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是一位新移民,當初藉由親友的介紹來到台灣結婚,來台後才發現丈夫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自覺受騙,但因為公公對其十分照顧,故選擇留在台灣生活。而在台生活的10年裡,肩負著照顧者及經濟收入來源的責任,直到自己成為了被照顧者、邊緣戶……社會工作者所說的「邊緣戶」,是指因身分條件不符,無法經正常程序接受政府補助的弱勢家庭,他們不是中低收或是低收入家庭,日子卻過得比列冊戶還辛苦。因為制度的不足,讓這群需要幫助的人,無法受到妥善的照顧,而對於新移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民國100年王小姐開始走路有歪斜狀況,就診後確認罹患小腦萎縮症,並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身體狀況逐年退化,除了步行不穩、發音不全等症狀,沒多久之後便無法再持續就業,但她仍然是這個家的照顧者。失業後仰賴丈夫打零工幾千元的收入,每月僅能分得少許,逐漸的……原本積極就醫與復健的她不敢再踏出家門,因為擔心自己發生意外會需要額外的支出無力負擔,就這樣逐漸形成足不出戶的狀態,但其實王小姐內心渴望能夠與外界有所接觸。公公去世後照顧重擔原本減輕些許,但與婆婆關係卻隨病情加重越發顯的緊張,婆婆曾要求王小姐搬走,認為王小姐無法提供案家協助外,還需額外花費時間照顧,這對王小姐來說,除了疾病本身的沉重宣告,又得面對家人歧視對待的雙重打擊,無助的她也曾失去希望想自我了斷。
協會在接獲轉介後,社工員便安排前往家訪,評估王小姐的現況與需求,發現由於是新移民的身分,就連申請身心障礙相關補助都困難重重,需要從大陸申請文件再經由海基會認證,繁瑣的行政程序,使得社福資源對於王小姐來說「看的到卻吃不到」,目前社工員將撰寫報告協助王小姐申請本會生活急難救助,希望能先緩解基礎生活壓力外,並持續協助王小姐與相關單位協調補助事宜,另更鼓勵王小姐每周來參加協會辦理的免費課程,接受專業醫護人員的現場指導,同時亦能認識同儕病友,因為在協會中,不會有人是處於角落的遺孤!
(本文原載自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企鵝家族季刊」第63期,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真的~真的~要拍照了!這次的攝影志工阿凱,要到協會幫病友拍大頭照!
為什麼會如此期待與興奮?因為現在皮夾內的證件上都是非常古早的照片。現在只要想踏進照像館的大門,難如登天,因為這些困難都是你們意想不到的,首先進入照相館的門口,就有一個門檻形成阻力,即使幸運找到沒有門檻的相館,拍照時也需要從電動輪椅上移動,換到適合高度的座椅上,因為目前還沒有申請外籍看護的需求,外出都是自己獨立行動,這種情況下是沒有人可以拉我一把。
參加北區固定聚會的特別活動時,我在Facebook上看到另一位會員忠宇也在上面分享他去照相的困難,但他的同學通常會馬上到府服務,我心生羨慕跟志工組長明美提起我也想拍大頭照的心願,組長便跟我說他安排一下。本來這件事沒放在心上,卻沒想到協會的攝影志工阿凱,特別安排一天到固定聚會課堂上來,幫大家拍大頭照。(圖說:攝影志工黃郁凱拍攝病友蔡淑美作品。)
活動當天大包小包的,帶來整套專業的燈具、相機、腳架,當拍照時太緊張也會給予專業的指導、耐心的重覆拍攝,阿凱的貼心服務還不只如此,大頭照拍好後要修片,很傷眼且費工夫,而且過沒幾天我就收到了熱騰騰的相片,好漂亮!真的~我好喜歡!想要跟阿凱說:「謝謝你」。
(本文轉載自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企鵝家族」季刊第61期,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素娟展示販售商品
賣芭樂汁是我最喜歡的事,首先由其他夥伴把芭樂洗好、切一切用果汁機按下開關絞成果汁,由我和二位夥伴協同老師;帶了20瓶一起到街口叫賣。「各位小姐、先生、太太、阿姨、叔叔,快來買好喝的芭樂汁,含有維他命C,可以養顏美容」,客人一一走來,「請問要買幾瓶,一瓶50元」,有位客人一買就10瓶,如果沒有客人;我們就在那裏唱歌,雖然太陽很大都流汗,但是我們都很開心。
如果下雨天就暫停一次,每天上午9:30推著冰桶出去賣,大約11:30回機構吃午餐,午休一下,下午3點至5點再繼續賣,每天作息都很有規律。賣芭樂汁讓我感覺到同學之間會互相幫忙、一起叫賣,真是一個最美好的回憶。
這些芭樂汁的來源是屏東一位善心的水果大盤商,每年芭樂盛產時都會聯絡杜主任載回院內,分享給大家吃,我們把它加工現絞成汁再急速冷凍,既天然又新鮮,有一部分讓我和夥伴們一起拿出去叫賣,獲得的錢全數捐給機構,將來要蓋一棟更大的房子,能收容更多的身心障礙者,我們都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回饋社會,感恩大家的支持!
