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作李子婕,1995年1月2日出生,是家中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長女,有兩個妹妹。出生那一天的情景我當然不記得,但從父母的口裡得知,我的到來帶給他們極大的喜悅;他們幾乎看遍了所有關於零歲教育的書籍,因為他們的夢想就是要把我養育成一個多才多藝的資優生,而我當然就乖乖配合啦!
1歲多的我就會認超過500多個國字,很驚人吧!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伯父還為此找來一位雙學位博士「查證」呢!
好景不常,歲月的流逝非但沒有把我帶向資優生的第二高峰,反而把爸媽的夢想炸得粉碎,留下的只有千百萬個「為什麼是我?」
在1歲多時,媽媽覺得我的骨頭怪怪的,於是帶我輾轉跑了幾家大醫院。終於,我被醫生診斷為罹患先天性隱性遺傳罕見疾病──黏多醣症第四型。我將會長不高、壽命大約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並且,這個病目前無藥可醫。
爸媽心裡淌著血,卻還有個更大的擔憂──媽媽正身懷六甲,而腹中胎兒也有1/4的機率也會得病。雖然如此,年幼的我並沒有感到太多的不一樣,因為爸媽為了讓我可以在快樂的環境下長大,每天依然苦中作樂,逗我開心,天真的我深不知爸媽的心是多麼煎熬。幾個月過去了,極不願意的事情還是無情的發生了──妹妹也中獎,爸媽的心再次跌入悲傷、無奈的深淵。
當幼稚園中班時,我開始注意到同學們都長高了,而我卻沒有,放學回家問媽媽為什麼,媽媽總是要我多吃營養的食物、多睡覺,但是長高的速度依然緩慢。直到上了幼稚園大班時,媽媽覺得她準備好了,當我又問起:「媽媽為什麼我都長不高?」媽媽才告訴我:「小婕,你不會長高高,因為你的骨頭生病了!」回憶起那個令人心疼的時刻,媽媽說:連續三天,當我放學回家,只要想到我不能長高,就會抱著她大哭,直說:「媽媽我要長高高!媽媽我要長高高!」
漸漸長大,知道父母心中的不捨──他們不願我們受疾病所苦,而又在醫生無法治療我和妹妹的狀況下,只好轉而求助神明,開始了我們一段求神問卜的旅程,所以縱然不明白也接受了神明給的一切建議。例如:全家吃素、喝符水、樹芯熬出來的湯等等,甚至從南到北逢廟必拜,媽媽還聽了神明的指示生了老三(當時神明說他是個男孩,出生時卻是個女孩,雖然不得其解,卻慶幸她是健康寶寶),一家人奔波勞頓,就是盼著病情好轉。
這樣辛苦暗淡的日子持續了9年之久,直到我們接觸了基督教信仰,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一線曙光……
(作者為黏多醣症患者,現就讀中央大學數學系,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3年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訂做的寶貝—黏多醣天使李子婕的生命探險》一書第51~55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可能因為生病的關係,我從來就沒有認真想過我會過18歲生日,更沒有想過竟然即將從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畢業,而且將要到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讀數學系。
回想2010年,那是一段雖然辛苦卻充滿愛與恩典的歷程。因為頸椎壓迫神經導致不定時、偶爾的呼吸困難,醫生建議動手術,但沒有人敢妄自做決定,因為無人承擔得起失敗的風險,但問題也不能擱著不管,我陷入兩難之中……。每當遇到困難時,「禱告」是我最常用也覺得最好的方法,透過禱告將困難帶到天父面前,求 神憐憫開道路,因祂說祂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果然如此,祂透過聖經經文一次次堅固軟弱的我,讓我有力量面對挑戰,不管是在預備考基測、預備動手術、手術當中、手術後的復原復健,祂都幫助我。並在生活中賜下天使圍繞,在我要放棄考第一志願的夢想時,同學的卡片激勵我不要放棄,在我沮喪時,家人給我安慰……;苦難的日子裡,有家人們的照顧與陪伴、學校老師同學們的鼓勵、教會牧師師母及許多弟兄姊妹的代禱與關懷……,使我可以面帶微笑繼續向前走。
