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進興、潘情有
一般脊髓損傷患者在適應過程中都會碰到許多適應上困難,這些困難如果沒有辦法去突破,那麼他將一輩子守在斗室之中,永遠無法走出來面對陽光,我們剖析了大多數的患者在受傷後所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有下列各項:
這是生活上最基本的問題,在未受傷前日常生活自理似乎是一種本能,我們在學習一些方法之後,再加上生理上一些本能的動作與反應,大概在上小學或幼稚園的階段,就已經學會了如何料理日常生活的事情,但是在受傷以後,患者失去許多天生賦與的功能,使得在自我照顧上是因難重重。
如果我們從外表上看脊髓損傷的患者,大概只會有一個印象,就是他因為四肢癱瘓或下半身癱瘓,而導致失去行動能力,必須以輪椅代夠。然而如果我們瞭解,會知道肢體的癱瘓,不過是脊髓受傷後所遺留的後遺症狀之一,因為神經的受損可能伴隨而來的後遺病症尚有:褥瘡、大小便失禁、祕尿系統病變、心肺功能衰退、體溫調節功能失常、痙攣、神經根痛、性功能障礙、自主神經過度反射等等,這些病症如果得到適當的處理,將困抗患者一輩子,甚至奪走生命。
患者因為失去健康,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相對的困擾,而困態域,一籌莫展。
大部分的患者會從受傷前的積極活潑,轉變成消極退縮,甚至逃避一般應有的人際關係,這樣將不利於未來認同。然而,這將導致失去其朋友、親人,而失去家庭。
這個問題的癥結,大致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為身体的癱瘓而導致行動魴力喪失,其二是因為環境障礙的問題,讓患者失去行動的能力,患者往往因此一籌莫展。
絕大多數的患者在受傷之後,無法恢復原有的工作能力,由原來的生產者,享成依賴者,若而終生需要生活照顧及醫療照顧,因此很容易產生經濟困頓的窘境。
由於上述總總問題,衍生出家庭中親子間及夫婦間的相互關係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往往出現妻離子散的悲劇,而最後則演變成社會的問題。
中途之家對患者的重要性
過去因為台灣地區沒有任何的機構可以作為脊髓損傷患者在適應過程的中途站,患者們只能憑著自己的瞭解或感覺,來做為人生道的依据因此,每個人都發展出一套,自認為是最理想的生活模式,這其中不但缺乏他人的經驗,更少了一個家庭和社會間的緩衝帶,使得患者在回歸社會的過程中是困難重要。中途之家最大的功能是扮演醫院或家庭與社會之間的橋樑,患者們經過這個橋樑之後,很快的就能適應,甚至找到未來的方向,不需惶惶終生,無法捨回自己的尊嚴與希望。中途之家之所以有這樣的功能,是因為它運用了許多專業能力及患友的經驗,將患者思想中不可能的部份變成可能,也就是激發潛能,提昇他們能力和自信,同時讓他們對未來產生希望和期待,要達成這樣目標是要方法的。
患者到中途之家的心理準備
患者來中途之家前,往往都是經過煎熬與思考,對患者而這是一切激烈的衝突戰,他們一方面要說服家人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和自己的心裡交戰,許多患者不願出來,是因為拒絕承認自己的殘的事實,而另一方面則是缺乏信心,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因此,我們建議患者,要來中途之家應該有下列几項心理準備:
中途之家的訓練課程
中途之家是為協助脊髓損患者,重建自我,早日回歸社會。脊髓損傷者和肢体正常者一樣,希望的是一個公平的機會,而非無限的救濟和同情。中途之家即是與患友共同開啟這樣的機會。以下是中途之家的訓練課程:
為讓患友了解自已的生理狀況,邀請醫師講解相關知識,說明脊椎與脊髓的構造,及脊髓神經受損後的後遺症狀之處置,同時為患友体檢及功能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與醫師討論訓練方式,以設定訓練目標;並介紹國內外患友生活情形、最新醫療、褥瘡的預防、泌尿系統的保護及居家護理,教導學員自我照顧。
為加強患友的自理能力,体能課程較重視上肢肌力訓練。路跑訓練是對患友的上肢及輪椅操控的訓練。受傷後輪椅就如同我們的雙腳,除了愛惜保養外,輪椅的操控更是重要,配合重力訓練課程,如舉啞鈴、沙袋及其他運動器材訓練等。
自我照顧是從平衡開始訓練,再學習穿衣等。並訓練移位以加強行動能力(如開車、騎機車)及自理能力(如洗澡、上廁所等)。由職能治療師到中心教導學員,平時則由助教督導學員練習;而大、小便是大多數患友最大的問題,患友必須學習一到二天定時解便。
此課程是為讓學員多瞭解自己,協助受傷後的心理調適。內容包括自我探索、情緒表達、接納自我、善用時間,生涯規劃及人際關係,由社工師或輔導老師引導,與學員共同探討;此外有個案輔導,學員有任何問題,都可找社工師諮商,由患友組成的工作人員也會主動了解學員的需求。
為協助患友回歸社會,課程中將訪問創業有成的患友,作為學員的典範;搭乘火車、捷運、渡輪去旅遊,或看電影、購物、釣蝦、KTV等,盡量在沒有義工的協助之下,讓學員自行尋求陌生人協助,使學員與人群互動,不再逃避他人眼光,以訓練獨立、認同自己、接納殘障;並体驗大小便問題不會防礙外出行程,行動輔具也不限於輪椅或機車,大眾運輸工具也可善加運用。
經濟獨立是患友的重要需求。職前訓練使學員了解:坐輪椅依然有謀生能力。內容包括:介紹殘障朋友適合從事的職種、本中心及全省各殘障福利機構所辦理職訓職種,以及各類職訓所需具備的學習條件。並設計有電腦基礎課程、廣播、及口足繪畫課程供學員体驗學習。
曾有患友因脊髓損傷後,配偶以無法覆行同居義務為由,向法院提出請求離婚的案例。然而婚姻生活不只是性生活,而且要克服性生活障礙並不困難,重要的是必需正視問題,與家人或醫師溝通。本課程由資深護理人員、輔導老師以座談方式進行,以探討兩性關、親子關係。
本課程的是學習運用必要的輔具及適當技巧,克服各種障礙,提昇患友的行動力,內容有環境改善、輔具的運用、汽(機)車的教學等,協助患友們能自由自在的行動。
中途之家的訓練是採分級謊,大致分為頸椎及胸腰椎班,不同的受傷情況都會邀請各類別在社會上適良好的患友,來鼓勵這些尚未能走出的新患友,讓大家彼此激勵、成長學習。
包括患友切身相關的社會福利、宗教與人生,及運動與藝術各類休閒活動。
上述課程安排,分為頸椎組和胸腰椎組,各有不同的時數及訓練方式。此外,中途之家的轉進通路以醫院為主,因此如何與醫院建立良好的通報制度是格外的重要,因為事關患者的權益及未來的前途,所以在轉進的部份,希望能多取得醫院相關部內的配合。而在結訓後轉出道路就比較複雜,經過個案的研討評估,依其需要及能力,分別轉介患友接受職業訓練就業、就醫、就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