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頭班長 整理
殘障者的運動訓練,早在一百年前就存在了,目的是為了讓殘障者的身體復原狀態及提供再教育功能。其實與常人比較起來,運動對殘障者而言更形重要,因為運動可以協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並且讓患者重新進入社會生活、更加獨立,也因此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高度表演性質的運動外,殘障者也能參與具有競賽性質及娛樂性質的運動表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物理治療法及運動醫療、矯正性治療及內科手術即被重視。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的殘障軍人、平民為了可以減少肢體無法動彈所造成的影響而開始接受體能運動訓練,這些運動方式被視為一種治療,希望可以藉由這些運動提高患者恢復知覺的可能性。
在1948年,一位Ludwing Guttmann醫生在英格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脊髓損傷軍人組織一個運動兢技團體,四年之後,荷蘭的參賽者加入這項運動會,殘障奧運會因此產生。
第一屆的殘障運動會在1960年的羅馬舉行,直到今天為止,殘障奧運會不但是是殘障運動員最精彩的演出,也是所有殘障運動團體的靈魂組職,他們強調運動精神遠勝過於身體上的殘缺。由人數我們也可以看出殘障奧運會受世人重視的程度有多大:1960年在羅馬舉行的夏季殘障奧運會運動員人數只有400名,1996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殘障奧運會則高達3195人,而千禧年於雪梨所舉辦的殘奧運會則有超過4000名的運動員加入。
通常殘障奧運和國際奧運會是在同一年舉行,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以及1992年Albertville所舉辦的冬季奧運之後,殘障奧運和國際奧運會則是使用同一場地舉行運動會。
2000年殘障奧運在雪梨熱烈展開,隨之而來的是美國鹽湖城的冬季奧運。2004年的夏季奧運則是在希臘的雅典舉行,2006年冬季殘奧則是在義大利杜林舉行。
2000 | 第十一屆殘障奧運會 | 澳洲, 雪梨 | ||
2002 | 第八屆冬季殘障奧運會 | 美國, 鹽湖城 | ||
2004 | 第十二屆殘障奧運會 | 希臘, 雅典 | ||
2006 | 第九屆冬季殘障奧運會 | 義大利, 杜林 | ||
2008 | 第十三屆殘障奧運會 | 中國, 北京 | ||
2010 | 第十屆冬季殘障奧運會 | 加拿大, 溫哥華 | ||
2012 | 第十四屆殘障奧運會 | 英國, 倫敦 | ||
2014 | 第十一屆冬季殘障奧運會 | 俄羅斯, 索契 | ||
2016 | 第十五屆殘障奧運會 | 巴西, 里約 |
文/大頭班長 整理
殘障者的運動訓練,早在一百年前就存在了,目的是為了讓殘障者的身體復原狀態及提供再教育功能。其實與常人比較起來,運動對殘障者而言更形重要,因為運動可以協助患者恢復身體機能,並且讓患者重新進入社會生活、更加獨立,也因此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高度表演性質的運動外,殘障者也能參與具有競賽性質及娛樂性質的運動表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物理治療法及運動醫療、矯正性治療及內科手術即被重視。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的殘障軍人、平民為了可以減少肢體無法動彈所造成的影響而開始接受體能運動訓練,這些運動方式被視為一種治療,希望可以藉由這些運動提高患者恢復知覺的可能性。