感謝神的恩典,使我考上台南女中。在這短暫的三年裡留下深刻的回憶。這三年有許多「開始」,開始使用電動輪椅、開始接受每週一次的酵素治療、開始頻繁的搭高鐵、開始上一對一的體育課、開始參加校園團契、開始使用Facebook、開始賃居生的生活、開始學習自己處理事情……,很多的成長和改變,除了課業更加繁重,生活也跟著更加充實。
隨著年齡增長,面對的選擇也更多、更具挑戰。從選組到選填大學志願,每一個決定的背後都有好多建議,每一次都問自己到底要堅持還是改變。從小就對數學有興趣的我,早早就立志長大要讀數學系,雖然隨著時間、環境的影響這個心願也曾經改變多次,但很高興透過禱告最終回到最初的理想——我要讀數學系。這個充滿挑戰的選項,牽涉到身障甄試所開的名額較少(在我高一時只有1所學校共開放一個名額,但感謝神在我高三時已增加到7所學校共開放7個名額)、要讀課業較重的理工組等。而讀書的過程中,物理、化學一直都不是我擅長的科目,所以顯得特別辛苦,甚至到後來數學的難度也越來越高,但每一次的快要承受不住,每一次的力氣將要用盡,上帝總是適時的派天使扶我一把。學校老師會特別注意我的課業,遇到不會時他們會耐心地教導,並同意上課錄影,方便課後復習,輔導室也提供課後補救教學、代印筆記的資源等等,好多恩典讓學習之路不孤立無援。
高三時預備身障甄試的日子裡,我有個夢想或說目標,就是要考上台大數學系,想要到台北讀書,開擴眼界。每當有人問起時,我也總是回答:我想考上台大數學系。就這樣懷抱著信心一天天努力著,老師更是花時間替我解答寫考古題時遇到的問題,幫助我觀念釐清等等。每一次我疲累時、壓力大時,上帝總是透過聖經經文鼓勵、陪伴我,一次次告訴我恩典夠用,祂會賜下最好的給我,我也深深相信著祂會恩待我考上台大。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考試的日子、放榜的日子一一來到,得知我考上的是中央數學而不是台大數學的那一刻,我的心立時盪到谷底,但很快的我就把所有的情緒收拾在心底,先鎮定地度過下午回家再說。在這個下午裡,記者來了,他試著說一些類似安慰的話,如上帝有更好的安排等,但聽在耳裡不太舒服,這一次的採訪我叛逆的回答的很糟。從那天下午到晚上到之後的一個星期,我不斷地問自己我怎麼會誤會上帝的心意呢?我一直尋找答案,一直回想整個讀書的過程是否有哪個環節出了差錯……。
就這樣,一個星期後我找到了答案,我的心再一次快樂起來。上帝是說祂要賜給我最好的沒錯,但祂的意思是要賜給我祂認為的最好,而不是我認為的最好,所以我該禱告的不是主啊讓我上台大,乃是願祢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感謝主我慢慢發現祂為我預備的美好,首先,有親戚照顧:姑姑住桃園,表姊上班的地方離中央大學5分鐘的車程。二來,有學姊照顧:101級南女團契有一個學姊讀中央數學系。還有,有朋友恩待:照顧我打針的護士姐姐老家在中壢,她說她回去時可以帶我出去玩等等,如以賽亞書55章8~9節所述:「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謝謝上帝奇妙的愛,帶領我走的腳步,願往後的每一天都與祢更靠近,走在祢所預備、喜悅、祝福的道路。就像詩歌〈在祢手中〉的歌詞:
我願意將我全心交在祢手中,
毫無保留,毫無保留。
我願意將我全心交在祢手中,
毫無保留,毫無保留。
生命中一切全是祢所賜給我,
賞賜在祢,收取在於祢,
也許曾渴望擁有,
但祢要我慢慢學習,
放手,
在每一分鐘,現在我已經不同,
生命屬祢不屬於我,甘願成為祢手中美好的工作。
2013年的夏天,一個充實的暑假,由參加為期一週的第16屆周大觀熱愛生命獎章的活動揭開序幕,之後陸陸續續參與許多的活動,例如:4天3夜的台灣信義會青少年五營、和教會的青少年一起籌辦兒童夏令營,讓小朋友們透過詩歌、聖經故事、才藝遊戲來認識、體會「愛是什麼樣子」以及校園復興挑戰特會等等。
除此之外,也為上大學作預備!大學,對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不只是要面對課業的挑戰,更是要學習獨立生活,在旁人看起來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一個身心障礙的孩子怎麼可能一個人到外地讀書?老實說,我也沒有把握可以勝任,然而,我的超人爸爸——耶穌已經為我前面的道路,預備夠用的恩典。爸爸幫我申請了居家護理人員,我們也到中央大學開會,不僅了解接下來要學習的課業,更重要的是認識新環境,並且在硬體設施上作適當的調整與改善,使接下來的獨立生活「無障礙」!
