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疾

  • 顎裂患者為什麼耳朵會有問題?

  從耳朵內的中耳到咽喉,有一條通道叫歐氏管。歐氏管可以讓中耳的分泌物引流到咽喉中,也可將空氣導入封閉的中耳腔內,維持鼓膜內外二側的壓力平衡。顎裂患者的上顎有缺陷,軟顎的肌肉分佈不正常,使得歐氏管的功能失常。所以經常有中耳積水(又稱為漿液性中耳炎)的問題產生。根據統計,一歲左右的顎裂患者,中耳積水的比例高達95%,是常見的併發症。

  • 中耳積水會有什麼症狀?

  中耳積水的症狀主要有聽力減退或耳內有腫漲感。但因幼兒大多不會表示,所以父母一般都不會查覺。除非積水發生感染,變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才會有發燒或是耳道有分泌物流出等現象。有時幼兒會因為耳朵不舒服而時常用手抓耳朵,或有反應較慢、音量增高等現象,此時也要懷疑是否耳朵有問題。

  • 中耳積水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後遺症?

  漿液性中耳炎如果不治療,久而久之,鼓膜及中耳腔會結疤而硬化,如果再加上經常的化膿性中耳炎,則鼓膜及中耳腔受損的程度會更嚴重,而造成永久的聽力障礙-進而影響到發音的異常與語言的發展。另外,慢性中耳炎的患者,也容易在耳道中產生一種“膽脂瘤”破壞耳道、內耳、顱骨、甚至壓迫到腦部。

  • 中耳積水要如何診斷及治療?

  耳鼻喉科醫師可以用耳鏡來檢查鼓膜是否不正常,或是作聽力檢查看是否有聽力障礙。另外可作鼓室圖檢查,可以測出早期的中耳病變。治療方法是配合唇顎裂修補手術,在全身麻醉下放置中耳導氣管,以促使積聚在中耳腔的漿液或黏液引流出來,可改善聽力及減輕耳脹感。術後宜避免耳道進水,以免引起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導氣管通常在一年內會由鼓膜自動排出,有些人會因此再次發生中耳積水,則仍須再次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