在1948年,一位Ludwing Guttmann醫生在英格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脊髓損傷軍人組織一個運動兢技團體,四年之後,荷蘭的參賽者加入這項運動會,殘障奧運會因此產生。
第一屆的殘障運動會在1960年的羅馬舉行,直到今天為止,殘障奧運會不但是是殘障運動員最精彩的演出,也是所有殘障運動團體的靈魂組職,他們強調運動精神遠勝過於身體上的殘缺。由人數我們也可以看出殘障奧運會受世人重視的程度有多大:1960年在羅馬舉行的夏季殘障奧運會運動員人數只有400名,1996年在亞特蘭大舉行的殘障奧運會則高達3195人,而千禧年於雪梨所舉辦的殘奧運會則有超過4000名的運動員加入。
通常殘障奧運和國際奧運會是在同一年舉行,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以及1992年Albertville所舉辦的冬季奧運之後,殘障奧運和國際奧運會則是使用同一場地舉行運動會。
2000年殘障奧運在雪梨熱烈展開,隨之而來的是美國鹽湖城的冬季奧運。2004年的夏季奧運則是在希臘的雅典舉行,2008年則是在Turin舉行。
不會受到身心障礙或是經驗的限制,射箭是每個人都能追求的一種運動。
在英國的肯特郡,想要嘗試射箭的身心障礙者受到相當多的支持,國家射箭協會在這裡設了三家專門服務身心障礙者的射箭俱樂部,雖然他們也接受非身心障礙的會員,但主要還是特別為身心障礙者設立。
其實英格蘭各地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讓人接觸射箭,大多數都提供裝備,也資助身心障礙射手購買自己的裝備;也有一些小生產商提供身心障礙者專用的配備,像是輪椅用箭袋;肯特郡盲人協會、肯特郡身心障礙戶外活動計畫等組織則會提供相關訊息。
射箭在2002年納入肯特郡青年殘障運動會,致使一些學校跟機構把射箭加入到課程裡,也開始舉辦校際比賽;有些學校則是利用課後社團的方式讓學生練習射箭。
視覺障礙的射手們依照他們的視力分級,由British Blind Sport訂定的測驗分為B1、B2、B3和B4。無法看到標靶的射手會使用一種觸覺裝置,讓他們用手背感覺弓箭的描準方向,然後由他人告知射擊結果以修正。由於British Blind Sport的努力,英國在視覺障礙射箭方面成為領導者,設立標準和規則。
肯特郡視覺障礙射箭比賽於2005年由Ashford Archers主辦,從肯特或是埃塞克斯郡共有26隊來參加;許多公司合資捐贈獎盃;Ten Ring射箭用品捐贈標靶......「肯特身心障礙戶外活動」值續推廣射箭運動。
射箭的官方組織是國際射箭聯合會,這項運動成為成為殘奧項目已經超過三十年,其中包含雙人、單人及隊伍的分項,使用和奧運相同的記分級比賽標準,比賽有分站立組與輪椅組。
使用場地和一般的射箭場大同小異,直徑48吋的標靶立於294呎外,畫有十個同心圓。規則和奧運射箭相同,擊中標靶以得分,紅心十分;外框一分,越接近中心分數越多。
殘障奧運用的箭視鋁製或碳石墨製,弓則是由石墨、木材、碳纖維或玻璃纖維製成的反曲弓,大小與重量則不一定,四到六呎都有,輪椅使用者或是兒童建議使用48吋弓。
建議用弓:
十歲以下兒童:10~15磅
十到十二歲兒童:15~20磅
女性及青少女:20~30磅
男性及青少年:30~40磅
狩獵用:40~50磅
坐輪椅的射手不使用特製弓,他們射擊姿勢和目標成九十度,允許拆除前扶手來增加拉弓力道,允許使用厚度符合規定的座墊及背墊;嚴重上肢障礙者可使用器具將弓固定在手上,可由他人代替將箭上弦,但協助者不可提供建議、指導或干擾其他射手;不可使用義肢,應使用背帶或其他支持器材,而且使用之器材亦有規格限制。
原文Disability Archery and Bowhunting - Sports for All Abilities
殘奧會的帆船項目接受男女肢體障礙者和視覺障礙者參加。
1996年亞特蘭大殘障奧運會上,帆船以表演項目的方式介紹給身心障礙者,而在2000年的雪梨殘奧上,帆船已經成為正式項目。有截肢、腦性麻痺、視覺障礙、脊髓損傷或其他肢體障礙的選手都可以參加帆船項目。直到今天,共有超過50個國家有身心障礙者從事帆船運動。