開學了,學長姊們精心為我們預備一系列的活動,帶領我們認識同學、學校環境,也告訴我們如何有個豐富的中大生活。第一次離家的我有點兒興奮,當然家裡很溫暖,只是第一次有長大的感覺。對我而言,好像是在「冒險」,探索人生全新的一頁,我想在南部的爸爸媽媽第一次不在女兒身邊也有些擔心吧?放學和同學們一起到後門吃飯更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經驗,我真的很開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你可能不明白跟同學到學校附近吃飯為什麼值得一提,但這卻是我求學過程中的一大突破,因為通常放學我總是直接回家,所以幾乎沒有和同學一起出去逛逛的經驗,而且,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全然不同的體驗,新的模式的學習,正式進入大學生生活。
讀數學系以前,有好多人勸我要想清楚,他們說讀數學系不容易,他們說數學系的數學不是我想像中的數學;很多不同的建議,起初我不明白,只是執著於我的執著,但是在開始上課後的第8天我就完全曉得了!
我好想吶喊:數學系真的好難讀喔!或許是我太久沒碰書本不適應吧?但我知道我要好好努力,而且一定要倚靠上帝。所有的科目裡面,我覺得線性代數與普通物理最為困難,但是感謝上帝學校有課後輔導的資源,讓我可以跟上進度,就如同聖經中的應許: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雖然天色不一定常藍,但是祂一定同在。
我想上學期已經很充實了,沒想到下學期比上學期更加忙碌,除了多了3個學分外,因為有些課程跟不上老師的腳步,一周平均又花了4到5個小時上一對一的課後輔導,所以每天的課程都非常充實,加上因著膝蓋手術,每天都要做4到6次的復健,我也因此常常身心俱疲,為了尋求解決方案,我跟上帝禱告是否計算機概論可以停修,等大三再上,因為實在很難負擔,上帝沒有答應,而是賜下加倍的恩典,讓我可以在學習上有突破。上大學,60分是我的目標,達成了是神的恩典,超過了是上帝的禮物,這學期常常面臨崩潰的窘境,但上帝總是超乎所求所想的供應,下學期成績平均83.63分,沒有退步,還多了0.58分,大一總成績83.36分,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在中壢讀書,上帝也為我預備教會。還記得第一次媽媽陪我到內壢得勝靈糧堂參加青年崇拜,那一天因為遲到,去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敬拜,我和媽媽坐在最後一排,敬拜完歐媽請我們做到最前面,因為在後面我會被擋住,這個舉動讓我很感動,這好像是上帝在告訴我祂看見我的需要,祂會為我預備,接著青少年們還從神那裡為我領受祝福,讓我印象深刻,也是第一次有這樣的經驗,我記得其中兩個祝福是「不要怕,只要信」和「上帝說:你要去洗澡嗎?我跟你一起去。代表著我無論做甚麼,上帝都陪伴」。感謝主,雖然我不是那裡的會友,卻仍然在那裡被裝備、牧養、建造、服事,和大家一起上裝備課、一起參加特會,在信仰上有很大的成長。我也喜歡參加禱告會,在禱告會中,歐媽帶領我們學習深刻的讀神的話,領受聖經的應許,讓我們熟悉的聖經真實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們的禱告也是生活中的幫助和力量。
在高中時,上帝為我預備南女團契成為我屬靈的家;在大學上帝為我預備信心之家成為我的幫助。信心之家是我在大學參加唯一的社團,對於別人,把時間花在「宗教」上可能很奇怪又浪費,但是我要說,因為有信心之家我才有豐富的大學生活。經由南女團契的輔導介紹,我認識了信心之家,記得剛開學的第2個星期三下午,我去上通識課──心理與人生,放學後我到校門口集合,參加信心之家的迎新烤肉聚會。你知道我發現什麼嗎?我的通識課老師竟然是信心之家的輔導耶!更酷的是有個和我同一組的組員她問我說:「你的教會是岡山信義會嗎?」我嚇一跳!原來他是趙奶奶的孫女!上帝好酷喔!我雖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但因為祂奇妙的安排,一點也不陌生,而且好溫暖。我再一次確信這是上帝所預備、喜悅、祝福的道路。
