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東儒 前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祕書長
在所有殘障者中,顏面損傷是其中較獨特的一種。即使在殘障福利法中的歸類,也遲至79年初才將顏面損傷者歸為殘障者,有資格申請殘障手冊。由此可看出顏面損傷者之障礙部分難以被一般人了解及接受。
要知道如何與顏面損傷者相處,應先對顏面損傷形成原因有一番認識:
顏面損傷形成之原因
概括而言,顏面損傷的含義為因先天性、後天意外或個人因素導致臉部(含頭顱)歪曲、傷痕、缺少器官而影饗其外觀者。
其中先天性顱顏畸形的原因有下列可能:
1. 藥品使用不當。
2. 營養不足。
3. 氧氣不足。
4.濾過性病毒感染。
5. 放射線。
後天性顏面損傷的原因有下列可能:
1. 灼燙傷(為形成傷殘主要原因)
2. 意外事件受傷。
3. 腫瘤病變。
4. 皮膚疾病。
5. 小針美容後遺症。
傷友的生理特質
「傷友」是我們在基金會裡對顏面損傷者的稱呼,而傷友的生理特質因其成因有相當大的差距。有些朋友其外表看不出來而實際上有其缺陷,如小耳症、假眼或兔唇之縫合,另有些朋友是受到嚴重灼傷,臉部幾乎都需要重整過,如做鼻樑、耳骨、眼皮及頸部連結的切割手術,外觀相當不平整。因此就外觀而言,就有相當大的差異性,現在就主要傷者群灼傷患者來談其生理特質。
灼傷者其受傷部位依受傷程度之不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可有以下幾種狀況:
以上只就幾點例子言其生理特質,而顏面損傷者無所謂特別的心理特質,我們都一樣是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只不過因原本臉上就帶傷或後來受傷,因此較一般人更在乎其受傷部位給人的感受,形成較易退縮及自卑的現象。
文/謝東儒 前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祕書長
如何與顏面傷殘者相處
瞭解了顏面傷殘形成之因便有助於掌握與其交談時的原則。若與先天原因,如唇顎裂之朋友交談時,因其外觀之不完整為與生俱來,此類多已習於其外表,只要以平常心態與之相處即可,但注意不要特別提及其患處,有時他們與你相談不錯,甚至會主動提及。有些唇顎裂者因手術縫合時間較晚,聲音咬字不準,因而與他交談時,要很有耐心並注意其用詞,不清楚處勿隨意答之,可再問清楚一次,甚至有紙筆在一旁輔助,具備誠意與之交談是最高原則,並請勿一再矯正其發音咬字或故意學其發音咬字,那會令他們非常難堪,甚而退縮。
後天因素造成的傷殘可分為個人因素及非個人因素導致兩種。因個人因素所導致的顏殘者,通常不願與人談及其發生的原因,如:因情所導致的潑硫酸事件或愛漂亮的小姐美容等。非個人因素所導致的顏殘者,通常會較願意談及其發生之因,交談時可問及此方面的事情,但若為嚴重的意外事故,發生現場極為悽慘,則當事人就會較不願談。
總括來談,顏面傷殘者的需求其實與一般人相同,但由於顏面的不完整使其更容易自卑與退縮,因此我們要掌握一個原則,以誠懇的心,鼓勵的態度與顏殘者交往,但同時要尊重其獨立性,勿過於熱心養成傷友的依賴心理。
相處原則
尊重的開始--一位顏面傷殘者的心聲
有一次搭北淡線火車到台北車站,轉車回南部故鄉,列車查票員緩緩有序的執行查票工作,他不慌不忙的走到我座位前來看我的票。
「先生您可以買半票搭車。」他用關懷的語氣告訴我。
「怎麼說呢?」我心中不解又疑惑,請教查票員。
「殘障福利法內規定殘障者搭車可以購半票。」他不疾不徐的引用法律告訴我,並教我如何去申請殘障手冊及鑑定等事,頓時我感受到一股暖意,有被尊重的感覺。
人跟人和諧相處,並不真正需要雙方有多深的交往或認識,祇要彼此能有一份基本的善意與關懷。「消除您的好奇心,拿掉歧異的眼光」就是給顏面傷殘者無障礙的生活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