(本文原載自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企鵝家族季刊」第62期,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打從國小開始,阿嬤還有爸爸便會帶著我一起去協會,久而久之,和協會的病友們連結了情感,平時和爸爸私底下也會計劃,到病友們的家中拜訪關懷,或是在三節的時候幫協會送禮金及物資,而這次端午節的行程,則是造訪了一位素未謀面的病友家。
那天,我們出發前往淡水區偏山上的地方,抵達目的地打開車門,濃濃的樹叢味撲鼻而來,在地上看到蟾蜍有點驚喜,因為平常居住在市區內很難得看見。病友的媽媽很熱情,特地下來迎接我們,上樓之後看到好大隻的蜘蛛和大水螞蟻,整個跟大自然非常融合的一個家庭。
簡單的自我介紹寒暄過後,家屬指引我們進到病友的房間內,我看到病友僵硬的躺在床上內心不禁有疑問:「怎麼不起身動動呢?」,隨後在旁聽到了家屬說明這位病友的病程階段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已經沒辦法像其他病友一樣坐著,只能躺在床上、洗澡也在床上、吃飯也在床上,但仍然可以透過手指頭比1比2的方式和其他人溝通,看到他努力表達的模樣,那個瞬間覺得有點感動! 爸爸看到病友指甲長了,於是幫他簡單做修剪,過程中也一邊說話給他聽,最後幫助他動動手臂,希望能放鬆僵硬的四肢。
雖然這次過程中沒有幫上什麼忙,但其實這些我都看在眼裡,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學習,觀察大家都用什麼方式照顧及關懷,漸漸的我長大了,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力量可以幫助別人,也逐漸變成一個懂事的志工,未來如果有機會照顧這些需要被幫助的人,我一定會把握的,不想讓爸爸和大家認為我都白學了!
(本文原載自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企鵝家族季刊」第60期,感謝協會慨允轉載。)
雖然吃力,素娟仍努力寫下字句
我們都是身心障礙的人,不要以為自己沒有用,要向天空一樣這麼廣大向前看;有些人雖然坐在輪椅上但也很會跳舞,跳起來非常開心又快樂;有些人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有一副好歌喉,如果能夠發揮自己的長處,不要只顧著埋怨,一定能學會很多技能。
所以每次機構內有新的課程時,雖然我坐輪椅,眼睛也看不清楚,可是我不怕辛苦,只要一步步慢慢練習,每個動作每個步驟都用心記住,老師都誇我記憶力是最好的。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定會成功,因為如果不去做,就沒成功的機會。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每個人的人生價值都不一樣,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過好每一天的生活,隨時保持好心情,對生活週遭的人隨時感恩。
感謝我的父親,每天辛苦的在太陽底下做工,自從我17歲生病之後,對我不離不棄,忍耐我的壞脾氣,不管在怎麼忙碌;都按時帶我到長庚回診。我也要非常感謝照顧我日常生活起居的服務人員,你們對我的支持與協助,我會快快樂樂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本文原載自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企鵝家族季刊」第60期,感謝協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