然而,面對課業壓力以及每個星期四的考試,常常讓我陷入今天是否要參加團契的掙扎,然而,因著每次聚會中,透過唱詩歌、講員的分享、上帝的話都讓我從新得力,讓我有動力不要輕易放棄聚會,感謝主的恩典,祂的能力總是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以至於我不會因為來團契而成績退步。
其中,有一次的聚會讓我印象深刻,也改變了我的生活。那一次的主題是『星期天可不可以睡到自然醒?』,說穿了就是談安息,按照聖經的教導,我們應當在一周7天中有1天的時間守安息,但這實在很困難,所以講員挑戰我們可以先一周分別出2、3個小時守安息,不一定是睡覺,而是再一次將焦點轉向神,做一些平常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於是我選擇在每周日吃完晚飯後的時段學習安息,在這個時段不讀教科書,而是彈琴、畫畫享受在上帝的愛裡,沒想到,這樣做除了讓我有好心情之外,也讓我在白天做事更有效率,真是很棒的收獲。
大學一年級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當中經歷許多美麗的恩典。謝謝數學系和資源教室的老師們給我很多協助,讓我有好的學習,不僅如此,他們也關心我的生活,常常提醒我不要太累,叮嚀我有需要就要提出來。謝謝同學很照顧我,每當在課業或生活上需要他們的幫忙,例如:借筆記、搬桌椅等等,他們總是很熱心、盡力的協助,不會嫌麻煩。謝謝桃園的家人、居服人員照顧我的生活起居,幫我洗澡、洗衣服,晚上陪我睡覺,假日帶我出外走走,讓我好像住在第二個家。謝謝醫院的護士照顧我,讓我一個人去打針,也不用怕沒有人幫忙。
學期中當我在讀聖經時,我發現在許許多多的戰爭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色列的得勝在乎耶和華將敵人交在以色列人的手中,而不是他們擁有多少武力,或敵人多寡,感謝上帝,當我們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祂就將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毫無保留、恩典地賞給我們。我很喜歡聖經中的一段話:「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很感恩,不論是困難的事,還是簡單的事,每一件事,都建立在耶穌的「恩典磐石」上,以至於到如今,我沒有選擇放棄,因為,祂的能力在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作者為黏多醣症患者,現就讀中央大學數學系,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3年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訂做的寶貝—黏多醣天使李子婕的生命探險》一書第74~84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因著上帝愛我,我也學習將愛給出去。曾經兩度參與「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活動,籌備募款第二個家的記者會上,告訴大家基金會給需要遠地就醫的重症病童及家庭,有個溫馨住宿的地方。這對我們而言提供很大的幫助,期待社會大眾一起幫忙。在2010年「喜願協會」東西名人募款餐會上,和妹妹們一起演奏樂器,謝謝他們支持我們的圓夢計畫。在高苑科技大學夜間部和媽媽一起演講,透過分享與樂器演奏鼓勵他們熱愛生命,不要放棄。也到過育幼院和榮民之家彈琴,告訴他們上帝的愛可以填滿一切空缺。分享的感覺很棒,因為知道自己擁有很多,也看見當愛被給出去的時候,那個正面的影響力和感動也激勵了許許多多的生命。當愛開始流動的時候,就看見愛越來越大,讓人人的心都被滿足。