殘奧帆船使用配合障礙程度的記分系統,讓參賽者可以和不同障別的選手可以一起比賽。最重度障礙者一分,最低度障礙者七分,一條船上不能超過十四分。項目方面分三項:單人、雙人及三人重型帆船,單人與三人比賽開放給大部分的選手,而雙人比賽特別提供給重度障礙選手。比賽總共進行九次,採積分制,得分最少者獲勝。
殘障奧運的越野滑雪決定在加拿大惠斯勒南方的卡拉漢山谷舉行,據說這個賽道很適合坐滑雪比賽,而且速度會非常快。選手及隊伍陸續前往場地進行熟悉與探勘。2007年美國冠軍Monica Bascio、亞軍Bob Balk、Greg Mallory都曾現身會場。
Bascio說:「我很喜歡這裡,也很慶幸我有機會在比賽前先來看看賽道。」
美國隊教練Kreamelmeyer則認為場地很好,但是會比看起來難。
如同其他冬季殘障奧運地項目,選手們被分為不同種類,和同樣或相近障別的選手進行競技。視覺障礙的選手配有導航人員;站立滑雪者使用一般的滑雪裝備;有需要的肢體障礙選手則用改裝雪橇來比賽...。
關於殘障奧運越野滑雪賽:
比賽有分短、中、長程,從2.5公里到20公里。比賽使用計時制,選手出發間隔30秒,大會使用「Nordic Percentage System」讓分制度,依障別加時,完成時間加上障別時間最低者獲勝。接力賽方面,由於隊伍中選手障別會互相平衡,讓每一隊在障別上平等,因此不需特殊計算,第一個衝過終點線的就是冠軍。
在這種比賽中需使用兩種技巧,自由式和傳統式。在沒有軌道的路段,選手必須使用自由式─用類似溜冰的動作,用滑板推行,這種方式大約比Classic快百分之八,這種技巧需要比較短的滑雪板。另一種一種傳統滑雪技巧稱為坐滑雪,這種方式滑雪者只能順著平行軌道前進。
在美國艾達荷州,「太陽谷適性運動」每年都招募其他運動界的佼佼者,教導他們如何用雪橇進行越野滑雪,殘障奧運銀牌Bob Balk就在這裡任教。
Erik Avla參謀軍士是伊拉克戰爭第一個受傷的士兵,而他在太陽谷找到了新希望─遇到「太陽谷適性運動」的Marc Mast,並幫助他開始滑雪。Erik說:「會開始重拾平衡感,滑雪滑越多,平衡感恢復的越快,我自己都很難相信受傷九個月後我就在滑雪了。」
坐滑雪用雪橇也可加裝輪子,以便在一般地面或體育館裡進行訓練。對越野滑雪來說,上半身的訓練非常重要,因為所有的動力都來自肩膀或手臂的肌肉。
殘障奧運目前足球項目有兩項,五人制足球及七人制足球,分別屬於視覺障礙類和腦性麻痺類。
五人制足球
在歐洲,五人制足球發展於西班牙,早在1986年就打了第一次國家盃;在南美洲,1980年就有巴西錦標賽;歐洲和美國冠軍賽在1997年舉辦,而隔年就是1998年世界盃,並在2004年的夏季被納入殘障奧運。
五人制足球是足球(國際足聯版)的一個變種,以小場地、少球員進行比賽,且可以在室內進行。五人制足球再經修改變成了適合視覺障礙者的一種球類運動。
場地比較小,而且四周有圍板
包含守門員在內,一隊只有五人,外加一個指導員,可在場外引導球員
球會發出聲響,讓球員聽聲辨位
球賽分為上下半場,各25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
守門員與指導員不必為視覺障礙者,但守門員必須五年內在國際足聯沒有紀錄。
兩種等級B1或是B2/B3。
在B1級的比賽裡,只有B1級的選手可以參加;在B2/B3級的比賽裡,場上至少要有兩位B2級選手。
B1 - 全盲或近全盲,無法辨識手掌形狀者。
B2 - 可辨識出手掌形狀,但視覺敏銳度在2/60以下或視覺範圍小於5度。
B3 - 視覺敏銳度在2/60~6/60之間,視覺範圍在5~20度。
七人制足球
七人制足球是專為腦性麻痺、中風、創傷性腦損傷等神經系統障礙者設計的足球(國際足聯版)修改版,這項運動的官方組織是國際腦性麻痺運動休閒協會(CP-ISRA)。1978年CP-ISRA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辦CP-ISRA國際賽,展開了七人制足球國際比賽的序幕,使七人制足球成為1984年的紐約殘奧的比賽項目。
