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問題。呼吸大約可分成幾個部份,第一是將空氣吸入我們的肺部,這個動作有賴身體的吸肌來協助,掌管吸入空氣的肌肉主要的橫隔肌,位於胸腹之間,由頸椎第三節至第五節神經所掌管,可提供60-70%的吸氣功能。一般而言,人體的組織只要能夠發揮50%的功能,便足以應付日常各種活動所需。所以,脊髓損傷的病友若是損傷在第五節頸髓以下大抵上就不會有「呼吸衰竭」的問題,不需要使用呼吸器。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例如有肺部的感染,造成肺炎,有合併胸部的外傷時,60%的吸肌功能便不足以應付所需,也許就需「短暫」使用呼吸器。從另一個角度說,脊髓損傷的位置在頸髓第三節以上的病友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呼吸衰竭」,而需長期使用呼吸器。
損傷位置在頸椎第三節至第五節之間者,屬於灰色地帶,我們常稱之「呼吸功能障礙高危險群」;受傷位置第五節頸椎以下者,則屬於安全位置,當然這些情況呼吸的功能除了將空氣吸入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排除肺部的分泌物,就是所謂的「咳痰」或「咳嗽」的能力。痰是排除乎吸道異物的一個保護措施,若失去了咳痰功能,就很容易有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甚至引發呼吸衰竭。很不幸的,掌管咳痰功能者,包括肋間肌,由胸椎第一節至第十二節神經所掌管,腹肌由胸椎第八節至第十二節神經掌管。所以,只要是胸髓以上受傷者,病友通常咳痰力量都會減弱,其中又以頸髓損傷病友更為嚴重。
如何加強呼吸功能
病友知道了自己的呼吸功能有異常候,應如何強化自己的呼吸能功能?
呼吸功能障礙之高危險群病友應注意事項
除了戒煙及自我呼吸肌訓練外,在高危險群病友,特別是頸髓損傷病友,若有以下早期呼吸功能惡化症候應及早就醫,包括運動或推輪椅時常會呼吸急促、晚上夜眠變差、易作惡夢、白天精神不濟、無法集中注意力、嗜睡等,則應找相關專家評估呼吸功能,及早訓練。頸髓損傷患者還常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坐起來時比躺下呼吸較為急促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橫隔肌被腹部臟器下拉而腹肌無足夠力量支撐腹部臟器所致,解決方法為使用束腹。
總結
呼吸障礙較易出現在頸髓損傷的患者,適當的預防措施及簡單的訓練,可使其對病友的傷害減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