參與天使心音樂會最令我印象深刻。幾年前因著一場音樂會,我們家認識了「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爸媽學習到家有身障兒不是羞恥,而是上天特別的祝福,育兒的辛苦是可以分享的。自從加入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在那裡認識許多也是擁有身障兒的家庭,是一群能夠瞭解我們的朋友,父母、愛奇兒、手足都各有屬於自己的聚會,彼此交流,互相打氣,除了每個月的講座,還有一年一度的喘息營及音樂會。
每年暑假的「喘息營」也是天使心家族的重頭戲,更是我們一家大小都期待的活動。在營會期間除了享受大會為我們精心預備的活動之外,下午的休息時間是我們最愛的親子時間。大人不用煩惱工作,小孩放下繁忙的課業,全家人玩在一起、愛在一起,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是幸福的滋味,是我們珍惜的時光。
每一年的歲末感恩音樂會我們都非常期待,還記得有一年因為太忙了,只有台中場的日期適合參加,我們依然買了票,一家人開車從高雄出發前往……。2011年的歲末公益感恩音樂會──「天使在人間」,與以往不同;除了管弦樂團的演奏外,還將三個家庭的故事拍成小小電影穿插在其中,很榮幸我們家也在當中,所以,我們的座位就從觀眾席轉變為後台。哇!太有趣了!好棒的經驗,雖然要上台還要說祝福的話、和大家一起唱歌蠻緊張的,全台五場巡迴演出(外加一場在四川成都),有些辛勞,但非常值得也終生難忘。
第一次進到後台,就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不管是擺設、器具,還是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都非常令我好奇,原來要舉辦一場演奏會真不容易!會前看著日程表心想今年也太刺激了吧,竟然要倒數10秒開始?彩排時才發現原來是場控將雙手舉高,用手指頭倒數,是給所有工作人員的提示指揮。藉著音樂將愛傳達,我也把帶去紐西蘭的小冊子原稿重新整理後,印刷成約20頁的小書與大家分享。希望看到的人的生命能夠被激勵被感動,知道不管如何,上帝愛每一個人,相信有愛就有奇蹟,心再堅強也不要獨自飛翔;生病看似弱勢,但當我們願意走出來,讓社會大眾有認識我們的機會,我們就是愛的開瓶器,而大家是開瓶的的人,讓愛流動、走動、飛翔!
很多人會問我以後想要做什麼,說穿了,其實就是繼續追逐我的夢想吧!我喜歡彈琴、畫畫,也喜歡寫作、閱讀勵志小說,不過這些都只是紓解生活壓力的調節劑。和許多人一樣,在我的心裡面,有一張小小的人生藍圖,就是我所嚮往的未來,當然它隨著時間的前進,多多少少需要修改一下。
大學讀數學系是我從小的夢想,因為我覺得「數學」這門學科實在是太酷了!從幼稚園開始就引起我對它的喜愛直到如今,可愛的數字們經過處理後,成為許多領域的基礎工具。
畢業後我要去考神學院,進一步成為宣教士或傳道人當作我的職業,如此一來,我便能全時間都在實踐我的夢想──告訴全世界的人「生命真好」!或許這條路彎彎曲曲,處處充滿挑戰,像肢體手術或其他問題需要克服,但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我的上帝必定會陪我到底,祂也會在各個階段賜下不同的幫助者,讓我順利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台階。
最後我也要用我最喜歡的聖經中的一節經文來勉勵自己:腓立比書4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願上帝成就在我身上的美意。
(作者為黏多醣症患者,現就讀中央大學數學系,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3年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訂做的寶貝—黏多醣天使李子婕的生命探險》一書第165~170、178~179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