場地較小。
一隊只有七人。
允許越位。
允許單手擲球入場。
球賽分為上下半場,各30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
場上至少要有一位C5或C6級的球員;C8不得超過兩位。
C5 - 行走、奔跑困難,但可站立、踢球者。
C6 - 上肢控制協調困難者。
C7 - 偏癱者。
C8 - 最低標準,必須有影響足球運動表現的障礙。
原文 Disability Football 5-a-side;Disability Football 7-a-side
很多不同障別的身心障礙者都可以玩輪椅冰壺,因為它不是種劇烈運動,只需要能忍耐冷、能推球即可。它由世界冰壺聯盟(World Curling Federation)管理,屬於冬季殘奧項目,男女混合。
輪椅冰壺1990年代末起源於歐洲,在2002年進入北美;第一次的世界盃在瑞士蘇爾賽舉行,地主國瑞士以7:6擊敗加拿大取得優勝;2006年由加拿大以7:4擊敗英國,拿下首次冬季殘奧金牌;2009年的世界盃以及2010的冬季殘奧都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舉行。
輪椅冰壺有點類似沙壺球,又有點像保齡球。在球道的盡頭畫上同心圓及紅心當作標靶,將輪椅停在另一頭,然後用手或是球棍將約十九公斤的球滑進圓圈。比賽進行的方式有點像棒球的分局或是曲棍球的分節,共有六局,每人兩球,總共十六球。每局結束時,球最接近紅心的隊伍得一分;然後在六局都結束後,得分多者獲勝。
在硬體上,輪椅冰壺和一般冰壺沒有什麼不同,使用一樣的球以及場地,差別僅在於輪椅冰壺沒有刷冰員,且投球者在固定的輪椅上,除了可以用手投球外,還可以用球棍勾住球的上方來投球。在一般的冰壺規則裡,在球投出後,會有兩位刷冰員在球的路徑前「刷冰」,讓球能更精準的到達想要的位置。而輪椅冰壺沒有刷冰,投球者必須把冰面的阻力、路徑的偏移都先考量進去,使的輪椅冰壺更加的需要技巧。
世界冰壺聯盟為國內及國際賽事特定了一套規則,要求隊伍一定要男女混合、進行八局比賽,限時六十八分鐘,僅有一次一分鐘暫停,選手依定要是使用輪椅的身心障礙者,更精確的說─必須是無法行走或僅能行走非常短距離者。
輪椅籃球是一種給肢體障礙人士的籃球運動,球員坐在特製的籃球輪椅上進行比賽。正式的輪椅籃球比賽都會使用分級制度,將球員分為1級到3級的障礙等級,並限制場上球員等數字總和。輪椅籃球使用標準的籃球場地,除了因應輪椅的使用而坐的修改外,也保留了籃球的規則。例如「走步」的定義改為持球時碰觸輪子超過兩次。
輪椅籃球規則
球員分級
1級 - 胸髓第七節以上完全性脊髓損傷或相近障礙。
2級 - 胸隨第八節到腰髓第二節之脊髓損傷、髖關節截肢。
3級 - 腰髓第三節以下脊髓損傷、截肢。
隊伍平衡
1級 - 1點;2級 - 2點;3級 - 3點。依照球員分級給予點數,場上球員點數的總和不得高於12點,在開場前與暫停後監控兩隊點數都正常。如果超出12點,則該隊需換人且得到一次技術犯規。
專用輪椅
籃球輪椅的座椅高度不能離地超過21吋;踏板須至少離地4又7/8吋,且上方需配有皮帶;如有醫療需求可裝置坐墊,3級球員限兩吋、其他球員三吋;必須配有保護裝置。
球員間的接觸
輪椅籃球將輪椅視為球員的身體,在一般籃球中的撞人、阻擋等規則套用到輪椅上。
時間限制
進攻球員不能在禁區超過四秒。
運球
運球不限次數,但在未運球的狀態下,持球者只能碰觸輪子兩次,否則違例。
失去球權
持球者自己碰觸到地面或是其輪椅除了輪子以外的部位碰到地面,則球權轉移到對手。
出界
包含球員身體以及輪椅,只要壓到或超出邊線即為出界。
體能優勢犯規
由於輪椅籃球球員的體能狀況不一,離開輪椅、腳落地都是體能優勢犯規行為,球員必須全程坐在輪椅上。體能優勢犯規會讓對手在兩個罰球後得到邊線球,並讓自己被驅除出場。
摔落輪椅
發生球員摔落輪椅的狀況時,如果有危險,則比賽應暫停;若無危險則等到比賽告一段落才會暫停。如球員是因為爭球而摔落,則失去球權。
原文Wheelchair Basketball Information
