應該用冰敷才對)沒辦法。工作時間迫在眉睫,還是趕出去,沿路上,陪我的同事「儀修」,她做過我的專輯,知道我的疾病,她堅持全程陪我,透過車窗向外看,拚命幫忙找哪裡有中醫?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醫生弄了弄,對我說:「對不起,我們不能收,我懷疑是骨折,要找西醫處理,二十四小時內一定要處理好,否則後果很嚴重。」

  聽了他的話,我整顆心都沉下來了……

(本文出自《罕見天使:玉欣的故事》一書第13章,感謝正中書局提供。)

抱著「紀念」的心情去體會「做」的感覺

文/楊玉欣

  在「學友會」2000年的公益活動會場上,正中書局的蔡總編輯向我走過來,含笑地對我說:「玉欣,看到妳,真的無法相信妳正承受著如此嚴重病魔的折磨,因為,妳的表現已經超過了一般病人的最大能耐,我想將這個感人的故事出版,把妳熱愛生命的毅力與大家分享,不知道妳是否願意?」

  聽了她的話,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說真的,我覺得自己實在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如果硬要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上天加諸於我身上的一種醫生束手無策的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病變」,它緊緊的纏住我,使我飽受著許多痛苦與無奈。

  這種病是近三十年才出現的,病因至今不明,得病的人,會由全身遠端肌肉如:腳趾、手指等開始感到無力,然後全身的肌肉一步步變得軟弱無力,繼續向身體中心擴散,最後的結局,是心臟肌肉停止了活動,投入死神的懷抱。

  醫生告訴我,這種病是由「基因病變」所引起的,我的父母都是隱性,我們三姊弟竟然全部出現顯性症狀,這種不幸的遭遇,更使我對人生有另一番想法。

  十九歲發病至今,已經度過了七個年頭,這期間我看過上百次的醫生,試過各種治療方法,都不能使病情好轉或穩定下來,但是日子還是照常要過。我知道,隨著病情一天天的惡化,我將越來越不能走動、不能拿東西,到最後,連自己照顧自己都不能。因此,我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只要還能去關心別人,就趕快去做,抱著「紀念」的心情去體會「做」的感覺,快快樂樂的度完我的一生。

  生病以後,我開始會去關心別人的需要,因為我看到許多活在陰暗中的罕見疾病病友,我非常願意付出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在心靈上獲得一些滋潤,環境上獲得較多的改進。罕見疾病基金會的成立,是對罕見疾病病患及家屬給予支援的一份力量,希望能喚醒政府及民間的注意,使這些不幸的朋友享受到來自社會大眾的溫暖。

  每一次,當我和一些關心我的朋友,聊到我的遭遇時,她們看到我嘻嘻哈哈、神色自若的樣子,都有些錯愕,大大出乎他們對一個羅患如此重症者的想像,他們不明白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我也有軟弱的一面,只是,當我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病痛上,而是努力去做好每一件對人有益的事情時,我的內心就變得更加充實、更加快慰,甚至忙得沒有時間為自己的病去哀愁,這真是一份來自上帝大大的恩典。

  上帝叫我們把重擔交給祂,祂就賜平安和喜樂給我們,如今的我,的確體會到這份神的祝福。

  如果我的經歷能夠給許多不認識我的讀者一些鼓舞,一份對生命的珍惜,那將是我格外欣喜的事。感謝「學友會」及正中書局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尤其是蔡文怡總編輯的催生,趙妍如女士的文字整理,韓政良先生的編輯定稿,使這本書及CD得以順利問世。

  再一次感謝所有在生命旅途中陪伴我、鼓勵我的親人和朋友,玉欣願意用餘生的時間和大家一起努力,讓我們的社會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本文為《罕見天使:玉欣的故事》一書作者自序,感謝正中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