一群熱愛籃球運動的殘障朋友所組成的團體,每個星期日下午在高雄市無障礙之家四樓練球,球員對興趣的執著與渾汗的快感讓球隊持續至今已20多年。
雪橇曲棍球是專為身障者設計的修改版曲棍球,是殘障奧運中的曲棍球項目。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雪橇曲棍球要坐在雪橇上,用球棍的一頭來移動雪橇,再用另一頭射門。這項運動主要由下半身肢體障礙者參與,但其實並沒有分級制度,只要不適合溜冰者即可參加。這是一項激烈的運動,球員用球棍搶奪移動快速的球,並嘗試將球打入對方的球門。
雪橇曲棍球於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季殘奧初次亮相,規則上和冰上曲棍球相當類似,每隊有一位守門員、兩位後衛、三位前鋒,用球棍在場上穿梭,這些球棍上有鎬,讓球員得以像冰面施力以前進。而球員們坐的雪橇有兩片刀片,讓球可以穿越。
雪橇曲棍球起源於瑞典,由一群身障者為了自己想要玩冰球而研發出來,不過這個版本並沒有守門員的存在。幾年後這個運動紅了起來─1980年國際賽事出現、1982年挪威、加拿大、美國、英國都加入、1993日本和愛沙尼亞成立球隊、1994年的挪威冬季殘奧,瑞典靠著老經驗奪冠......雪橇曲棍球也開始蓬勃發展。現在已有十個國家有雪橇曲棍球隊伍,而德國、荷蘭、捷克、俄羅斯及韓國都成立了雪橇曲棍球俱樂部。
所用裝備
雪橇曲棍球所使用的球棍大概只有普通曲棍球棍的三分之一而已,為木製再經由玻璃纖維強化,鎬的部分不可磨利,也不可突出超過一公分,以免傷害冰面。守門員所使用的球棍則兩頭都有鎬,讓球員可以擊球也可以移動雪橇。
雪橇曲棍球所用的雪橇為了輕量化會使用鋁來製作,但還是有鋼製的部份,雪橇下的冰刀就是三公厘厚的鋼片,設計上故意使用兩片冰刀,讓球可以從底下滑過。球員坐在良身訂坐的固定座位上,然後以將下身各部位綁在雪橇上。
通常比賽的場地也會配合選手設置無障礙設備,像是球員的「板凳區」會有特製的「板凳」;場邊的牆版會換成塑膠玻璃,讓球員可以坐著觀看場內。如果場地沒有這些設施,球員即使下場,也只能待在場邊看球。
由於雪橇曲棍球是項非常激烈的運動,球員必須戴頭盔、面罩、護膝、護胸等等的全套護具。更由於射門的球時速可達90公里,守門員還需裝備專用的擋板以保護自己。
緊接在2010溫哥華冬季奧運之後,預計會有超過四十個國家的選手參加2010惠斯勒冬季殘奧。殘障奧運的高山滑雪項目關鍵在於決心與意志力。這項運動讓我們這種有健全身體的人十分震驚,不是因為滑雪者在衝下斜坡時,時速可到達驚人的一百公里,而是因為不論在身體上或是技術上這些選手都令人敬佩。
想像一下如果只有一隻腳、沒有腳或是癱瘓的腳會是什麼感覺?我五十幾歲的時候開始滑雪,我的體能還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然而在惠斯勒山或是黑梳山待上一天,我的身體就快廢了,連腦袋都很累,背又痛;腳又像上了鉛塊;還跌傷了臉......滑最後一趟的時候,我一公里內停下休息十次,才勉強抵達終點。第二天早上我幾乎下不了床,我的身體在吶喊「夠了!」我花了大半了星期和一堆止痛藥才撐過來。
就像我前面說的,我那時候體能還算不錯的耶!
現在再想想看那些參加殘障奧運高山滑雪的選手們─有些用一隻腳滑雪;有些盲目的滑雪,殘奧還有各樣障礙的選手,像是脊髓損傷、截肢、腦性麻痺等等。有些身心障礙者會用特製的滑雪用具,像是有人會用改裝雪橇來坐滑雪;視覺障礙者則需配合別人的聲音指示來導航;有人會用特製的雪杖來幫助平衡;坐在雪板上的則會拿特短的雪杖。
殘奧高山滑雪有五個項目:
小迴轉:短程急彎的項目。
大迴轉:類似小迴轉,唯賽道較寬、彎角較順。
速降:從山頂衝下,賽道最長、速度最快的項目。
超級大迴轉:小迴轉加上速降,高速長賽道的項目。
超級全能:非常困難的項目,以速降的賽道連接兩個小迴轉。
本文作者Macmillan夫婦已經享受惠斯勒山許多年,在那露營、健行、滑雪、釣魚甚至泛舟,如果計畫去該區域旅遊,可以參考他們的網站Whistler-outdo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